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在職場上,你肯定也遇到過:

這個報告好長啊,

到底啥結論?

月度總結幾百行數字,說明什麼呢?

開會講半天,接下來呢?

我們花費許多時間進行各種口頭和書面的溝通,

怎麼才能避免囉嗦堆砌資訊,而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用,能夠解決問題呢?

在麥肯錫,方法是對資訊追問一句

「so what」

,可以翻譯為「所以哪?然後呢?那又說明什麼呢?」

只有 2 個單詞的問句,卻是一種殺器,幫助我們壓榨資訊背後的意義與結論,提高思考的深度與溝通的效率。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01

什麼是「so what」?

初入麥肯錫時,學習 PPT,有一個簡單的案例曾讓我大跌眼鏡。同樣一組數字,繪製成圖表,卻得出了

3 種截然不同的結論。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上圖是

#中規中矩版本#

,用藍色箭頭勾勒出大致的增長趨勢。可以發現,

增長有點起伏,但總體上升的趨勢還是相當清晰的。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上圖可以稱為

#要年終獎版本#

,將刻度起點故意從 0 調整為 25,

在視覺上突出了增長的幅度。

從年初到年終增長 53%,稱得上大幅提高。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最後便是

#突出問題版本#

,銷售整體趨勢確實在上升,漲幅也不能說小,但

透過色彩和箭頭強調數字下降的月份,引起對業績波動的關注。

這 3 個結論彼此之間並不矛盾,它們甚至會出現在同一份報告中。

「大幅提高」版本或許令老闆與團隊發現,一年來辛苦奔波,回頭一看,成績單還頗為亮眼。論功行賞,士氣大振,喜氣洋洋開始新的征程。

而「經常波動」版本或許引起思考,這些波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例如前期瘋狂促銷對後期的侵蝕),那是否要調整策略。

事實本身是有價值的,因為解讀應當基於事實。

不過,若你彙報工作時僅僅讀出銷售數字,親們,這是今年的銷售,1 月是多少,2 月是多少,……

老闆難免會打斷你,嘿,你到底想說啥?

若老闆不打斷你,

大家過一遍事實,沒有發現、沒有啟示、沒有行動,這個會議有多少幫助呢?

堆砌事實,是一種低效的勤奮。說的人受累,聽的人受罪。

所謂

「so what」

,就是透過追問,來壓榨資訊背後的

意義

,推動

解決問題

,幫助

達成目標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02

「so what」的用途有多廣泛?

追問意義、提煉結論,僅僅適用於長篇大論的諮詢報告麼?並非如此。

案例 A:營銷預算 ◆

我做營銷工作,有一次某個產品要增加 10% 市場推廣費用。團隊告訴我,專案合作方請他們提交一下預算。我在休假,小夥伴準備了初稿,發我看看。

我開啟一看,預算很好,基本清晰準確。

轉念一想,我又有點納悶——為什麼合作方要求補做一個預算呢?

此前對方已經瞭解增加費用的原因;增加 10% 後,隨便口算一下也知道是多少錢。也就是說,

這個表格裡的每個數字,他都早已知道。

我問了問做預算的小夥伴,「嘿,你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嗎?他有什麼新問題呢?」

不知道。

那我們就先來問一問。

原來,合作方對 10% 這個幅度有點遲疑。他其實需要的,

並非是「要花多少錢」

而是「為什麼是 10%」,

或者說「比起 5% 或者 15%,對銷售和利潤的影響到底是多大」。

明確目標後,我拎起電話,給對方解釋了一下定為 10%的原因(說明我們以前沒有講清楚)。

做 Excel 的小夥伴頗花費了心思,我也很驕傲,不枉我們幾次持續到夜裡的 Excel 內部培訓。

但是這個表格,

經不起一句「so what」的追問

。也就是說,收到數字的人,看了這些數字,可以說一句,我知道加 10% 後的費用是多少,

那又怎麼樣呢?我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答呀。

每一個分析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能解決問題的分析都是瞎忙活。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案例 B:會議紀要 ◆

曾經收到過一份會議紀要。非常像樣,用表格形式列出主題、時間、人物、地點。內容如下:

❶ 各產品的交易情況

❷ 使用者資料情況

❸ 平臺流量情況

❹ 資金資料管理:交易運營、使用者、客服等

有做會議記錄的意識、主動發出會議筆記,非常好。

不過這個會議記錄,到底想說什麼呢?

看完我一頭霧水,深呼吸三次。

會議就這些關鍵詞

進行了什麼討論

?得出了

哪些主要結論

?後續要

做些什麼

來負責?

什麼時候

交付?

