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有科學依據嗎?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有科學依據嗎?

圖/視覺中國

□蝌蚪君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一句流傳頗廣的預測天氣的民間諺語。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中,中國產生了許多類似的諺語,口口相傳。這句諺語的預測性具有很大的局地性,但也有一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那麼,它的科學依據在哪裡呢?

霞的形成

霞是十分常見的自然界現象,分為朝霞和晚霞,顧名思義,就是日出、日落時出現的霞。霞的形成原理,簡單來說,就是空氣對陽光的散射作用。

太陽發出的輻射沒有被雲層遮蔽,直射時稱作陽光。陽光主要由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組成,佔比分別是5%、43%、52%。可見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根據電磁波波長的大小排列,可見光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波長由大到小。陽光穿過大氣層進入人的視線,就會被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散射。這種散射又被稱為分子散射。可見光中的藍紫光比起紅橙光更容易被散射。

從進入大氣層直到到達地面的過程中,可見光中的藍紫光幾乎都被散射至天空中,留下了頻率較低的紅橙光。當空中的塵埃、水汽等雜質越多,紅、橙、黃光散射作用越強,色彩越鮮豔,如果有云層夾雜其中,也會染上鮮豔的色彩——這就是令人炫目的彩霞了。

藍紫光被散射到天空中,由於人眼對於藍色更加敏感,到達人眼時,紫色被藍色遮蓋,天空在人眼中便呈現為藍色。

晚霞比朝霞更豔麗?

我們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在朝霞、晚霞出現時,一般不會出現大片的藍色天空呢?

這是因為晚霞、朝霞出現時,太陽幾乎在人視野的正前方,而此時陽光是斜射的,藍紫光在散射過程中會衰減或被空氣中的塵埃阻攔,於是我們看到的天空就很少呈現出大片的藍色。但在白天時,太陽是直射的,散射的距離相對更短,藍紫光衰減量較少,所以我們更容易看到藍色天空。

晚霞一般比朝霞色彩更鮮豔。這主要是因為當日落時,太陽斜射的距離會比早晨更長,太陽下沉到地平線時,光線到達人的視線路程更遠,於是我們就會看到更多散射的狀況,色彩自然就更鮮豔。

朝霞、晚霞可以預測天氣?

早晨天空出現朝霞,這意味著大氣中的水汽已經很多,空氣中已經有云的存在,天氣狀況因為雲的移動,可能會出現不穩定,即可能導致陰雨天氣。而且早上氣溫較低,隨著太陽的升高,熱作用力會進一步增強,水汽等對流運動會加強,也容易導致陰雨天氣。

而晚霞出現時,太陽即將遠離地平線,熱運動降低,對流運動會減弱,空氣層趨於穩定,原來形成的雲也會消散,所以當晚天氣狀況會比較好。同時,晚霞的燦爛也意味著西方天空沒有云,太陽才可以一直照射到東部的天空。那麼雲彩在由西向東移動過程中,基本不會影響到本地的天氣。

這句諺語有局地性

我國位於中低緯度,行星風帶與氣壓帶分別為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其中西風帶位於北方,東風帶位於南方,中部地區是副熱帶高壓帶。每年從春季開始,副熱帶高壓帶便會北上,在這之前,我國都是處於西風帶,天氣系統也始終保持由西向東移動的趨勢。

但是夏秋季節的時候,華南地區會受到來自海洋熱帶氣旋的影響,出現比較多的颱風天氣。天氣系統又會向西移動,受到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限制。當熱帶氣旋在洋麵形成,會吸收大量水汽,這直接導致颱風來臨前,華南臨海地區的天氣會異常晴朗和高溫。

所以,從這種情況來看,這句“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明顯不適用於夏秋季的華南地區。

但“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還是具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只不過,它主要和我國北方地區的天氣狀況相符,不適用於華南地區,其預測性便具有很大的局地性。

關於天氣的諺語還有許多,比如“布穀催春種”“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重陽無雨一冬晴”,等等,都十分有趣,且朗朗上口,便於傳播。大體來說,它們都是具有一定準確性的,但可能也都有各自的侷限性,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與發現。

(來源:蝌蚪五線譜)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有科學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