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命不認命,命運就有改變的可能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可謂是對“階層固化”幽默而又無奈的形容。

人的發展往往會受限於自己的出身。生在不同家庭的孩子,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這會造成未來發展的巨大差異。生來不同的格局與起點,已然將人生差距就此拉開,延續了一代又一代……

信命不認命,命運就有改變的可能

貧困家庭的孩子,受教育是件很困難的事兒,就算是省吃儉用將孩子供完了大學,也發愁找不到好工作。即使是工作了工資也不多,面對壁壘森嚴的階層根本沒辦法突破。於是日復一日心也就漸漸冷卻、麻木了,認為自己是註定要生活在底層的。

教育,還是實現階層跨越的重要渠道嗎?

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被問到“知識是否可以改變命運”時,有過這樣一番言論:

“高考是帶有階層性的考試,家庭條件差的孩子是很難考上清華的。像我屬於家庭條件不錯的,又生在北京,一直都在享受著優越的教育資源,這是條件差的學生難以企及的。所以有知識也不一定能改變命運,還得看人。”

信命不認命,命運就有改變的可能

這段話一時間被人瘋轉、熱議,它讓人切實感到了“階層固化”的問題。有諸多人曾經心痛地表示:寒門再難出貴子!於是有人早早就不讓孩子再讀書,失落地覺得階層早已固化了,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的,於是除了抱怨也不想再幹別的。這未免是太悲觀了。

其實家庭出身只能決定人生起點,個人奮鬥才能決定人生終點。在起點與終點之間,是有著無限可能的。即使條件再差都可以成功逆襲,前提就是自身得努力。

向上流動的路總有一條是可行的,它需要的是人的踏實肯幹,而不是幹待著的空羨。即使一時改變不了社會階層,但是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全有可能。

信命不認命,命運就有改變的可能

想實現階層躍升,需要重構自己的行為系統,糾正一系列毛病,比如愛拖延、沒耐心、不願意學習等。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才可能得到一片新天地。

內心要有對於新生活的強烈渴望,絕對不能懶洋洋。唯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真正成為你的內驅力,幫助你超越自己。

事實上,機遇從不曾厚此薄彼,太多人缺乏的是敢於捕捉的勇氣與能力。上層的人相信“我能掌握我的人生”,從而行為主動,專注於機會;底層的人覺得“我得承受我的人生”,從而行為被動,有機會也抓不住。

如果闖蕩社會十幾二十年,你的所有條件一如從前,那麼且不必急著埋怨,而應對自己的奮鬥意願、方法等進行反觀。如果一旦發現了消極及不良的地方,就要盡力改變及提升。只要還在不斷地成長著,人生就是充滿希望的。

信命不認命,命運就有改變的可能

人生有時真的很不公平,與其譴責、抱怨,不如勇敢改變。與其相信命中註定,不如相信因果迴圈。有時間不如多讀書,以此拓展思路,開闊視野,認真構建自己的人生格局,才有可能做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