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每當皇帝駕崩、太子年幼時,老皇帝就會挑選一位或者幾位心腹大臣輔佐新皇帝,這便是託孤。歷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典型的託孤,就是劉備的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一生輔佐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託孤大臣中的楷模。以三國時代為例,曹魏和孫吳都有過託孤的情況。

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魏明帝曹叡在駕崩前,選擇了宗室曹爽為大將軍,作為首席輔政大臣。但曹爽是個十足的草包,選他只是因為他是宗室,要治國還得靠司馬懿。司馬懿透過“高平陵之變”扳倒曹爽,一舉掌握了魏國的大權,在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努力下,最終完成了皇權的轉移。毫無疑問,曹叡的這次託孤是失敗的。

同樣,孫吳也有一次失敗的託孤,那就是大帝孫權託孤給諸葛恪。雖然是諸葛亮的侄子,但諸葛恪為人獨斷專權,並非託孤的最佳人選。其父諸葛瑾曾說他“非保家之主”,果然在51歲那年被殺,家族也跟著遭了殃。毫無疑問,這也是一次失敗的託孤。跟曹叡失敗的託孤比起來,這次託孤是以大臣的失敗告終。

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但無論是曹叡託孤還是孫權託孤,跟下面這一場託孤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因為被託付給大臣的皇帝都被殺了,這便是南朝劉宋武帝劉裕託孤。辛棄疾曾又詞雲:“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句詞所稱讚的正是劉裕北伐,收復長安和洛陽兩都時的盛況。劉裕在逼迫晉室禪位後,曾立志一統天下。

稱帝之前,劉裕為東晉消滅了內部的割據和分裂勢力,使南方出現了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長久淪陷於胡人之手的中原地區,劉裕為恢復了許多。這一份功績,足以讓劉裕成為“千古一帝”了。為了實現統一,劉裕登基後便準備進攻北魏。只可惜天不假年,還沒來得及取得成就,劉裕便駕崩了,享年60歲。曹操一生想要統一天下而不得,劉裕和他留下了同樣的遺憾。

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臨終前,劉裕將謝晦、檀道濟、徐羨之和傅亮召來,將年僅17歲的太子劉義符託付給了四人。這四人都是跟隨劉裕南征北戰數十年的人,是完全值得信任和託付的,只可惜他的這個兒子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因為劉裕常年在外征戰,自然對兒子疏於管教。身為劉裕的兒子,生性頑劣的劉義符又有誰能管得住?

登基之後的劉義符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三觀,自然也不會樂意聽從四位輔政大臣的意見。如果劉義符能當好皇帝還則罷了,可他挑不起這個擔子。劉裕病重時,當兒子的不但不擔心,反而坐龍舟出去遊玩,並且經常夜不歸宿。劉裕駕崩後舉國服喪,身為新皇帝的劉義符絲毫沒有悲痛,該吃吃該喝喝。

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四位輔政大臣思來想去,很是頭疼。雖然江山姓劉,卻也有他們一半的功勞,他們不希望自己拼命打下來的江山被劉義符這個敗家子給敗沒了,否則他們都沒臉去見劉裕。四人商量之後,決定效仿西漢霍光故事,廢了劉義符,改立劉裕第三個兒子劉義隆立為皇帝,是為宋文帝。為了斬草除根,他們殺掉了劉義符,離劉裕託孤才過去了兩年。

千古一帝駕崩後,小皇帝反而外出遊玩,4個輔政大臣馬上逼宮!

劉義隆比較聰明,對四位輔政大臣言聽計從,時機成熟之後才慢慢奪權。謝晦、徐羨之和傅亮依次被殺害,最後的一個檀道濟也被滅門。和曹叡與孫權的託孤比起來,一個失國、一個誅大臣,劉裕的這次託孤讓小皇帝和四個託孤大臣都死了。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失敗的一次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