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作者:拾玖|天蠍女,即社恐又愛做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絡後臺刪除

01

不要去抱怨生活的苦,沒有人是容易的

老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成年人的崩潰,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沒有人能夠分享你的痛苦,別人體會不到的,沒有人能和你共情。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們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學,我和她們的距離是最遠的。

她們每一天都會在群裡分享著學校的瑣事、舍友的小矛盾、兼職遇到的黑心老闆,我都會看,有時候附和一兩句。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有一次,我生了一場病,去附近診所拿了藥,自己掛了兩天點滴,病好後,發了一條朋友圈。

朋友立馬打了個電話問我:“你咋了?生的什麼病?”

我說:“一種病毒感染,現在沒事了。”

朋友說:“你為什麼不說呢?”

我笑了笑,說:“說了你能咋地?那麼遠你還能跑過來看我啊?你也不是醫生啊。”

“可你說了,會好受點,不會孤單啊。”

“那你現在知道了,你是不是心情瞬間不好了?講與不講,對我來說沒什麼太大幫助,就看開一點,沒什麼特別大不了的,這裡有醫院呢。”

壞情緒和歌是不一樣的,前者不能分享,後者才能分享。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有人說:“家人是可以傾訴的。”

我第一份工作辭職的時候,就告訴了我的爸爸,結果,之後隔一週我爸就問我找到工作了嗎?沒有就回家找吧,在大城市還浪費錢。

本來就沒工作壓力大,我爸一催,我更焦慮了,那段時間,我家人也因為擔心我,吃不好睡不好……

那時候我便明白不要過度傾訴,先自己一個人消化,無法共情的人不能理解,能共情的人都是親人、好朋友、愛人,只能徒增他們傷心。

人的悲歡向來不共通的,人生的課,誰都無法教你,只有切身經歷了,才會明白,這煙火人間事事值得,又事事遺憾,生活無論好壞,每天都是限量版。

你可以擁有一段糟糕的經歷,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看自己的風景,用心生活,不必遺憾。

02

認知相同,無需爭辯;認知不同,何須爭辯

人們常說:被理解是幸運的,不被理解是正常的。

有個網友說:“如果有人跟你說檸檬是甜的,你只需要對她說,是的,那你多吃點。

我現在不和別人爭吵了,因為每個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認知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網友說,她和閨蜜最近出現了一個分歧,她在工作中遇見了一個事情,被老闆罵了,她覺得很委屈,因為專案主要負責人不是她。

可是閨蜜卻告訴她,這件事是她的錯,她老闆給了她工資,專案出錯她也得擔責。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後來,網友表示能理解閨蜜的想法了,因為閨蜜自己就是小公司的老闆,角度不同,認知自然不同。

在烏鴉的世界裡,天鵝也是有罪的。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沒必要和別人爭辯什麼,認知不同,所處的角度也不同,做好自己即可。

認知不同,何須爭辯,沒有什麼設身處地的共情,當他試圖同化你時,你就只需要“是是是”,“好好好”,“對對對”。

三觀不在一個層次,微笑就好;思想不在一個高度,沒必要互相征服。

03

真正厲害的人,早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什麼簡潔的人生道理讓人受用一生?

最高讚的回答是這樣的:不言喜、不語悲。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生活總有不如意,人的一生也經常充滿痛苦挫折,我們經常會找一個人訴說自己的內心壓抑或者痛苦的過程。

但是往往傾聽者會顧左右而言他,用和稀泥的態度所謂的安慰你,根本就沒有深刻了解你的煩惱與痛苦,根本不能感同身受。

就如同郭德綱說的那樣,這邊你用手捂著流血的傷口,他在一旁說,沒關係,就是一個刀口嘛,過幾天就好了,你要大度一些(大意)。

生而為人,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也有各人的晦澀和皎潔。

你的歡喜,可能是他人的心魔,他人的地獄;

而你的痛苦,也可能成為別人嘲諷你的笑料,拿捏住你的話柄。

說不到一起的話就不要再說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三觀不同,角度不同,實在無法共情的時候,放棄溝通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

如果真的想傾訴,可以把事情記錄下來,音訊、影片、文字,都可以,別人不可能永遠能共情你的每一件事,但你自己可以再看那些以前的記錄是可以共情的。

自己才是能陪伴自己最久最可靠的人,與其期待一個可以完全相容你的人,不如學會自己相容自己。

拾玖說:“小時候我聽不得指甲蓋劃黑板的聲音,會起雞皮疙瘩,我告訴朋友,不要再拿指甲劃黑板,結果她劃得更起勁了。點個【贊】,晚安~。”

“無法共情和理解的話,我不會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