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孩子哭要不要馬上抱?

孩子哭怎麼哄?

孩子愛哭,是很多媽媽最頭疼的事情,特別是有的孩子一哭就沒完,越哄哭得越厲害。

在處理孩子哭的問題時,很多父母也陷進了一些誤區。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很多父母忍受不了孩子哭

曾經在醫院遇到過一對母子,孩子剛剛打完針,一直哭個沒完,一開始媽媽還哄兩句,時間長了就受不了:

“行了行了別哭了!”

“你看看人家比你小,人家說疼了嗎?”

“能有多疼?有什麼好哭的。”

可是針紮下來怎麼會不疼呢?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就是想告訴媽媽:

他很疼,也很害怕。

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體驗,只不過父母直接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忘記反轉視角,看到孩子淚水背後的需求。

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焦慮,因為孩子哭哭啼啼感到煩躁著急。

不讓孩子哭,解決了自己的焦慮,卻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生活中,像這樣的場景很常見。作為父母,我們對“哭”這件事有著深深的誤解,不喜歡孩子哭,害怕孩子哭,想方設法停止孩子的哭聲。

在大人眼裡,哭被視為軟弱的標誌,也是負面情緒的標誌,特別是對於男孩,父母更不能接受,經常用“男兒有淚不輕彈”來教育孩子。

還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大庭廣眾之下哭,是很丟人的事情,為了逃離這種情境,父母對於孩子的哭聲更加苛刻,我們經常能在超市、商場看到一些媽媽威脅孩子:“再哭就把你扔在這!”

比起孩子哭,用諷刺、威脅的方式不讓孩子哭,對他的傷害更大,

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不好的,爆發羞愧感和自卑感,在成長過程中,也就很難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哭,是孩子正常的情緒表達方式

美國發展心理學阿爾黛·索爾特博士說:“哭泣是機體在進行重新構建時所做的努力,他是進行自愈的一個程式。”

孩子哭,其實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相反,它是孩子正常的情緒表達方式。

前幾天看到演員姚晨發了一條微博:

“土豆是一個敏感細膩的孩子,常有大人對土豆說,你是男孩,不能老哭。但我會悄悄跟他說,男孩當然可以哭,哭跟笑一樣重要。甚至有時,哭也很美好。”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因為年齡和認知,他們往往無法透過精準的詞彙詮釋自己的感受,只能用哭來表示,這個時候,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和情緒相處的能力。

有部《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的影片,片中的媽媽教育孩子要堅強,要勇敢,孩子委屈的時候,媽媽告訴就告訴他:不能哭,要做一個大男孩。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孩子學會隱藏了眼淚,可備受壓抑的他,最終卻把拳頭狠狠地揮向了周圍的同學……

有的人說:情商低的人,小時候可能都沒哭夠。

童年裡的眼淚被掩藏久了,未來終有一天會以你想不到的方式爆發。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孩子哭的時候怎麼辦?

孩子愛哭這件事,在不同的年齡段,原因是不一樣的。

如果孩子幾個月大或者1歲左右,愛哭是很正常的,哭是他的語言,渴了、餓了、身體不舒服了、媽媽不在了都能引起孩子的哭鬧。

孩子3歲以後,哭的原因變得越來越複雜,有的孩子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覺得委屈難過,還有的孩子是將哭鬧作為達到目的一種手段。

總之,隨著孩子的長大,淚水的背後隱藏著越來越複雜的情緒,比如恐懼、悲傷、飢餓、委屈……

睿智的父母,是能看到並接納這些複雜情緒,而不是想方設法阻止孩子哭。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先處理好父母的情緒

德國心學家卡羅拉。舒斯特說:

“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

所以面對孩子哭,父母能做的第一步是先讓自己平復下來,當你情緒平靜下來,就越能冷靜地與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哭,你覺得煩、惱火,那麼在面對孩子時,往往就會失去耐心,甚至衝著孩子發火。

2.在孩子哭鬧時,給他陪伴

當一個成年人哭泣的時候,最差勁的安慰方式是對他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沒什麼可傷心的!

小孩子也一樣,他想要的不是父母的指責和否定,也聽不進去任何的道理。

最好的方法是陪伴,靜靜地陪著他,在安全的大前提下,給他時間去哭。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難過,你哭一會沒關係,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的。”

等孩子發洩完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托育早教」孩子愛哭,別急著哄,這樣做更有效

3.等孩子哭完,再講道理

孩子哭完後,再來和他溝通: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哭?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樣解決?

比如孩子是因為想要買玩具而哭,那麼等他哭完,就可以告訴他為什麼這次不能買,媽媽的態度是很堅定的,即使哭也不能解決問題。

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理解和傾聽了,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哭鬧的次數就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