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群裡,談及為什麼鄂州和漢川迴歸不了武漢的問題,有網友說,原因很簡單,他們和三環線之間還隔著一個郊區,漢川和漢陽之間是蔡甸,鄂州和武昌之間是洪山,漢川如果想回到武漢,或許只有等武漢和成都一樣,開始代管其他縣市才行。

於是有漢川網友說,如果當年不成立東西湖區,或許現在漢川還和漢口緊緊相鄰,脫離孝感,劃到武漢市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對此,小編啼笑皆非,即無法贊同,也沒法反對(現實上,東西湖如今已成為武漢市重要的一個行政區域,歷史上,東西湖確實分屬於四個地方管轄)。

忽然有了興趣,想了解一下東西湖這個地方的演變經過,說句實話,武漢市很多人,包括東西湖本地居民,都不太清楚這個地方究竟是怎麼來的,原因嘛也簡單,在1958年圍墾之前,東西湖並不是一個很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黃陂的武湖也一樣,夏天發洪水,整個區域大部分地方都會被淹沒),人口稀少,自然相關的歷史記錄和資料也會不太多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假如真的沒有東西湖,漢川市和漢口會不會是鄰居的問題吧。

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漢川,跟著漢陽有一千多年

漢川,雖然如今屬於孝感市,但歷史上和武漢關係密切,被漢陽府管轄的歷史長達1000多年,無論是地理距離,還是風土人情,漢川更像武漢的一個地區,和孝感的應城雲夢彷彿兩個世界。

東西湖這個地方,歷史上多為鄉一級行政編制,1958年之前,分屬黃陂、孝感、漢川和漢陽四縣管轄(漢陽縣和漢川縣,一直屬於漢陽府,清雍正3年,黃陂縣和孝感縣劃入漢陽府),58年圍墾之後,武漢市先成立國營東西湖農場,後成立東西湖區。

下圖為1934年武漢北部地圖,各位發現沒有,那時候武漢的湖泊是真的多(解放前,從漢口可以坐船到孝感),東西湖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源於其東西有兩座大湖(圍墾以後,西湖完全消失成為糧田,東湖還剩下一點尾巴,今天叫金銀湖)

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1957年,湖北省調集周邊孝感黃岡以及河南的民工來東西湖大規模圍墾,當年12月,成立武漢市國營農場管理局,1958年3月圍墾完成,當年10月,武漢市成立東西湖行政區,實行區局合一的體制。

1958年9月,武漢市開始擴大東西湖的管理區域,周邊四個縣先後將所管轄部分割槽域劃給武漢市(四個縣裡,漢陽縣給的面積最大,其次是孝感漢川和黃陂),漢川縣將府河東北的小汪家臺、郭家灣、戚家灣、姚家臺、陶家臺、蔣楊家臺、杭馬灣、張家臺、縣河口、袁家臺、潘家堖、軛頭灣等18個村莊劃歸東西湖農場。

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下圖為網路地圖上,東西湖汪家臺所在位置示意圖

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各位如何看

很多網友不理解,當年湖北為何要憑空成立一個武漢東西湖區呢,分屬於4個地方管理不好嗎?

小編查詢資料,發現這和漢口發展空間有限有關,解放後的武漢三鎮,漢陽有漢陽縣腹地的,武昌東面和北面也有大片空地(今日的青山區和洪山區),只有漢口沒啥拓展空間,曾經漢陽府管轄的黃陂、漢陽縣、漢川縣和孝感縣都給了孝感專區,簡單說,就是1950年代的東西湖,其實不屬於武漢市,而是隨著其4個宗主屬於孝感。

這麼好的一塊地方,只要解決了水患問題,就能成為武漢的糧倉,開發當然是早晚的事情,而讓武漢統一管理,也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漢川網友說, 如果當年沒有成立東西湖, 或許他們早已迴歸了武漢!

今天就算沒有東西湖,漢川市和武漢三環之間仍然會隔著一個蔡甸區(曾經的漢陽縣),除非當時的礄口區擴容,將原漢陽縣管轄的東西湖區域划過來,這樣漢川才能和武漢市區成為鄰居。

但漢口,怎麼可能會管轄到張公堤之外呢?

各位如何看待東西湖的成立呢?如果今天還分別屬於3區1市管轄的話(黃陂區、蔡甸區、孝感市孝南區、漢川市),武漢西部是不是會比光谷和鄂州交界處更為富裕和發達呢?歡迎各位在文章後面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