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元朝雜劇《對玉梳》中有一句:“送的他離鄉背井,進退無門。”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故鄉一直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即便青年時無奈之下背井離鄉,也會想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倘若一輩子碌碌無為呢,到了晚年依舊想要落葉歸根。可以說,中國人的思鄉情結是貫徹一生的。便如杜甫《大麥行》所言:“安得如鳥有羽翅,託身白雲還故鄉。”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然而因為各種原因,人們總會離開故鄉,甚至終其一生也難返故土,而這大多都是無奈之舉。然而在十六七世紀,卻有這樣一批傳教士,他們歷經千辛萬苦,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寧願終生不回故鄉。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眾所周知,基督教是羅馬的國教,在歐洲擁有眾多信徒。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等人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宗教改革,基督教內部開始分化。歐洲北部的大部分人開始反對羅馬天主教,羅馬教皇對歐洲北部的精神統治逐步削弱,權力也日漸式微。

宗教鬥爭如同政治鬥爭一樣,從不停息。宗教改革之後,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竭力想要挽回頹勢,想從其他途徑擴大自己的宗教勢力範圍。這時,他們注意到了未經開墾的東方世界,因此決定離開家鄉到東方傳教,以吸引更多的教徒來彌補在歐洲的損失。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在這期間,天主教最大的男修會——耶穌會,於1534年在巴黎創立。耶穌會的創立得到了教皇保羅三世的批准,由羅耀拉擔任會長。羅耀拉是西班牙貴族,曾創辦了羅馬學院和德國學院,有著豐富的宗教活動經歷,對宗教教義有著頗為獨到的見解。

羅耀拉不贊同羅馬教會的一些陳規陋習,例如苦修齋戒等行為。他更主張教徒們加入到社會中去,從事關於經濟和政治各個領域的事務,例如教育、醫院、商業等。另外,羅耀拉一生信奉“為基督征服世界”,於是他也十分贊成海外傳教。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因此,從創立耶穌會到羅耀拉去世,耶穌會的會士已經遍佈全世界,當然也包括中國。當時到中國的傳教士不計其數,例如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等。這些傳教士到達中國以後,積極參與到了當地的政治、商業、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活動中,某種意義上,也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十六世紀中期,沙勿略作為第一批到達東方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在傳教過程中,講究入鄉隨俗,學習當地語言,再傳播西方科學思想。其傳教思路對後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種種條件限制,沙勿略終其一生也未到達中國,但是他卻為後來的傳教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明朝中期,利瑪竇能夠在中國傳教成功,正是得益於沙勿略的傳教經驗。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利瑪竇來到中國後,首先為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學習漢語,穿中國服飾,用中文版本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和教育,並遵從中國禮節改動了天主教葬禮。利瑪竇這種努力入鄉隨俗的行為,讓他的傳教行為非常順利。在這之後相繼而來的傳教士湯若望、南懷仁等人,也是因為科普西方文化以及科技,得到了中國朝廷的重視。

其中,南懷仁由於天文和武器方面的知識,成為了康熙的科學啟蒙老師,還負責了當時天文臺的研究工作,被康熙封為工部侍郎,官至正二品。在南懷仁死後,他的墓地就安葬在利瑪竇墓旁邊。康熙還親自撰寫祭文:“爾南懷仁,秉心質樸,四野淹通。來華既協靈臺之掌,復儲武庫之需……可謂蒞來惟精,奉職費懈者矣。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易名勤敏。”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想必有人會疑惑,這些來華的傳教士,為何死後不回國,反而願意葬在中國呢?專家表示:不是他們不願,是他們不敢。當時來華的傳教士們,為了入鄉隨俗,讓當地人更大程度地接受本教教義,允許了教徒按照中國的習俗拜天祭祖。然而在羅馬教廷得知以後,卻大為光火。羅馬教廷認為在中國的傳教士十分失職,竟然允許教徒從事別的祭祀活動,並強烈要求這些傳教士回到西方進行辯論。

對於羅馬教廷的質疑,傳教士們寫信回覆,表明拜天祭祖等行為並非迷信,只是中國人的傳統禮儀。康熙皇帝也曾經看到過這些文書,對此表予支援。然而遠方的羅馬教廷卻不能認可,雙方由此產生了激烈的矛盾衝突。傳教士們這才意識到,如果他們真的回國,不但連自身的教籍會有問題,恐怕連性命都難保。

首批擁有中國“綠卡”的外國人,終生不敢回國,墳墓都在中國

恰好這個時候,康熙皇帝給這些傳教士許諾,他們可以終身留在中國傳教,不需要再回到羅馬。用現在的話來說,這些傳教士算是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西方人。

清朝晚期,大批傳教士來華,他們為傳播西方文化,做了一系列措施,如創辦教會醫院、教會學堂、孤兒院等等。在某種意義上,有益於當時的中國民生。然而,由於清朝晚期政府對於洋人的敬畏,導致傳教士擁有很多特權,有些無賴便加入教會,藉此保護傘為非作歹。因此,後人對於傳教士來華這段歷史,至今褒貶不一。

參考資料:

《大麥行》

《對玉梳》

《清聖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