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春蠶到死絲方盡,相信很多人對這句古詩並不陌生,表達的是人的思念就像是春蠶吐絲一樣的延綿不絕一直到生命的盡頭。這句古詩一方面表達的是情真意切,但是同時也足以說明春蠶的勤勞奉獻精神。自古至今我們就有著養殖桑蠶的習俗。這個蠶繭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得到很高的產量和很高的經濟價值是很多養蠶戶的追求。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一張蠶就是指佈滿蠶卵的一張紙,一張平均大小的紙上面大概有一千五千只蠶卵。這些蠶卵經過孵化之後就變成了滿滿以蠶房的蠶寶寶。一天喂兩次的話,這些蠶寶寶每次需要兩百斤的桑葉。蠶是一種零食肉的昆蟲,以植物的葉子為食。根據食物型別的劃分,蠶又分為桑蠶、柞蠶和蓖麻蠶等,名字和是根據吃的植物命名而來的,例如桑蠶的食物就是桑樹的葉子。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蠶寶寶吃的時候是不聽的吃,簡直就是一個小吃貨,尤其是在吐絲之前更是吃個不停。

蠶寶寶的顏色是白色的,身子是一節一節的,有三對胸足,四對腹足和一對尾足,一般人可能認為蠶寶寶頭上的斑點是它的眼睛,其實不是,蠶寶寶的眼睛是長在前端,不聽的晃動的這個頭上,非常小。在一個養蠶房間裡,如果你靜靜的聽的話,會聽到蠶吃桑葉時發出來的沙沙的聲音,就好像是在下小雨一樣,非常有意思。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養蠶是一個辛苦活,每天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將桑葉運回家就是一個累活,一般來說,兩框桑葉的話抬起來是非常沉得,如果不是農戶的話,抬起來是非常吃力的。例如普通的農戶可以挑一百斤的擔子爬山上樓。每年養蠶從五月初到九月底,一共能養三茬。但是也有農戶不需要擔著擔子運送桑葉的,有的養殖戶會將蠶養在桑樹林間的大棚裡。近年來大棚養殖蠶是一種新方法,非常適合養殖量大的養蠶戶,兩畝桑樹的桑葉產量可以養殖一張蠶,十畝桑樹就可以養殖兩張蠶,需要的養殖面積就需要兩百平方米,也就說十畝桑園帶一棟大棚,一棟大棚二百四十平方米在蠶寶寶生長最快的時候,一個大棚每天需要五百斤的桑葉,這個工作量非常大,而大棚建在桑樹林的忠心,那麼每天運送桑葉的工作量就大大減少了。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大棚裡溫暖安靜,光線比較暗,也是蠶寶寶在吐絲作繭中最喜歡的環境。嘴上有絲,身體有些透明,頭向上尋找,這些現象都說明蠶寶寶馬上就要吐絲結繭了,這個手就要給蠶寶寶找一個家了。這個家就叫方格簇。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方格簇就向一個大廈一樣,有一個個的小房間,當蠶寶寶爬到方格簇的過程,也就是一個選擇房間的過程。把方格簇掛在蠶房的上方,蠶寶寶們選房的過程就正式開始了,有的“喜歡”底層就很快選好了房間,有的“喜歡”高層不聽的而向上爬,選房的過程雖然有點辛苦,不過相比蠶寶寶的“心情”一定不錯。在選房的過程中,如果自己“中意”的房間被其它蠶寶寶先佔了,那麼它就會自動放棄這個房間再去尋求另一個房間。

不論是個體養殖還是大棚養殖,養蠶都是一門繁重的技術活

不過也有兩個蠶寶寶擠在一起的情況。選好房間之後,蠶寶寶一個也不停的開始裝飾房間,蠶寶寶會首先做一道平面的絲牆,然後以絲牆為吃撐開始做蠶繭,在接下來來的時間裡,蠶寶寶不停的吐絲,在蠶繭裡要來回翻轉幾千次,才能產出厚度可達上千層的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