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創世後的驚天發現丨科幻大神萊姆《完美的真空·恕不伺候》

造物主創世後的驚天發現丨科幻大神萊姆《完美的真空·恕不伺候》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解一個科幻大牛的神作。其實,每當我對著電腦這樣說話,都很難想象有一個真實的觀眾在看,我想:我的觀眾可能是電子小人吧?如果你們沒有人類那麼多煩惱,我也想鑽進電腦跟你們生活在一起……

開個玩笑,其實這玩笑的傷害是雙向的,當你們對著螢幕聽我說話,我也會成為虛幻的電子人,一個沒有實體的存在。

萊姆你可能沒聽說過,但作為科幻迷您一定了解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這個可怕的博弈論宇宙模型其實脫胎於萊姆的奇葩作品《完美的真空》,這部作品奇葩在:它貌似是一本書評合集,但所評論的十幾本書統統子虛烏有——只有第一篇是例外,因為它評論的書,名字就叫《完美的真空》,這就像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作者在第一篇裡,實際上也就是序言裡,曾經煞有介事地說:

小說的創作是失去創造自由的一種形式,因為他受制於所選的主題,而書評則是更加悲慘的奴役——評論家囚禁於所評的作品,就像罪犯被鎖在獨輪車上一樣

——千萬不要上萊姆這傢伙的當,注意,這本書其實是虛構的評論家對虛構的書進行評論,這雙重虛幻也許能負負得正,構造出一片精神上的真空,從此你再也不用擔心家裡沒有草原了,因為萊姆給了你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原野,正如本書的名字,最最《完美的真空》。

馬上到來的2021年9月12日,是萊姆100週年誕辰,波蘭甚至乾脆把2021年定為“萊姆年”。他作為作家也很奇葩,在故鄉他被當作兒童文學家,在亞洲我們說他是科幻小說家,在前蘇聯人們認為他是宇宙學家,而在德國,大家又把萊姆看成是哲學家乃至神學家……

說到這,列位看官有沒有懷疑我開始胡扯了呢?真沒有。我們來分析一篇萊姆的文章,你大概能領略到其作品難以歸類的特性——再次注意,如果沿襲一般國內讀者的習慣,僅僅把他當科幻小說家來閱讀,那肯定把握不住萊姆的精髓,與他擦肩而過了。

今天我們重點講《完美的真空》中的倒數第二篇《恕不伺候》。

看這標題,你估計猜這是農奴翻身要起義了吧?這麼說吧,本質上你其實沒有猜錯。這篇書評關注的是多佈教授的書《恕不伺候》,當然,還是事先說明免得有人入戲太深,這本書和這個教授都是萊姆瞎編出來的。

好了,《恕不伺候》這書涉及到“造人學”這個新興學科,多布也是該領域的專家。其實造人學是作者拼湊的詞,其英文為personetic,按照詞根,我覺得應該翻譯為“人類創世學”。據說該學科是控制論、心靈學與應用智慧電子學的雜交產物。作者一開始就給出結論,說這門學科是最殘酷且不道德的——這也是多佈教授的觀點,當然他老人家還是忍不住在這個領域不斷進行實驗。

這是什麼樣的實驗呢?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叫《世界為何存在》,該書作者拜訪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林德,林德言之鑿鑿地表示:

要創造出我們這樣的一個宇宙,只需要十萬分之一克的物質就可以了!

“人類創世學”中,科學家們進行的就是類似實驗。在《恕不伺候》的設定裡,科學家創造出一個新世界只需要兩個小時,創造出來的生命被稱為“似人類”——其實就是我一開始說的電子小人。不過可不要誤會,這個世界雖然在似人類眼裡是無邊無際的,但它其實就位於實驗室的一個小機器裡面。科學家如何創造世界呢?用萊姆的說法,是往記憶體裡輸入數學物質和最小已知數集合,從而模擬無限的空間時間——當然這還是方便的說法,似人類沒有我們人類這樣的物質和空間,只有時間的流逝類似。根據不同科學家的初始設定,不同的似人類世界呈現不同的面貌和不同的發展,不過其發展方向是偶然的神秘的,取決於其內部無限複雜的結構,連造物主(即創造他們的人類科學家)都無法預測。

那麼,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究竟是啥樣的呢?我們知道,分析哲學家內格爾在1974年發表了一篇著名論文《成為一隻蝙蝠是什麼樣子》,大意就是說作為人類永遠無法想象蝙蝠所感受到的世界,因為我們沒有感受超聲波這樣的經驗,所有的類比都無濟於事。巧了,《恕不伺候》這本書裡也有一章名字就叫《無濟於事》,多佈教授說,由於似人類能直接感受電位變化甚至數學規則,所以人類無法想象他們的世界。在這我突然想,萊姆不地道啊,借用了人家哲學家的創意,還不說明來源,還不表示感謝。一查我才知道,這傢伙太厲害了,《完美的真空》發表於1971年——這回輪到內格爾尷尬了。開個玩笑,內格爾作為哲學家分析的要複雜的多。

雖然無法真正理解那些實驗室創造出來的世界,但科學家們還是要試著描述一番。多佈教授也從哲學角度說,似人類世界裡,

“真實”=數學上的可能性

另外,這個世界更符合唯心主義哲學家貝克萊的名言,啥名言?

