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沒有才能的痛楚與處方藥

創作|沒有才能的痛楚與處方藥

被他人批判沒有才能,拼命努力卻還是深陷瓶頸,這種感覺常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除了被基因、環境及運氣眷顧的少部分人外,多數人都一定有過無數次努力,卻還是得不來回報的經歷。

自古以來,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都給人天性敏感、容易抑鬱,以及自殺率相對偏高的印象。

一份調查顯示,很多人在兒時都有過想當明星、音樂家或作家的夢想。同一份問卷中,在被問及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麼職業時,回答又都鎖定在了例如公務員的安穩職業上。讓人輕易放棄的理由不外乎「不現實」背後的「沒那個才能」。

那麼,才能和品味在實現夢想上真的那麼重要嗎?

藝術家自殺率高的理由

從結論說起,藝術家是需要不斷創造「理想」與「未來的夢想」的工作。為了接連創造出「理想的作品」,不斷自行提高門檻,一旦無法超越自己,就會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深陷痛苦。

導致理想和現實出現差距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設定了錯誤的目標」。

例如想當小說家,但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擅長撰寫文章;或是寫出來,但不受讀者歡迎。這種時候你會怎麼辦。

許多樂於堅持的人會把這一過程當作練手,這當然很好。只是有時,問題或許出在目標上。成為小說家不是最重要的事,成為小說家之後你想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例如想寫小說是為了出名,那顯然並不只有這一條途徑。透過其他領域輾轉實現夢想的人也不在少數。而如果寫小說是為了創作自己的故事,那麼小範圍的交流,或僅僅作為自我滿足,本來也就足夠了。

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實現的目標,並作出相應的調整,多少可以減緩不被才能/運氣眷顧的痛苦。

創作|沒有才能的痛楚與處方藥

才能≠幸福

前文所想表達的是,碰壁時大可嘗試換條路,或重拾初心。當然,人們更願意堅信自己選擇的手段是絕對正確的。

讓一個寫了10年小說(哪怕賺不到多少錢)的人,突然嘗試小說之外的工作,就跟老闆放著眾多員工不顧,突然改變公司方針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心理學上有專門的詞彙來表達這一現象:協和謬誤(Concorde Effect)。

協和謬誤是指,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投入一定成本和精力後,哪怕明白再繼續下去也得不到回報,也寧願埋頭走下去。那些一路走來的付出,就是人們常說的「沉沒成本」。「要是得不來一點成果,我花費的時間和金錢不就打水漂了」,一旦人們產生這種不甘心,就難以及時止損。在經營生意和一段感情時,也常見這種心理狀態。

這時人們就總會覺得,但凡自己有才能,就能輕鬆收穫金錢和幸福。

才能顯然無法等同於幸福。人的貪慾是無限的。實現了一個夢想就會有其它夢想冒出來,到什麼時候也不會滿足。

總是望著別人家的未來,身旁的現在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現在不滿足,未來也永遠都得不到幸福。畢竟未來就只是現在的累積。

無論理想還是現實,都是由部分主觀幻想所構成的。只要能說服自己現在很開心,無論事實怎樣其實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創造出自己能接受的故事。而將他人的故事(=別人是如何直面問題並解決的一整個過程)作為參考,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手段。所以成功學才總是那麼受歡迎。

創作|沒有才能的痛楚與處方藥

總結

才能,也就是縮短自己的理想與客觀現實之間差距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沒有才能又心懷真切的理想著實痛苦,但基因和成長環境總歸難以改變。適當評估一下自己所渴望的才能,真的是通往目標的必需品嗎。如果才能確實是必需品,說來也簡單,在分清實現夢想和享受當下是兩個問題之上,再為了「自己」繼續掙扎下去就是了。

必要的時候,求人也是非常重要且直接的手段。

你不是一個人,或許也正因如此才痛苦。希望這些痛苦都是源自熱愛。著眼現實,認清目的,善待自己。

創作|沒有才能的痛楚與處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