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研究院發展現狀概述

1

什麼是企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釋出,我國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已逐漸由投資驅動向科技創新驅動轉變。長久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有賴於政府支援的相關科研機構及院校,但近年來企業在社會科技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變得愈發關鍵。

企業既是新技術的主要需求者,同時還是新技術需求的最新捕獲者、新技術發展的倡導者以及新技術發展的主要出資者。

因此,部分企業實施體制與機制創新所創辦的企業研究院,成為了當前我國創新體系中的一份中堅力量。

企業研究院是以企業為主體設立的研究機構,從本質上屬於商業範疇而非純粹的科研範疇,所以區別於一般科研機構及院校,其設立的初衷一方面是為企業提供技術,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拓寬利潤空間,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更側重於實際應用而非理論模型,致力於將研究成果轉化到關鍵產品與服務中。

2

企業研究院分類

從分類來看,當前我國企業研究院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核心技術研究院,

該類研究院的科研產出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市場地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研究院屬於核心技術研究院,建築行業內最典型的代表是各大央企的工程研究院,主要從事建築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第二類是戰略性研究院,

該類研究院為企業指明新興市場開拓方向,把握國家政策風向,輔助企業決策,起到參謀作用。建築行業內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國建築戰略研究院,負責開展調查研究,應對宏觀環節劇變下的挑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智囊團。

第三類是創導性研究院,

此類研究院更類似於學術機構,其科研產出和前景不確定,科研方向主要在於新技術新方向的探尋,是企業創新的中堅力量。因此可能長期一無所獲,但一旦實現技術突破,將會推動企業迅速掌握頭部市場。

3

企業研究院與科研機構的區別

企業研究院與科研機構存在本質的區別,企業研究院是站在企業盈利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藉助核心技術的攻堅、新興技術的研發以及戰略方向的決策,突破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與發展瓶頸,錨定未來發展重點與方向。而科研院所某種程度上更專注於研究本身,對科研成果落地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

4

我國企業研究院發展現狀

我國企業研究院起步較晚,當前耳熟能詳的企業研究院大多集中於網際網路、高尖端製造等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例如阿里巴巴達摩院、騰訊研究院、京東大資料研究院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等,他們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人才培養等服務,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持續供能,也引領著科技的進步,推動著時代變革。

從國家角度而言,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成為了國家在“十四五”規劃期乃至更遠景時期的關鍵驅動力。在國際與國內雙迴圈的背景下,我國企業更加需要持續孕育新興產業與核心競爭力,方能應對層出不窮的不確定性與新挑戰。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援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制度,國內企業研究院數量快速增長,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指明,2018年我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97萬億元,其中企業研究機構投入佔比達到總投入的77%。

到2019年,我國企業研究院已達7萬家,企業研發人員超過410萬人。

但建築企業研究院的建設顯得明顯較為滯後。建築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從技術含量上來看,頭部企業在技術實力上基本沒有太大差距。雖然頭部央企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由於行業技術門檻較低,大量民營企業或者規模較小的國企央企也能在市場中分一杯羹。當前建築企業研究院多集中於頭部央企,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於建築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屬於第一類研究院,主要圍繞核心工程技術的迭代與開發,相較網際網路、高新制造行業,建築企業研究院在成果的落地及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方面存在一定滯後。整體來看,我國建築企業研究院仍處於孕育期。

5

建築企業是否要建立企業研究院?

從建築企業角度而言,各大企業多有設立科技質量相關部門,但此類部門基本被視為職能部門而非創效部門,並未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次由於建築行業其本身勞動密集型的特性,近年來基本上難以看到革命性的技術性突破,導致行業門檻較低,行業內魚龍混雜。同時無論是大型央企還是小型民企,反而更加依賴現金流與市場營銷,對於科技研發的重視愈發淡化。就如前文所說,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盈利,這是企業研究院相較學術科研機構差別最大的一點,那麼建築企業是否有必要建立企業研究院?建立企業研究院將為企業帶來哪些競爭優勢?建築企業要建立哪一類研究院?

第一,企業研究院可以帶來新的生產力與利潤。

建築行業內競爭愈發激烈,下浮10個點到20個點投標對於某些頭部央企而言已是家常便飯。某些重大工程的投標中,中小型建築企業基本難以躋身,同一地區的大型專案的投標基本每次被相同的幾個玩家所壟斷,而這幾家之間還需要透過持續的報價血拼爭得頭破血流,這種惡性的競爭環境下,建築企業的利潤始終難以攀升。但如果建築企業透過建立企業研究院,實現了技術的突破,那麼為企業帶來的一方面可能是生產力的提升與成本的壓降,進而拓寬盈利空間,另一方面可能借助領先專利為企業塑造獨一無二的市場競爭優勢,進而持續鞏固企業的市場地位。

第二,企業研究院可推動新業務與新市場的開發。

建築業內有沒有藍海?這是每一個建築人的疑問。從當前絕大多數建築企業的科研實力而言,全新的市場難以開拓,但是既有市場內的價值延伸卻是可以實現的。以工程總承包為例,每家企業都明白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勢,每家企業都說要做工程總承包,卻少有企業真正做好了工程總承包。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只知皮毛,而不得其內涵,導致做工程總承包、做一體化交付成為了一句口號,卻缺乏對該類模式研究與開發的載體。企業研究院則能夠很好的承擔這一職責。

第三,企業研究院可以作為企業的“智囊團”。

由於企業研究院長期在對核心技術實施攻關與研究,對最新的技術與政策導向掌握得更加清晰,更加能把握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因此,一個相對成熟的企業研究院不僅可以持續貢獻科研產出並落地,同時能夠承擔戰略研究的相關工作。企業研究院藉助自身對行業的理解,對前沿技術的專精,給予企業高層精準的諫言,來輔助企業的戰略決策,從而幫助企業更好進行未來的戰略佈局。

第四,企業研究院可以為建築企業“走出去”夯擊築壘。

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科技的競爭。藉助新技術,輸出“中國標準”,也是建築企業實現“走出去”的關鍵一步。

整體而言,我國建築企業研究院乃至企業研究院的發展仍處於孕育期。對於建築企業而言,技術突破是建築企業拓寬利潤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步,企業研究院的建立任重道遠。

建築企業研究院發展現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