“老公工資6000,我全職在家月入2萬”: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

前幾天跟大學同學聚會,一個同學自從生完孩子,就在家當全職媽媽。

老公工資6000,好在不用還房貸,勉強夠維持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

同學從小家境比較好,所以花錢比較隨意。

時間久了,老公開始產生怨言。

有一天,同學買了一瓶500多的香水。老公回到家後,氣炸了:“我一個人每天累死累活,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你一天天在家倒好,還亂花錢買些有的沒的!”

因為每個月都是伸手要錢,同學也不好反駁,只能默默地把香水退了。

全職帶娃的日常,同學就愛刷短影片打發時間。有時候無聊,就學著別人把自己的做飯影片發上去,做的都是簡單易學的快手菜,久而久之收穫了近20萬粉絲。

慢慢地有很多商家找上門想要合作,於是同學也嘗試著接廣告。現在賬號逐漸穩定之後,一個月能有一兩萬的收入。

拿到收入那天,同學一口氣給自己買了香水、護膚品、衣服……雖然只是個全職寶媽,她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老公回家後,看到她無節制地買買買,兩人又大吵了一架。

結婚前,他以為她只是比較愛美,喜歡打扮;她覺得他人靠譜實在,是個踏實過日子的人。

結婚後,他覺得她當媽了還不懂得為家裡打算;她覺得他摳門死板,生活品質比結婚前還下降了。

“老公工資6000,我全職在家月入2萬”: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

《傲慢與偏見》曾提到:“只考慮金錢的婚姻是荒謬的,

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儘管婚姻是以愛情開頭,最終還是要以生活來結尾。

如果沒有滿足彼此的物質需求,再好的感情也會消磨在平凡的日常裡。

我們必須承認,在婚姻中,錢,並不是一件需要隱瞞和逃避的事。

好的婚姻,一定要談錢。

那麼,怎麼談錢才不傷感情?

首先,說出自己的金錢觀,以及在你心裡,“錢”後面投射的物體。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投射的物體也不同。

在電視劇《歡樂頌2》中,王柏川跟樊勝美交往之後,兩人有意走進婚姻,但樊勝美的要求是,必須在上海買房。

而當王柏川不肯在房產證加上她的名字時,樊勝美瞬間死心。

對於樊勝美來說,“房產證上那樊勝美三個字,它不只是一個名字,它是對我愛情的保障,是對我未來婚姻的安全感。”

房子背後,是樊勝美的

安全感

“老公工資6000,我全職在家月入2萬”: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

其次,瞭解對方的金錢觀。瞭解雙方的觀念區別,掌握談錢的分寸。

兩個不同背景的人選擇生活在一起,價值觀和金錢觀的差異需要雙方彼此不斷磨合和包容。

彼此瞭解之後,可能會發現兩人在金錢觀上存在差異。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場景:

要麼不買,要買就買好的 VS 差不多就行,別浪費;

出去玩就要盡興 VS 窮遊既能實現旅遊的心願又能省錢;

都是朋友,能幫就幫 VS ta上次的借款還沒還,這次先別借了……

當你發現你們因為錢而意見不合、產生矛盾時,記住要停下來,放下成見,好好談一談。

然後,共同尋找替代方式去滿足對錢的投射需要,而不只用錢去滿足。

因為錢而起爭執的兩個人,需要挖掘錢背後的內心需要,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才不會固執地用錢去解決問題。

一個嫁給了公司總裁的朋友,每次節日都能到丈夫送的名牌包包,身邊的人都羨慕得不得了。

但她表示並不快樂,也從來沒在朋友圈上曬過。

直到上次生日,丈夫抽空陪了她一整天,在家為她親手準備了晚餐和蛋糕。儘管味道比不上高階餐廳,她卻因為這種“平凡”而感動滿足,還在朋友圈秀恩愛。

“老公工資6000,我全職在家月入2萬”: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

“談錢”並不是幸福的唯一方法,但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好好談錢能讓我們去審視在關係中的付出與得到,適時溝通我們的需要,共同讓關係更加健康。

錢,不是婚姻的全部,卻是婚姻中的重要一環,它緊扣著感情、生活、物質等。

過日子少不了柴米油鹽這些小事。

只有在經濟上達成一致,婚姻才不至於一地雞毛。

如果覺得計較錢就是小氣,對錢的反應過於敏感,為了避免尷尬而拒絕談錢,只會讓兩個人的誤解越來越深。

談錢並不傷感情。

婚姻中,談的是錢,也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