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寫給外甥的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韋應物出生在唐朝最繁華的時代,也出生在那個朝代最繁華的城市——長安!

用現在的話說,他就是以前的富二代。

《舊唐書》中曾記載道:“議者雲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其孝友詞學,承慶、嗣立力量;明於音律,則萬里為最;達於禮儀,則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述為最”。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哥。

公元752年,他在15歲的時候就被唐玄宗召進宮做了貼身侍衛,你們別以為是像戰士一樣的侍衛,他其實就是進去陪皇帝玩,給他們逗樂的玩伴。

韋應物寫給外甥的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但他又在這個最繁華的時代裡經歷了歷史的鉅變,公元756年,安祿山叛亂,殺進了長安,逼得李隆基倉皇出逃,楊貴妃香消玉殞馬嵬坡。

也許就是這一刻,他驚醒了,原來世事的變化讓人應接不暇,所有的富貴也好,繁華也罷,不過都是過眼雲煙。

從那一刻起,他決定要改變自己,要好好讀書!

我曾經看到有人這麼寫他,說韋應物在這樣的時代選擇了田園牧歌,卻把兵荒馬亂留給了杜甫。

這首《簡盧陟》是韋應物後期的作品,從這首詩裡就可以看到他的悲傷,也看到灑脫!

《簡盧陟》

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韋應物寫給外甥的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每一個經歷過國家動盪變遷的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種歷經滄桑的無奈和對過往繁華的懷念。

韋應物出生在唐朝最繁華的玄宗時代,也曾經做過一段時間不問世事瀟灑快活的紈絝子弟。

誰也不曾想,這樣一個繁榮的盛世,原來已經慢慢腐朽,百孔千瘡,終於在安史之亂開始後緩緩倒下。

從那天開始,唐朝的盛世結束,戰亂、饑荒、災難開始頻頻降臨。

這一切發生在韋應物23歲那年。

那一刻,也許是國恨家仇,也許是幡然醒悟,他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收斂起以往的桀驁不馴痛改前非,開始好好讀書,好好做人。

幾年間他從一個只圖富貴享樂的紈絝子弟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優雅謙卑的儒士。

韋應物寫給外甥的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從那以後,長安城裡少了個放蕩不羈的公子哥,多了個安下心來想要為國效力的讀書人。

這是他在安史之亂結束的三年後寫給外甥盧陟的一首詩,或者說他也是寫給自己吧。

那時的社會依然動盪,百姓始終沒有過上太平的生活。

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神經被緊繃起來的人們也許都差點忘記了生活原本該有的快樂。

我明白你就像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所以難尋知音。

你現在又不安、又悲傷、又潦倒的從結束的戰役中回來找不到未來的方向,也看不到自己的前程這些委屈和苦楚我都能理解。

確實,僅僅只是在這淮海之濱虛度時光,眼見難有作為,怎能不心中苦悶呢?

我知道你現在隱居在這山澗裡,試圖聽聽雨,逗逗鳥就這樣無聊的過完這個春天剩下的日子。

韋應物寫給外甥的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那你還不如來找我,我這有一瓢酒,我們一起把酒言歡,應該能揭開你心中的鬱結,也能讓我暫時不被這亂世的種種打擾。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沒有人會知道明天會怎樣,也沒有人能躲得開世間的煩惱,不如活在當下,接受一切的不美好。

你有故事我有酒,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這一瓢酒,它不僅僅是酒,是珍惜、是不捨、是懷念、是安慰、是深情、是哀愁、是痛楚,更是一些無法對別人訴說的酸甜苦辣。

那麼就讓我們再飲一瓢酒,敬明天,敬過往!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