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 富民有望--九師一六四團特色產業發展紀實

產業興旺 富民有望--九師一六四團特色產業發展紀實

九師一六四團設施大棚種植的綠色有機冬棗口感爽脆甘甜,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採摘品嚐。圖為遊客在採摘冬棗(資料圖片)。

產業興旺 富民有望--九師一六四團特色產業發展紀實

九師一六四團畜牧業養殖基地一隅(資料圖片)。

天山網訊 (記者殷雪靜 通訊員張微 孫麗娜攝影報道)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可見,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要內容。

九師一六四團透過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支點,與城市市場相連線,帶動旅遊業發展;支援和鼓勵職工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產業興旺之路。

3月7日,記者走進九師一六四團六連職工李英的草莓大棚,一大片綠油油的秧苗裡點綴著一顆顆紅寶石般的草莓,春意盎然。遠道而來的幾十名遊客正在採摘草莓,有的忙著拍照,有的忙著品嚐,大棚內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每天的遊客絡繹不絕,週末來的更多。2棚草莓,透過摘養輪替的方式,實現每天都有產出,遊客多時,每天銷售額達3000元。”李英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耕時節催農人。眼下,室外的寒氣還未散去,一六四團的職工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在設施大棚裡培育了各種各樣的新鮮果蔬。

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一六四團以產業發展引領職工緻富,讓農業“特”起來、“強”起來,走上了一條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之路,職工思發展、謀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特色產業讓農業更有奔頭

走進一六四團特色大棚,蘑菇、草莓、樹莓、甜瓜等各種果蔬生機勃勃。

今昔對比,李英有太多的感慨。剛到該團時,因為不懂技術,她的生活一直過得很拮据。後來,在團場果蔬林業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李英種植了6棚辣椒和6棚西紅柿,並採用安補光燈、挖防寒溝、安暖風爐等防寒保溫技術,試種反季蔬菜獲得成功。當年,李英種植的辣椒每棚產量達3噸以上,西紅柿每棚產量達6噸,12座越冬大棚一季生產創利潤8。4萬元。

經驗多了,膽子也更大了。李英又承包3座大棚種植了10萬株觀賞花卉,為了增加收益,她合理佈局大棚空間,由原來一個標準大棚育苗1800盤,提高到育苗2100盤,比一般的大棚整整多出300盤。育苗結束後,李英還種起了秋延後蔬菜,半畝地的大棚實現年收入1。2萬元。

“現在我每年的收入都在增加,在邊境團場種植大棚蔬菜是完全可以獲得成功的。”李英自信地說。

為調整種植結構,挖掘大棚產業潛力,一六四團引進了新品種,試種、推廣大果榛子樹和寒富蘋果樹。

“大果榛子樹、寒富蘋果樹均屬一次栽種、多年受益的經濟型果樹,具有果大、豐產、出仁率高的特點。寒富蘋果再生能力和早果性強,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前景十分廣闊。眼下,大果榛子樹、寒富蘋果樹正成為大棚蔬菜種植戶的‘新寵’。”遼寧惠順果蔬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社長惠懷順說。

2018年,一六四團透過遼寧援疆專案從遼寧營口引進了700多株軟棗獼猴桃樹樹苗。“軟棗獼猴桃每公斤的市場價格在120元左右,特別適合在大棚溫室生長。引進到一六四團,共有6個品種,團場在試種、推廣上政策引導、種植上指導,深受職工歡迎。”遼寧惠順果蔬農民專業合作聯合社技術員蔡煜說。

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做大品牌,一六四團還加快推進“三品一標”建設,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認證管理工作,規範“三品一標”認證程式,團場特色農產品在各級各類農產品交易會、綠色食品博覽會上頻頻亮相,加大產品促銷力度,引導本地農產品“走出去”。

合作經營讓職工抱團致富

能人辦社,職工增收。2018年對於一六四團職工吳山嶺來說,是個好年景。這一年,合作社不僅教授他養殖技術,還讓他把牛寄養在合作社,年底拿分紅。

過去,吳山嶺生活比較困難,他的妻子常年身體不好,兩個孩子還在上學,他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連隊“兩委”班子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牽頭讓吳山嶺加入了養殖合作社。如今,他在養殖合作社的帶動下學習養牛技術,還到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近2萬元。吳山嶺高興地說,跟著合作社,他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團場扶持養殖業發展,讓我對擴大合作社規模充滿信心。”一六四團的“養牛達人”蔣篤傑介紹,團場在七連建立了萬頭肉牛養殖示範園區,透過這些年對市場的觀察和悉心研究,他抓住這一契機,成立了養殖合作社,籌集資金擴大合作社養殖規模,養的牛由最初的100多頭增加到現在的300多頭,蔣篤傑成了塔額地區遠近聞名的養殖能人。

響應連隊“先富帶後富”的倡議,蔣篤傑主動找到七連“兩委”成員,幫助有生產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透過寄養模式脫貧,即貧困戶買來牛仔交由合作社統一管理、育肥,養成成品後由合作社統一銷售,收入連本帶紅利全部返還貧困戶,過程中不收取任何勞務費。

這兩天,蔣篤傑過得忙碌而充實,幾乎每天一大早都會有困難職工來到他的合作社,商談簽訂幫扶協議的事情。目前,他已與5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

農旅融合讓綠水青山生金吐銀

“農業+文化+生態旅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以特色小鎮為載體,充分發揮旅遊產業在促進文化交流、推動城鎮建設、拉動消費需求、帶動職工就業、改善生態環境、兵地融合發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一六四團努力將旅遊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造福職工群眾的富民產業。

2019年年初,一六四團引進1300畝牡丹花“落戶”三連,形成該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該連將其打造成現代綜合農業觀光休閒示範園,透過發展“萬朵牡丹”經濟,帶動職工群眾增收致富。

一六四團黨委副書記、團長趙文兵介紹,牡丹花種植前景好,形成規模後,既是風景美如畫,又能產生經濟效益。開花時節,千朵萬朵百媚生,形成花的海洋,賞花、品香、攝影皆相宜。花過籽熟,可以榨取牡丹油,牡丹根可以製作丹皮,花瓣可以製成花瓣茶,是獨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設施大棚採摘園、牡丹花海、水庫觀光旅遊三大旅遊景點和線路,將在今年對遊客開放。”一六四團社會經濟發展局副主任科員竇建補充道。

目前,一六四團正在規劃建設北山風光·康養小鎮,立足塔城市周邊區位優勢、緊抓北山雙湖生態資源、圍繞農旅康養度假休閒,以生態生產為基礎,拓展農業新體驗,以“綠色生產、農旅生活、康養宜居、文化娛樂”為核心功能,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田園生活康養小鎮;規劃建設一六四團設施休閒農業體驗園,計劃佔地640畝,集農業生產、休閒、農事體驗、採摘等於一體,設有綜合服務區、四季溫室、啤酒花園、垂釣園、鄉村假日酒店、農家名宿等旅遊區。

讓團場“綠”起來、“美”起來,佔地70畝的一六四團生態公園也在規劃建設中,這裡將設立生態展示區、花溪景觀帶、四季花果林、健身步道、兒童遊樂等功能區塊,打造生態宜居的現代化休閒公園。

作者:殷雪靜 張微 孫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