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花襯衫、喇叭褲的復古穿搭,貼著《最佳損友》海報的錄影廳,興起的漢卡和電腦銷售浪潮,街頭巷尾迴盪的《瀟灑走一回》……這些懷舊感十足的元素,拼湊出一駕時光馬車,將觀眾一下子帶回到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90年代。

這部目前在豆瓣斬獲8。3分,被觀眾給予“誠意滿滿,老少皆宜”等評價的《啟航:當風起時》(以下簡稱《啟航》),改編自王強的小說《我們的時代》,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新浪潮的推波助瀾下,以蕭闖、裴慶華為首的年輕創業者,在網際網路和資訊產業領域奮力逐夢、踏浪前行,書寫自己的熱血青春。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啟航》打破了觀眾對年代劇嚴肅刻板的固有印象,用獨具新意的現代創作視角和青春化的表達方式來描繪時代奮鬥故事,帶領觀眾重溫那個昂揚勵志、波瀾壯闊的恢弘年代。如今,在這部作品即將收官之際,影視產業觀察與導演劉暢展開了一次對話,跟他聊了聊《啟航》背後的創作故事。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過去】“爺青回”的90年代

“復古的年代感”是《啟航》最獨特、最吸睛,也是被觀眾討論最多的一點。

劇集一開篇,便是一股撲面而來的懷舊風。憨態可掬的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時髦的大哥大、全民燙頭風潮、路邊老舊的報刊亭,搭配5:4的畫幅和充滿顆粒感的畫質,這些具有濃烈年代感的真實素材甫一亮相便快速建立起作品的時代背景,並抓住了觀眾的眼球,使人們不禁發出“爺青回”“好想回那個年代看看”的感嘆。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但並非簡單的素材堆積,《啟航》中90年代的復古氛圍感,在流暢的過渡之下,長久地延續和貫穿到了整個故事當中。

喧囂擁擠的錄影廳貼滿了《賭神》《縱橫四海》等那時熱門電影的海報,各種租賃和歸還影碟的叫嚷聲不絕於耳;“弄潮兒”蕭闖穿著時尚的花襯衫和長風衣,嘴裡叼著牙籤,作為周潤發“鐵粉”的他妥妥一副《英雄本色》小馬哥的派頭;還有因為訊號不好經常“挨拍”的老電視、日漸普及的漢卡和臺式電腦、人來人往的火車候車廳和月臺……劇中的服化道和置景,也無一不散發著獨屬於90年代的記憶。

“服裝和道具部門很早就介入到了其中,”劉暢在採訪中提到,“我們先是查閱了很多90年代的相關資料,找了非常多的素材,然後一步步從中篩選,最終確定與我們想要的美學風格和質感相接近的內容,儘可能地去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由於很難找到現成的拍攝基地,所以《啟航》的大部分戲份都是透過現場置景和綠幕特效完成的。劇中的學校、宿舍和公司等場景基本都是由老廠房改造而成,而火車站、馬路街道乃至窗外的景色等,則都依靠後期特效技術來進行還原。劉暢表示,“劇組幾乎每天都在設定綠布和拆除綠布,《啟航》的特效量整體算來不亞於一部古裝劇。”

不止外在的包裝和置景,《啟航》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關係也力圖與那個時代相貼合。主線人物蕭闖和裴慶華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脾氣性格,從而使他們在為人處世、思想觀念以及未來道路的選擇上產生了差異,二人也分別映射出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兩類青年。

蕭闖外向直爽,膽大機靈,善用“奇招”來達成自己的目標。在那個時代他渴望做一艘大船,乘風破浪,永遠立於潮頭。而裴慶華內向保守,成熟穩重,是個“一根筋”的學霸。相比於大船,他則更想成為礁石,無論潮起潮落,都能巋然不動,立於不敗之地。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在劉暢看來,蕭闖和裴慶華既有個性,亦有相似之處。“這兩個人其實是影視文學裡典型的兩種人物,他們之間有對照、有交鋒,但不管他們的性格或處事方式有多大差異,二人的品質都是一樣的。善良堅韌,樂於助人,充滿希望,在那個時代懷揣著一顆想要改造世界的心,所以他們最終能成為好朋友也是必然的。”