清清楚楚列出議題,只是說明聊過這些關鍵詞。但這次會議的「so what」是什麼?得出了什麼結論?要採取什麼行動?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 案例 C:求職簡歷 ◆

看簡歷,我見過有人曾在不知名的企業工作,

會補充一行小字,

解釋一下這個企業的業務,或者突出企業的亮點。

譬如,某公司(股票程式碼)旗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資產 XXX 億元。

交代公司背景,並不是必須的。

大部分招聘者不需要你解釋淘寶或者中國銀行是做什麼的。

這行小字的

潛臺詞

是,這家公司也許你沒聽說過(即使上市公司,A 股 3000 多家企業,隔行如隔山,許多你聽也沒聽過),但它規模不小、行業領先、人才濟濟、相當專業。

進一步的 so what是

,我在領先企業見識過、磨鍊過。這就給職場經歷加分了。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 ta 思考過,為什麼要這樣寫。ta 是個帶腦子說話的人。

你看,這些案例涉及完全不同的產物(預算、紀要、簡歷),卻有共通之處。

我們絕大部分的工作,不是為了自我欣賞。

它們都有受眾,都有目標,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都要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用。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03

如何學會追問「so what」?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一些人,

一交手,就覺得對方是明白人。

溝通起來,他們觀點犀利、邏輯清晰、事實詳略得當、措辭形式恰當……

與這樣的人一起合作,我時常覺得心裡一鬆、空氣一輕,事情忽然都變簡單了。

無論他們顯得多麼反應迅速、舉重若輕,

我知道,這種本事其實是練出來的。

在麥肯錫,我們進行 3 種練習。

❶ 追問目標。

在幹活前,反覆釐清這項工作究竟起什麼作用。

這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如前述營銷預算案例,你心裡可能會有一些

不同層次的目標

剛開始,想做個營銷預算,滿足對方讓我做預算的要求;接下來,想做出分析,能解答對方真正關心的問題;更進一步,希望這個分析不僅準確,還能讓對方快速聽懂、認同(如果不認同,也提出有價值的質疑),向前推進。

一直追問自己的目標,直到最後一層。

❷ 分析受眾。

思考這次溝通,

對方是什麼人,ta 有什麼特點,ta 在什麼場景下接受這個資訊,怎麼更能讓 ta 理解和接受?

例如,

ta 很忙,所以要言簡意賅、先說重點。

ta 看別人做的密密麻麻 Excel,很費時間,所以應該提綱挈領地說明結論、思路,幫助 ta 快速理解和接受。

ta 可能會問這些問題,所以事實與邏輯要經得起詢問與推敲。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❸ 壓榨 so what。

用 so what 來窮追猛打,十分彪悍有效。比方要開個例會,

我想說,上個月銷量是 5000 萬元。

追問:

所以呢?同比增長了 50%,超過目標 30%,業績很好。

追問:

所以呢?上月推廣效果很好,因為有所創新,如 XXX,XXX。

追問:

所以呢?這個月應該繼續嘗試 XXX,預計可以帶來……的好處。

追問:

所以呢?提出下步計劃,講明利害爭取支援,講清困難爭取幫助。

在層層追問下,從基本事實,到事實背後的啟示,最終著眼於後續策略與行動。

如果事先明確目標是

「證明上次活動的成績,從而爭取老闆對後續方案的支援」

,就可以更胸有成竹、直搗黃龍地進行溝通。

那麼,平時我們自己就可以扮演這個壓榨者的角色。

這 3 個練習,我至今每一天都在進行。練習的機會舉目皆是,開好每個會、打磨每個方案、寫清每個郵件。每多嘗試一次,就更熟練一點。

拒絕廢話!這個麥肯錫精英常用的句子,讓溝通效率翻倍

04

追問「so what」是伴隨一生的底層能力

小結一下:

日常中,到處都有長篇大論的資訊、分析、討論,而更重要的是它們的

含義、結論,最終如何幫助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追問「so what」

是一種適用範圍極廣的方法,幫助我們言之有物、言之有用。所以,我們對每項工作進行

前置思考

反覆練習

追問目標,分析受眾,壓榨「so what」。

在不同的領域,人們窮盡一生鑽研不同的技巧。然而,就像致富需要路、建設需要電、生活需要愛一樣,

有些能力是一種「基礎設施」。

世界在變、技術在變、興趣在變,所以你的一生會做各種不同的事,但這種底層能力的精進,不會變質浪費。

我第一次轉行時,已經過了 35 週歲。我也很擔心過,自己只做過麥肯錫諮詢師,能否適應外面的世界。

然後我發現,諮詢師要研究總結事實,爭取解答客戶問題;做營銷,同樣要研究總結事實,從使用者洞察到行業趨勢,從促銷結果到產品表現,最終找到提升業績的答案。

兩者有相通之處。

而且,我依然要說話、要撰寫、要計劃、要分析,依然要解決問題,依然要溝通協作……

換過幾種工作、承擔過不同角色後,

人到中年,我反而再也沒有擔心過失業、落伍。

——我們是需要不斷重新整理知識,但我們的底層能力,諸如學習、溝通、分析、思考,將伴隨一生,

能進一寸就有進一寸的功效。

最後友情提示,知乎上有個神翻譯,

so what = 呵呵。

對方說句什麼,直接一句 so what 砸過去,可能非常「槓」,大家領會精神,不要把天聊死哈。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