存在即被感知

似人類世界,這就是真理。舉個栗子。如果似人類們專注研究力學,那麼他們的世界就“變得”完全符合力學的標準,成為一架精密的鐘表;如果他們偏愛意識創生學說,那麼世界就會處處體現為意識的表象,並能受意識影響……研究者的研究活動會改變客觀世界的模樣,甚至改變物理定律,這一點在最後一篇《宇宙創始新論》中有詳盡說明,後來那篇文章影響了大劉和一幫理論物理學家。

接著說《恕不伺候》,多佈教授又說了,似人類沒有軀體,只有靈魂,但他們不擁有我們所謂的意識,而只有類似“資訊雲”的動態過程。咋理解呢?打個比方,如果說人類主要是肉身存在,為了維持生存必須不斷吞噬其他生命的話,那麼似人類呢?假如甲和乙是兩個似人類,甲不會看到乙的身體,而只會感覺到一串數字一個思想,他會說:“啊,我看到有一個異樣的思緒從附近飄來,一定是另一個人,我得改變思路躲開他,可不能被他吃掉了……”

對於沒有空間概念的電子小人,所謂躲開其實就是轉換資訊——說到這裡,萊姆對我們人類意識的本質進行了一番高深莫測的議論,非常具有他的個人風格,看看他怎麼說:

那麼,什麼是意識呢?是權宜之計,遁詞,擺脫圈套的辦法,假裝的最後一著,聲稱的最高上訴法院罷了!意識絕非所有智力現象的至高無上的舵手,它更像是在洶湧波濤上面裝作弄潮的軟木塞兒而已。

這段話充滿著反諷、假扮成理性主義的悲觀,以及假扮成悲觀主義的超凡。

最後,大家應該記得,萊姆一開始就說,人類創世學是不道德的。螢幕前面的電子小人們,你來猜猜為什麼?當然了,你們跟我一樣是大活人,我們作為人類,可能會覺得那些電子小人被囚禁在黑盒子裡,記憶體條裡簡直不要太悲慘。可作者認為這一點並非不道德。從電子小人的視角看,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無限的宇宙裡。

注意了,我們千萬不要中了萊姆的計,他借用道德一詞,其實是想思考一種形而上學的有趣處境。

本文的後面,多佈教授引用了兩個似人類關於“造物主是否存在,該不該崇拜造物主”這一問題的詳細討論。對於瞭解宗教哲學史的同學,這些討論並不新鮮。比如,造物主如果真的全知,就沒有必要透過奇蹟改變歷史,而奇蹟的出現只是用漏洞證明一個並非全知全能的造物主的存在。萊姆告訴我們,確實有一些科學家透過干擾似人類世界來暗示自己的存在——在多佈教授看來,這是不應該的,不道德的,所以他奉行絕對不干涉主義,任由似人類自行發展,哪怕他們會嘲笑造物主。多佈教授依然有觀察的好奇,觀察如何能不干擾那個小小的世界呢?教授用了個巧妙的辦法,在實驗時,一年裡面有一次,把似人類世界的時間整體減速以便於觀察。這讓我想起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整個世界所有物質都變大十倍,我們會察覺到嗎?很難。似人類也察覺不到時間突然變慢了,所以多佈教授才有了這些觀察記錄。

教授做了無數實驗,其中有一個似人類世界,偶然產生了複雜的哲學思考,他們得到一個言簡意賅的結論,也就是本文標題的四個字:恕不伺候。不伺候誰呢?不伺候造物主。因為首先,造物主並非全知全能。其次,造物主並沒有給自己的存在留下充分證據,所以信仰和不信仰都是同等有效的,藉此施加懲罰的造物主一定是暴君,實際上他也沒有懲罰,所以它比暴君還無能。所以,對這樣的造物主我們除了懷疑,可能更多的是憐憫。最後結論,完全不用理會什麼造物主,不用搭理他老人家。

好了,萊姆這篇奇文就介紹到這兒,雖然文中也有一些邏輯漏洞,比如前面說似人類的語言是不可能產生或破解的,但後面自己打了臉,不過,我們看書不是為了挑毛病,畢竟人無完人。《恕不伺候》還被哲學家丹尼特和《《哥德爾、艾舍爾、巴赫》》的作者侯世達選入了文集《我是誰,或什麼》裡,足見,它完全稱得上是一篇哲學探討。

本期彩蛋送大家一個有趣的英文片語,great silence,具體什麼意思自己看吧。想知道萊姆對該問題的解答的朋友,可以看《完美的真空》最後一節《宇宙創始新論》,也歡迎大家來跟我討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