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胰島細胞移植“自救”已成為可能 病人不再擔心胰腺手術後糖尿病

透過胰島細胞移植“自救”已成為可能 病人不再擔心胰腺手術後糖尿病

圖說:上海醫生完成亞洲首例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聯合自體胰島細胞移植術 採訪物件供圖(下同)

胰腺良性腫瘤術後會導致嚴重的糖尿病,需終身注射胰島素,這曾讓許多患者感到痛苦。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及多學科融合理念的推進,腫瘤切除後透過胰島細胞移植“自救”已成為可能。近日,上海長征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多學科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胰腺外科攜手合作,成功完成了亞洲首例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聯合自體胰島細胞移植術。腹部僅留下幾個小創口,術後三個月隨訪和全面檢查,患者血糖和胰島功能完全恢復正常。

30歲的周女士,兩年前在例行體檢時發現胰腺佔位,腫瘤直徑約2釐米,診斷為“胰腺囊性腫瘤”,得知是良性腫瘤,周女士也沒放在心上。今年CT檢查發現腫瘤已增至4。5釐米,這令周女士如臨大敵。醫生告訴她,腫瘤直徑大於3釐米,有潛在惡變風險,需手術治療。當了解到腫瘤切除後會得糖尿病時,周女士怎麼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經多方打聽,得知長征醫院正在開展胰島細胞移植新技術,於是慕名來到器官移植中心殷浩主任的門診就診。

胰腺手術一直是肝膽胰外科手術領域的難點,胰腺位於腹部深處,周邊有多個臟器,並密佈重要大血管,分離非常困難,稍有不慎就會有大出血的危險,而且胰腺組織本身也非常“脆弱”和“嬌貴”,一旦破損常難以癒合,容易導致胰液外漏。傳統胰腺外科以開腹手術為主,切口長達20釐米左右,創傷大,恢復時間長,併發症多,對病人以後的生活將造成明顯影響。

殷浩團隊經過術前檢查評估後,組織多學科進行術前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聯合自體胰島細胞移植。術中,殷浩主任和瑞金醫院胰腺外科金佳斌教授為周女士實施腹腔鏡下完整切除長約13釐米胰體尾部,隨後將切除的胰腺腫瘤部分送病理科,剩餘正常胰腺組織在灌注器官儲存液後,低溫下儲存送至胰島分離實驗室。

透過胰島細胞移植“自救”已成為可能 病人不再擔心胰腺手術後糖尿病

圖說:GMP實驗室中完成胰島細胞分離

前期準備就緒,器官移植中心郭猛博士帶領胰島分離團隊在GMP實驗室中,將胰腺組織透過精心修整、消化、分離、純化等一系列技術,歷時6個小時,獲得了患者自身約5毫升的正常胰島細胞。在檢測純度與活力後,將其重懸在250毫升液體中,低溫送至醫院DSA手術室。

此時,周女士已進入手術室,長征醫院介入診療科董偉華主任、孟小茜副教授在區域性麻醉下,經B超引導經皮肝臟門靜脈穿刺置管,將胰島細胞懸液滴注到周女士體內,整個穿刺注射過程約1小時,周女士沒有不適感覺,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令周女士興奮的是,術後第5天胰島功能開始起效,血糖很快恢復正常,10天后周女士高高興興地出院了。她表示,自己感覺很好,長征醫院的這項新技術讓她重獲新生。

據殷浩介紹,自體胰島移植是將切除胰腺中的正常胰島分離出來,回輸至患者的門靜脈,使患者恢復正常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同時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大多數患者移植的自體胰島可以發揮生理功能,據目前國際已有報道顯示,最長一例患者在移植後20年仍然保持著正常的胰島功能和血糖。自體胰島移植自應用於臨床以來,因其具有保留自身胰島的正常功能,避免胰腺切除術後導致的胰島素依賴,從而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等多重優點,目前已成為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性腫瘤手術的最優輔助治療方案。

醫生提醒,如果發現患有胰腺良性腫瘤、難治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需儘早到正規、有經驗的胰腺中心進行個體化手術評估,等到疾病發展到惡變,自身正常的胰島功能就沒有利用價值了。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王根華

【來源:新民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