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現象

今天一大早,朋友來和我說,她先前在糾結要不要給她女兒報奧數班,現在有答案了。

她諮詢了某培訓機構,機構老師聽了她對女兒學習情況的大致描述,認為她女兒的數學底子不行,不建議她女兒學奧數。

朋友說,她也不打算讓女兒去學奧數了,找找同步學習,補補底子算了,然後加了一句,“我女兒做題可以錯好多,看到難題就想繞道走,她就不適合學奧數。”

全程幾乎在聽她說,我反問了一句:“你連試一試的機會都不給孩子嗎?可以去試聽一下啊,不行,再另做打算!”

她很堅決,說不試了,女兒就不是學奧數的料。但我私下想:機構老師的認知和她的描述難道就不會互相帶跑偏?而她乾脆利落,直接給孩子貼了標籤,總覺的有不妥之處。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標籤效應”,就是指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無論標籤“好”與“不好”,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容易讓人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前幾天和兒子聊起過學習成績和年級排名。因為經常和兒子會有溝通,所以兒子的同學有很多名字我都熟悉。

當我驚呼他們原X班的同學好多成了黑馬時,兒子給我分析了原因:“媽媽,你知道嗎?因為X班是年級最末的班,雖然剛進校的時候,老師一再強調是平行班,但是按照學校歷年來的班級排位慣例,我們就認為自己是普通班裡最爛的學生。我們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放棄了,反正就在最爛的班級,努力了也沒有啥指望。“

‘’應該感謝初三分班,班級打亂後,每個班都有重點班普通班的同學。結果被拆分在各班的原X班的同學,好多開始認真努力了,現在校排名靠前面的就有好幾個是我們原X班的,這樣也帶動了更多的同學去進步。原X班的同學有些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也可以,原來我們不是最差的。”

這些孩子就是用學校的班級排位慣例給自己貼上了“差生”的標籤,一個分班,思維框架被打爛了,他們從“差生”的標籤裡給跳脫出來了,不能不說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貼標籤一時爽,貼別人,會給他們帶去困擾。貼自己,貼的不好,往往也會束縛自己。遇到人和事,我們都應該儘可能的的拋開偏見,去覺察真相,避免武斷貼標籤。

“貼標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