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在電影和電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一些熱血沸騰的衝鋒場景,機關槍瘋狂地噴塗火舌,步兵在前方吶喊衝鋒。這樣充滿荷爾蒙氣息的畫面,其實都是“假的”。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按照常識來看,影視劇中的戰鬥方式,機槍的一梭子子彈下去,倒地的都是戰友。那麼真正的戰爭中,機槍是如何掩護步兵,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並確保不會傷到自己人呢?

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第一:首先要明確機槍在戰鬥中的作用,在衝鋒號角吹響的時候,步兵前推戰線,機槍的主要職責就是火力壓制,為步兵提供“掩護”減少士兵傷亡。所以在進攻號角吹響之前,機槍手會被安置在隊伍的後方,而不是電影中的前沿陣地。透過高打低的地形,讓子彈從步兵的上方透過戰場。眾所周知子彈也遵循“萬有引力定律”,所以士兵在抵達敵方陣地之前,就處於一個弧形的安全區域,這就是超越射擊。

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第二:機槍密集的火力壓制,才能創造最安全的進攻環境,所以不一定要依賴地形。遇到平原地區,一樣需要機槍進行壓制。這時候就採取“分組作戰”的方式,各個作戰單位會提前預留“彈道”,進攻部隊之間留下一條無人通道。機槍隊則以一定的角度進行側面射擊,大部分射擊都是側射的間隙射擊。這時候機槍都會位於步兵的兩側,較量保證自方步兵處於“安全形”。這種作戰方式,最害怕的就是陣型被衝散,一般發生在被偷襲的一方。這就是為什麼要搶佔先機,奪取高地的原因。

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第三:如何保證不會出現失誤?首先在開戰之前就會進行地形考察,機槍的仰角、安全形、方向射界等都提前制定好了。在實戰中,指揮官會進行戰場調控,而更多的時候士兵都會以固定的“參考物”,例如石頭、建造等牢牢鎖定自己的射擊範圍。不同於影視劇中,一個激動抱著機槍就衝鋒,在實戰中機槍手在沒有指揮官的命令之前,必須一動不動的保持射擊。

戰場上步兵衝鋒,身後機槍手“掃射”,為什麼打不到自己人?

戰場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說是在刀尖上起舞一點不為過。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就要付出數十條上百條生命的代價。在資訊時代來臨之前,大部分戰場指揮都是依靠經驗和目測,所以二戰的時候傷亡格外巨大。例如用手臂測算射擊仰角和射界,精確度只是一個“大概”。最後致敬每一位戰士,在炮火之下為我們點亮和平的燭火。

(文/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