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有沒有必要逃跑!

咸豐十年(1860年),繼20年前的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又一次為開啟大清貿易市場,派軍艦遊弋天津海口,虎伺北京。

英法聯軍登陸之後,與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馬隊在八里橋展開激戰。清軍在此戰中慘敗,意味著失去了拱衛京師的最後一道防線。

僧王潰敗後,咸豐皇帝開始積極部署離京逃難計劃,最終北狩熱河,成為了清朝第一個逃跑的皇帝。

咸豐逃跑後,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逼迫清廷與之議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而咸豐也在熱河患上重病,一命嗚呼,落得悲慘下場。

當結局塵埃落定,我們回過頭來看:咸豐當時這麼著急逃跑,到底有沒有必要?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有沒有必要逃跑!

說起敵軍攻入京城,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明末的崇禎皇帝。當李自成大軍壓境時,崇禎皇帝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以身殉國,還留下遺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而清朝時英法聯軍進犯北京,當時在京大多數廷臣,都是不主張咸豐逃跑的。甚至後來成為慈禧太后的懿貴妃,當時都極力勸咸豐留在北京。

當然,大家勸咸豐留在北京,並不是希望他和崇禎一樣,去自殺殉國,而是因為天子坐鎮京師,利大於弊。

在晚清官吏吳可讀所著《罔極篇》中,記載了懿貴妃勸阻咸豐的理由:

“皇上在京,可以震懾一切;聖駕若行,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踐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後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以慈禧當時的水平,能否說出這番話,我們暫時持保留態度。不過以此勸阻咸豐的理由,卻是足夠充分的。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有沒有必要逃跑!

這次打入京城的軍隊,和以往不同。他們並不是為了消滅清朝,改朝換代,而是純粹為了經濟利益而來的。

既然為利而來,那就有談判的空間,咸豐作為國家元首留在京城,總比由恭親王出面顯得更有誠意,也能在談判桌上爭取回些許主動。

總的來說,就是咸豐根本沒有逃跑的必要。

然而,由於咸豐內心畏懼洋人,自己又不想當一個籤城下之盟的君主,結果還是選擇了逃避。

而咸豐突然逃跑,不僅失去了挽回主動的機會,而且讓京中百官萬民張皇失措,以致區區數千人的英法聯軍得以在北京橫行無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在北京大肆劫掠,在一定程度上,便是有仗著主人不在家的心態在裡面。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大臣們的另外一個擔憂,便是皇帝離京,容易讓有心人鑽空子,伺機篡位。這個可能篡位的人是誰呢?那就是咸豐的親弟弟,道光的第六子恭親王奕訢了。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有沒有必要逃跑!

眾所周知,當年咸豐和奕訢的奪嫡之爭中,咸豐最終以微弱優勢勝出,但在道光皇帝心裡,始終是非常重視奕訢的,所以在臨死前,特封其為恭親王。

如今咸豐出逃,能留在京中與洋人談判的,只有恭親王可以勝任,這讓很多忠於咸豐的大臣表示了憂慮,紛紛上疏或明或暗地指出這一問題。

如侍郎潘祖蔭奏摺中說:“向來巡幸必派留京,……事起倉促,委託無人。留鑰之司,設有居心遽思乘此時機,暗幹天位。萬一鑾輿既出,竟有修箋勸進之人,彼謂幸則為唐肅宗、明景泰,否則亦不失為張邦昌、劉豫耳。”

雖然後來恭親王盡心和談,並未做出謀反舉動,但兄弟分隔兩地,使咸豐和恭親王之間產生了很大隔閡。

這也導致咸豐在熱河病重後,始終不信任恭親王,在安排顧命大臣時,把眾望所歸的恭親王排除在外,以致後來禍生蕭牆,兩宮太后與恭親王聯合發動政變,為晚清時期慈禧垂簾聽政,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