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嶽鍾琪,到底有多大權力?以至於那麼多人忽悠他反清復明

嶽鍾琪是清朝期間,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時期的名將,雖是漢人卻頗受重用,曾任寧遠大將軍,統領甘肅、陝西、四川三省軍務,手下兵多將廣,最多時統領16萬大軍。

除了帶兵打仗外,嶽鍾琪還當過川陝總督、兵部尚書、四川提督等封疆大吏,手中的權力不可謂不大。

但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可不,居然有人對他搞起了策反,忽悠他利用手中的兵權去推翻雍正皇帝!之所以選擇嶽鍾琪,一來是他實打實握有實權,二來則主要是因為他的身世不一般,乃是岳飛的二十一世孫。

岳飛以抗金出名,而滿清和金國一樣,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原來努爾哈赤建國的稱號是大金汗國,史稱“後金”,可以算是和金國一脈相承。

於是意圖反清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作為岳飛的後裔,嶽鍾琪也應該像岳飛抗金那樣抗擊滿清,否則就是不肖兒孫。如果嶽鍾琪一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沒關係,有人會喚醒他應該從祖宗那裡“繼承來的家國意識”。

雍正五年,有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男子在成都街頭赤足狂奔,口中高聲叫道“嶽鍾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了!”當地官府大驚,趕緊把他抓起來審問,一審才知道,這人是個瘋子,智商在正常水平以下。

瘋子怎麼會說那種話呢?顯然是別人教的。但官府用盡酷刑也審問不出來是誰教的他,只好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將其斬首示眾。

這件事並沒有牽連到嶽鍾琪,因為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嶽鍾琪如果真要造反,怎麼可能讓人嚷得滿大街都知道。

但嶽鍾琪還是十分慌張,趕緊上奏自辯。雍正這個時候還是很信任嶽鍾琪的,在他的奏摺上批了很多回復,表示自己不信謠言,讓他好生當差,不要被這些事情影響。

其中有這樣的語句:“數年以來,讒鍾琪者不止謗書一篋,甚且謂鍾琪為岳飛裔,欲報宋、金之仇”,這就說明類似的事情不是一起兩起,而是很多。雍正也知道人們攛掇嶽鍾琪反清是因為什麼,但他還是敢用嶽鍾琪,並不因他是岳飛之後而心存猜疑。

雍正六年,有反清志向的湖南秀才曾靜,派門人張熙給嶽鍾琪送了封信,信裡列舉雍正諸多罪狀,大罵一通,力勸嶽鍾琪繼承先祖遺風,驅逐金人的後裔滿清,為宋、明二朝報仇雪恨,然後復漢人衣冠風華,如此才不負岳家門風。

然而曾靜沒料到的是,嶽鍾琪雖是岳飛後人,此時卻已成了滿清的忠臣,對滿清忠心耿耿,雖然在朝中受到滿臣的排擠,卻絕無反意。

看完這封“大義凜然”的信,嶽鍾琪暗暗心驚,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盯著自己。於是假裝同意,騙出了曾靜、張熙的口供,將他二人抓捕並獻給雍正,拿著這兩個投名狀以示自己沒有謀反之心。

雍正當即命令相關部門進行審訊,曾靜倒是很乾脆,沒用刑就招供了,說信的確是他寫的,人也是他派去的,要殺要剮隨便吧。張熙也是一樣的意思。

他們當然不會有好下場,但重點是這次雍正還信嶽鍾琪嗎?表面上是信的,內心已經產生了懷疑。

為啥?因為事兒鬧大了。

雍正繼位後,就把奪嫡時期的政敵“八爺黨”一夥打散了,其黨羽大多發配廣西。這些人路過湖南時,沿途傳播雍正陰謀奪位之事,說本來定的是十四阿哥,卻被四阿哥改了,極力抹黑雍正的形象。

曾靜會給嶽鍾琪寫信,正是受了他們的影響,認為清朝氣數已盡,才會出現矯旨登基這種事。

在雍正眼裡,曾靜是個掀不起什麼風浪的小人物,不足為患,但他擔心“八爺黨”黨羽藉機和嶽鍾琪搭上線,看嶽鍾琪的眼神不太對了。

何況,曾靜背後還有一個人,誰?明朝思想家呂留良。

儘管這時呂留良已去世,可他留下的文稿裡涉及華夷思想、反清復明等內容。曾靜曾特意拜讀過他的書稿,對其十分尊崇,並與呂留良的兩個弟子交好。

雍正查到這一步,發現呂留良才是真正的大問題,他的文字一旦傳揚開去,勢必再造出幾個“曾靜”,不利於清朝的統治。遂興起文字獄,把呂留良挖出來梟屍示眾,呂家16歲以上的男丁斬立決,餘者發配寧古塔,呂留良的學生們也受到牽連,或斬首或流放。

經過了這些事,雍正幾乎對所有漢臣都有了疑心,嶽鍾琪更是首當其衝。只不過,當時雍正還要借重嶽鍾琪的軍事才能平定噶爾丹,因而沒作出什麼處罰。

但幾年後,等到西北局勢稍有緩和,雍正還是藉故嚴厲地斥責嶽鍾琪,並將其下獄。兵部知道嶽鍾琪失寵,給他定了斬立決。

幸好雍正回憶起他的軍功,又覺得有點過了,改為斬監侯,並罰銀70萬兩。斬監侯就跟我們現在的死刑緩期執行差不多,緩期就是網開一面,給嶽鍾琪上下打點的空間,因而也就躲過了腦殼上這要命的一刀。

然而這並不是嶽鍾琪的結局,乾隆時期大小金川叛亂,清廷久久不能平亂,乾隆又召62歲的嶽鍾琪出馬。也算是廉頗、黃忠那樣的發揮餘熱,嶽鍾琪繼續為清廷賣命,直到68歲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