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三句詞是明代文學家楊慎在《二十一史》中“說秦漢”的開場,說的便是“朝代更迭,萬物芻狗,物非人換”。我是先讀的三國才知道這句話,想不到有一天,會把這句話用在龍虎山身上。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龍虎山,位於江西鷹潭,因一千八餘年前,正一派掌教張道陵在此煉丹,丹成有龍虎異象升空而得名。至此,這座在當時可以說是名不見經傳的大山,因龍虎異象,以及一位道法高強的道士而走進人們的視野。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龍虎山的命運就開始跟第一代“張天師”、以及中國道教接下來千餘年的滄桑鉅變,產生緊密的關聯。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隨著煉丹的成功,張道陵也順利得道,於是便大展拳腳。自稱“承太上老君法旨”,開山創教,立“陽平治都功印”和““三五斬邪雌雄劍”為鎮教法器!收下弟子無數,俗稱“張天師”, 被世人稱為天師教。因 “掌教之位,非我親子孫不傳”這一教規,歷代掌教都被稱為一句“張天師”。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傳承至第四代掌教張盛始時,或是出於對開山祖師的尊重,抑或是為了更好的修行,舉教遷移至龍虎山。以至於那個時候去龍虎山,大家都想著你是得道高人,在外歷練回來。站在後來人的角度,可以說一句,這是龍虎山和張天師一脈繫結的歷史性時刻。不過這個時候的龍虎山,還算不得道教聖山。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直到近千年後,張天師一脈傳至第三十八代掌教張與才,世間的玉璽流轉至忽必烈手上,龍虎山的道教才真正實現了青雲直上。忽必烈公開承認掌教張與才“張天師”的身份,並賜名正一教主,主管三山符篆。這樣一來,其他流派的教宗都必須以張天師一脈為尊,但凡想要成為一名有社會地位的道士,就必須來龍虎山的天師府學習。這是張天師一脈的“人生巔峰”,人盡皆知。但同時,它其實也是“滾滾長江”給張天師一脈埋下的伏筆。

此去經年,就到乾隆帝時期,此時位於龍虎山上的正一派道教已經傳承了一千五百餘年,如日中天。在他的眼中,位於江西龍虎山的張天師一脈權勢實在過大,對王朝的威脅也不小。於是便削減了正一派道教的統帥範圍,以及傳教範圍。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當然,也有乾隆帝喜歡佛教多一些的說法,但筆者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主要原因,不然何至於道光年間,連正一真人的名號都給取消呢?這就說明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正一派道教千餘年不斷的傳承,實在是太可怕了。在極為講究根正苗紅,講究正統的中原地區,光是靠乾隆一代的削弱,根本無法真正撼動龍虎山正一派道教的崇高地位。

到這為止,正一派道教可以說是,失去了來自於朝廷的支援,但也絕對算不上傳承斷裂。但無奈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個敗北的掌權者出現了,他盯上了張天師一脈的純正道統,以及自忽必烈時期就開始積蓄的強大民間號召力。於是第六十三代張天師張恩溥被迫離開龍虎山,倉促間連“陽平治都功印”和““三五斬邪雌雄劍”兩樣鎮教之寶都沒能帶上,這又為後來的遺失埋下伏筆。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倉促離開龍虎山的張恩溥,除了沒有帶上掌教印信之外,似乎還遺失了張天師的“傳承”氣運。長子夭折,白髮人送黑髮人,次子無意,無奈的張恩溥只好一力抗下,將掌教之位傳給姓“魯”的外孫。這位姓魯的天師,在接過掌教之位前,就已經姓氏改為張姓。

然而,這似乎依然無法改變任何東西。許多人都在說,如今的龍虎山正一派道教道統,已經不是一千八年前,第一代張天師張道陵所創下的道教道統。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也已經不再是那方求仙問道的聖地。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對於這種質問,接過掌教之位的張金濤(或魯金濤)大師,也並不反駁。他說:“我從來不敢認為自己是張天師,我只是一個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管事住持。”有人把張天師一脈的六十三代,與《易經》中六十三卦既濟卦聯絡起來,說是盛極必衰,我就想起那句“浪花淘盡英雄”,但沒有是非成敗,也沒有轉頭空。

因為,沒有印信無法受封的張天師,難道就不是張天師了嗎?張天師不姓張,或者說正一派道統的掌教不姓張,正一派傳承一千八百年的道統難道就不是正一派道教最正宗的道統了嗎?張天師這個稱號不再被人人推崇,承載正一派道教千年興衰的龍虎山,難道就不是道教聖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