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100塊又掉了你還開心嗎?

今天我想和你聊一個有關得失的問題。你是一個傢俱商場的負責人,因為物流成本的上升,所以商場決定以後呢,不再給客戶做免費的配送了,每件傢俱收20元的配送費,可是沒想到消費者是非常的不滿,如果在這20元必須收的前提之下,你有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消費者,能夠理解並且接受你的做法呢?

那麼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真的覺得這20塊錢是收的不合理嗎?他之所以這麼抗拒,其實僅僅是因為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損失的本能的規避。

什麼叫做損失規避,今天你在上班的路上撿到100塊錢,可是剛要高興,這100塊錢立刻被風捲走了,那你先撿了100塊,後來又丟了100塊,快樂和懊惱正好相互抵消,你似乎應該回到沒有撿到錢之前的那個平靜的狀態,可是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一天的心情都不會太好。

這種源自於遠古時代的人類的自我保護的一種心理,在今天的商業社會里面,產生了非常多有趣的現象。

損失規避

得到的快樂其實並沒有辦法緩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學家把這種對損失更加敏感的底層心理狀態叫做損失規避。甚至有科學家研究出來,這種損失所帶來的負效用是同樣收益所帶來的正效用的2。5倍。

舉個例子

老人家想趕走來公共草地上玩耍的小孩子們,於是先後給出10塊錢、5塊錢、1塊錢。最後小孩子們雖然能得到1塊錢,但被拿走9塊錢的痛苦要遠遠大於拿到10塊錢的快樂,於是小孩子們再也不來草地上玩耍了。

回到開頭這個話題,傢俱商場要收取20元的配送費,直接收取會觸發消費者對於損失的厭惡心理,可以換種做法,將20元的配送費增加到產品的價格中,如果不需要配送,還可以便宜20元。消費者買傢俱時,會擔心壞了怎麼辦。可以換種做法,提供7天無理由退換,消費者購買回家後,如果不是因為商品質量有問題,來退貨的人是寥寥無幾的。

撿到100塊又掉了你還開心嗎?

1。用獲得的表述框架來替代損失的表述框架。

2。條件成熟的時候,你說不定可以試著大膽推出無理由退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