此外,劇中的謝航、譚媛、徐一婉等一眾女性角色,也彰顯出那個年代勇於擺脫束縛、逐漸獨立覺醒的女性力量。

細細品味,《啟航》之中所蘊含的情感也帶有90年代特有的味道。蕭闖和謝航的愛情熱烈而直接,蕭闖四處借錢幫助謝航辭職,還在火車站大膽告白;謝航也為了蕭闖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然地與他相愛。裴慶華和譚媛之間的感情青澀且剋制,譚媛會把自己小女生的心思寫在投稿中;裴慶華則會默默地在寒冬的深夜為譚媛排隊報名,兩人交往一年多才終於迎來了羞澀甜蜜的初吻。那時候的愛情單純平凡,就像人們常說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除了服化道和人物情感,90年代的開創精神也透過《啟航》這部作品體現的淋漓盡致。性格內向,一心想做科研課題的裴慶華,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下海”經商,幹起了與人打交道的銷售行業;被公司開除的蕭闖沒有氣餒,很快去往深圳東山再起,創立了自己的“領航”公司;就連老一輩的創業者譚啟章也極力拓寬視野,在那個國產計算機式微的年代主張創立自主品牌,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90年代滿懷激情、積極向上、敢於開拓的創業精神,跨越30年的時空,激勵和感染著當下的我們,這也是《啟航》的意義所在。就像劉暢在採訪中提到的那樣,“當初做這部劇其實並沒有想著要傳遞多麼宏大和深刻的價值觀念,只希望由此帶給大家一點正能量,讓人們相信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但一切總歸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現在和未來】在現實關照下破浪前行

以濃郁的年代感俘獲人心後,如何消弭掉內容與觀眾間的距離感,讓人們願意繼續看下去成為了《啟航》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

然而在這方面,劉暢卻並不擔心。“年代其實只是個盒子,這部作品本質還是用當代人的思維邏輯和情感方式,來講述年輕人逐夢創業、一路成長的故事。”《啟航》中的許多情節在當下職場和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這也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代入感和共鳴感。

比如劇中為了完成電腦銷售任務,裴慶華喝了55杯酒的“職場陋習”,即使現在已經有所了改善,但在酒場上談生意的情況仍是屢見不鮮。謝航出於好心將面試技巧和做好的功課分享給同行的面試者,結果卻被其搶了風頭,錯失寶貴的工作機會。還有上一輩領導者中眼光長遠、體量年輕下屬的譚啟章,因循守舊、驕傲自負的林主任,保守求穩、不願擔責的所長等,這些人物和事件在如今各行各業的工作中亦是十分常見。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另外,謝航因為私自把股票認購券給了蕭闖,導致男友雷岷遭受牽連失去晉升機會,從而滋生了對她“累贅”“拖後腿”的指責,以及要用她來取悅領導等惡劣行徑,這種不平等的戀愛關係也正是當今社會人們所批判和詬病的。

這些發生在90年代的故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桎梏,彷彿透過一根無形的線與當下現實串聯起來,使觀眾跟隨劇中不斷變化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同悲同喜,進一步體驗“沉浸式追劇”的快感。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然而,在過去和現實之外,主創團隊還提出了“過去即未來”的美學理念。劉暢表示,科幻電影中通常是用過去的元素去展現未來的世界,但這個理念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啟航》就是力圖創造出一種復古懷舊的未來感。

在視覺上,《啟航》運用了大量的短焦鏡頭,並在色彩和光影變化中融入了新鮮的工業朋克元素,例如計算機研究所裡被羽毛包圍的不鏽鋼雕塑、牆上斑駁的標語以及各種動物標本等。再加上劇中大量使用的大塊玻璃,為觀眾營造出一種“殘酷的夢幻”。正如劉暢所說,“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90年代像是一場夢;而對於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希望我們能夠幫他們造一場夢”。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在內容上,這個誕生於上世紀末的故事也向人們展現著未來的無限可能。網際網路經濟的萌芽使幕後的計算機科研工作者闊步走向臺前開始創業;漢卡的出現讓人們更加流暢、無障礙地使用計算機;電腦的實地上門銷售逐步發展成省時省力的經銷商分銷模式;不再只依賴於國外電腦品牌,創立民族品牌的意識也由此覺醒。

《啟航》成功做到了讓理想照進現實,讓過去與未來對話。就像片尾曲中所唱的那樣,“浪潮起伏多暗湧多奔騰,難改我不甘此生隨波平庸;鐵塔再高聳再攀登,豪情依然轟鳴如鍾,震盪在胸中。”只要敢於拼搏創新,敢於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破浪前行,勢必會擁有不平凡的精彩未來。

在《啟航:當風起時》中窺見過去、現在和未來|對話導演劉暢

—THE END—

作者 | 王雪寧

主編 | 彭侃

排版 |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