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事件,八年戰亂將大唐帝國從鼎盛迅速拖向了深淵。此後唐朝國祚雖然還是延續了一百多年,但卻再也沒能重現昔日的輝煌。然而在“安史之亂”爆發初期,形勢原本沒有這麼惡劣,唐朝無論在兵力還是在財力方面都遠勝過安祿山的叛軍。可是,一場被稱為“靈寶之戰”的關鍵戰役失敗讓唐軍主力損失殆盡,“安史之亂”這才演變成真正危及大唐帝國生死的浩劫。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誰該為“靈寶之戰”的失利負責。

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756年五月,唐朝軍隊和安祿山的叛軍在潼關一帶已對峙了近半年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叛軍形勢越來越不利,唐朝從隴右、河西、朔方等藩鎮撤下來的精銳部隊相繼趕至潼關,加上潼關原有守軍及新招募的軍隊,總兵力達到了20萬,遠遠超出了叛軍人數。另一方面,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率領10萬大軍在安祿山的河北老巢也不斷取得勝利,叛軍隨時面臨著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因此,只要形勢不發生變化,安祿山覆滅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可就在安祿山瀕臨絕望之際,意外卻發生了。在宰相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下令讓唐軍主帥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出關與叛軍決戰。哥舒翰向皇帝解釋說眼下的情況只要堅守潼關,叛軍很快就會自行瓦解。然而唐玄宗不理會哥舒翰的解釋,並下達了最終旨意。君命難違,哥舒翰只能選擇服從。

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帶著20萬大軍走出潼關向東挺進。六月初七,哥舒翰的軍隊在靈寶西原的黃河河岸與群山之間狹隘地帶遭遇到叛軍伏擊。由於事先沒做好準備,以及在遭遇伏擊後現場指揮混亂等原因,唐軍很快就亂做一團,相互踩踏,死傷無數。最終20萬大軍僅剩8千人逃回潼關。“靈寶之戰”以唐軍慘敗告終。

唐朝原本明明能躺贏,卻偏偏要選擇出去“硬剛”,結果被對方“逆風反殺”。那麼問題來了,唐玄宗、楊國忠、哥舒翰這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導致唐軍慘敗的那個傻瓜呢?

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許多人認為,唐玄宗必須是第一責任人,正是他的強硬命令迫使哥舒翰出關迎敵,結果才中了叛軍埋伏。如果當初聽從哥舒翰的建議,按兵不動,那麼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站在事後的角度來看,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因果關係完全成立。但如果站在事件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當時哥舒翰手握重兵,鎮守長安的咽喉要地。如果說唐玄宗心裡毫無顧忌,那顯然是說不通的。事實上,自從安祿山造反後,唐玄宗對將領的信心幾乎坍塌,只要他認為哪個將領值得懷疑,往往就立即下令將其處決,完全不給對方任何餘地。在哥舒翰之前負責駐守潼關的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就是這樣莫名其妙被冤殺的。

因此,當唐玄宗得到叛軍實力已嚴重削弱的訊息後,命令哥舒翰率軍出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操作。20萬大軍不去打叛軍,難道還讓哥舒翰長期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統治嗎?況且唐軍人數遠高於叛軍,哥舒翰又是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從各方面條件來看,主動出擊都沒什麼問題。只是唐玄宗萬萬想不到,20萬大軍會在頃刻間全軍覆沒,連重新佈置防線的時間都沒有。

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除了唐玄宗外,楊國忠也是公認的“坑貨”,許多人認為就是他給唐玄宗出餿主意,影響了玄宗的判斷,結果使得20萬大軍踏上了不歸路。然而要是站在楊國忠的角度來看,他出“餿主意”也有他的道理。

楊國忠是中央集權的積極倡導者,他一直主張加強中央權力控制邊境將領,因此與多位藩鎮節度使都有矛盾,其中又以和安祿山的矛盾最激烈。安祿山范陽起兵,打出的藉口就是奉密詔討伐“國賊”楊國忠。當唐軍在潼關與叛軍長期對峙時,軍中有不少人認為楊國忠是造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因此不斷呼籲要求誅殺楊國忠,以平天下民憤。為了防止意外,楊國忠在潼關後面又部署了軍隊,美其名曰是作為潼關失守後的第二道防線,實際上卻是防止哥舒翰採取兵諫,對自己不利。可是哥舒翰卻以強硬姿態斬殺了統領軍隊的楊國忠親信杜乾運,並將軍隊納入自己麾下。這又進一步加深了將相之間的矛盾,無論是在朝廷的楊國忠,還是在前線的哥舒翰,心裡都是忐忑不安,生怕對方突然出招置自己於死地。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楊國忠才積極向唐玄宗建議,讓哥舒翰儘早出兵攻打叛軍。只要把哥舒翰這尊“瘟神”送走,無論是朝廷還是他自己,都暫時不會有什麼危險,至於以後的事情還可以從長計議。然而楊國忠也和唐玄宗一樣,萬萬想不到20萬大軍會這麼輕易就全軍覆沒。之後他只能跟隨唐玄宗逃往四川,結果在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被憤怒的唐軍將士砍死了。

安史之亂關鍵一戰唐軍慘敗,三位主要當事人,誰才是那個傻瓜!

在造成“靈寶之戰”慘敗的三個主要當事人中,哥舒翰往往被認為是最委屈的。因為他是在唐玄宗的強令之下被迫出兵,結果才造成了全軍覆沒的慘劇。然而哥舒翰真的對此事沒有責任嗎?其實不然。

當時哥舒翰擁兵20萬,其中有半數以上都是隴右、河西、朔方等藩鎮彙集的精銳邊防軍。而叛軍在經過連番征戰以及分兵他路後,人數已不足10萬。因此從實力對比上來看,哥舒翰的軍隊明顯佔優勢,唐玄宗堅持要他出兵決戰,並非沒有道理。

然而正是在這樣明顯佔優勢的情況下,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哥舒翰卻犯下了個很低階的錯誤。他沒能發現戰場地形的利弊,導致唐軍主力在狹長的通道中陷入敵人伏擊圈。在發現被埋伏後,哥舒翰又沒能及時調整軍隊部署,以至於場面完全失控。對軍事有所瞭解的讀者應該會知道,20萬大軍已經完全足夠對一個強國發動滅國戰了,要在一天之內把20萬大軍全部斷送掉也算是一件挺有難度的事情,可是哥舒翰卻做到了。退一萬步講,如果“靈寶之戰”不是全軍覆沒,而是逐步被消耗掉,那麼唐朝方面也完全有時間和實力做出後續部署。然而“靈寶之戰”卻敗得那麼快又那麼慘,以至於讓大家還沒反應過來,叛軍已經直逼長安了。

因此,要說哥舒翰在此事中很無辜,那就相當於說潘金蓮是貞潔烈女,完全瞎扯。“靈寶之戰”如果要按責任劃分,哥舒翰才是第一責任人,也就是那個最傻的傻瓜。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