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歷史上的于謙算是個神人,對明朝有續命之功,在一定程度上講,他也算是明英宗的救命恩人,可最後卻被明英宗誣陷有謀逆之心砍了腦袋,初看于謙之死只覺得他比趙四他爹死得還冤,可是細思之下,于謙之死恐怕是在所難免。

從明英宗帶著二十萬大軍踏上剿滅瓦剌的征程的時候起,大明王朝就註定要陷入一場漩渦,只不過眾人沒想到的是,這災難來得那麼快,那麼兇猛,直接將大明王朝推入滅亡的邊緣。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那幾乎是明朝全部的精銳,皇帝朱祁鎮還成了瓦剌的階下囚,明朝上下頓時想起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為了保住身家性命,朝臣們開始提議南遷,更有甚者直接變賣家產跑路了。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于謙一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朝堂上振臂一呼,建議南遷者殺無赦,大明上下當團結一心禦敵,一方面將京城中的老弱病殘都集結起來,奮力抵禦兵臨城下的境況;另一方面緊急從全國各地釋出進京勤王的號令。

在等待各地援兵的那些日子裡,于謙成為了京城人民乃至大明朝的主心骨,帶著城中百姓艱難的抵禦瓦剌的挑釁與侵擾。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當瓦剌試圖用朱祁鎮敲開明朝的都城大門,並進行無盡的巧取豪奪時,于謙等人在取得了孫太后的支援後,擁立受命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封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以示朱祁鈺乃是代行皇帝之職,百年之後皇位仍會交還給朱祁鎮一脈。

在朱祁鈺以及於謙等人冒著生命危險終於守住了明朝後,瓦剌出了陰招,將朱祁鎮放了回來,企圖讓明朝內訌,達到拖垮明朝的目的。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朱祁鎮歸朝之後,在如何處置朱祁鎮和皇權的問題,朝中就出現了爭論的聲音,朱祁鈺肯定想繼續坐皇位,不僅自己要坐,還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忠於英宗的老臣則持應還位與朱祁鎮的觀點;像于謙一眾則主張朱祁鈺繼續當皇帝,不過百年之後由朱祁鎮之子繼承皇位。

這個問題在朱祁鈺的獨生子朱見濟早逝之後,爭論得更加激烈,朱祁鈺堅信自己還能生下兒子,強勢得將朱祁鎮軟禁了起來。戲劇性的一幕是,在南宮囚禁了七年的朱祁鎮,在朱祁鈺病重的時候,沒動用一兵一卒,沒發生流血事件,在石亨、許彬、徐有貞乃至太監曹吉祥等人的幫助下,撞開了南宮大門,沒遭遇任何反抗的復辟了。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再次稱帝的朱祁鎮,對朱祁鈺一黨展開了瘋狂的打擊報復,廢黜朱祁鈺的皇帝稱號,貶為郕王,將其軟禁,沒過多久,朱祁鈺就不明不白的死了,朱祁鎮與此是難逃干係,隨後朱祁鎮下令將其以親王的禮儀下葬,還賜了惡諡“戾”。直到南明政權時期,朱祁鈺才有了廟號代宗,可是諡號一直比正常皇帝的少,也沒能葬入明朝皇陵,一個挽救了明朝的帝王始終沒能得到應有的身後尊榮。

弄死了朱祁鈺還不解恨,朱祁鎮還以謀逆的罪名殺了功臣于謙、範廣,幾乎將朱祁鈺時代的賢臣名將迫害殆盡。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于謙之死,表面上是明英宗聽信徐有貞等人的讒言,其實明英宗想要弄死於謙的心更加迫切,畢竟擁立郕王為帝,搶了自己的皇位,害得自己被囚禁七年,這筆賬首當其衝要記在於謙頭上。

再者,于謙救國的威望已經樹立,在朱祁鎮眼中,于謙是朱祁鈺的死黨,這讓明英宗感到了威脅,處置了朱祁鈺,不殺于謙,難保有一天他不會再生事端,臥榻至下豈容他人酣睡,所以斬草除根,必將景泰帝一黨全部誅殺,方能高枕無憂。

明英宗殺于謙的這種行為,從個人角度來看是人之常情,可是作為帝王,明英宗的行徑就有失風範,是德行有失,也因此備受詬病。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當年于謙推選朱祁鈺上位,真的只是想讓他代班,穩定朝局,說好了立朱祁鎮之子為太子,將來要將皇位還回去的。可是朱祁鈺頂著巨大風險上位之後,迷戀上了皇位的美好,不想再幹替班,不顧眾人反對,執意廢太子,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結果獨生子朱見濟當了兩年太子就掛了,他一直想再生個兒子,可到死也沒生出來。

朱祁鎮被放回來之後,朱祁鈺既不想歸還皇位,又迫於輿論和朝堂壓力沒有了廢太子的果敢,未能痛下殺手,而是將其囚禁在了南宮。

皇儲之位空懸,太上皇關在南宮,導致明朝朝堂之上關於皇位繼承的事情爭論不休,朝臣各懷鬼胎,奪嫡的暗流都在不停地湧動。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于謙主張由朱祁鈺繼續當皇帝,之後傳位給朱祁鎮之子朱見深,在朱祁鎮眼中,于謙是擁戴弟弟的人,是害自己遭受苦難的兇手;而在朱祁鈺眼中,于謙堅持將皇位還給朱祁鎮一脈,已經是與自己離心離德,朱家這兄弟倆最後誰贏了,于謙似乎都註定沒有好果子吃。

不過,于謙似乎應該早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也猜到了自己的結局,卻也無怨無悔地堅持著初心。從土木堡之變發生時,他不顧性命,不怕得罪同僚,穩定朝局死守京城;到英宗回朝,他支援更有能力的朱祁鈺執政,卻要依從組訓,立朱見深為太子,于謙表現出的是最光輝計程車大夫形象,也是明朝士大夫最缺乏的品格,忠君愛國,匡扶社稷,恪守綱常,哪怕要粉身碎骨。

于謙對明朝有匡扶社稷之功,威望甚高,明英宗為何執意要殺了他?

于謙是不怕死的,怕死的人不會帶著老弱病殘對抗瓦剌,怕死的人不會主張擁立新帝,他怕的是不能死得其所,心願達成,于謙是不懼赴死的。

于謙一生做了自己想做的、該做的、能做的,一切都留給後人去評說,這一生何其瀟灑,歷史是公平的,于謙的英名會與明朝一起載入史冊,得到後世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