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作者:祥清

標題:人到中年: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人從出生開始,沒有誰是單獨的個體,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就應該有不同的狀態,人到中年,隨著閱歷的增長,明白了遇事的三個道理: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遇事不反駁

作家蕭伯納中年才開始創作之路,他的戲劇一度飽受爭議。一次他的《武器與人》演出結束,向觀眾鞠躬謝幕時,忽然坐在前排的一名觀眾大聲喊道:這部劇真是太差勁了!

場面瞬間凝固,大家的目光都轉向這名觀眾。

這時蕭伯納並沒有氣憤和惱怒,他微笑著對這名觀眾說:我非常贊同您的意見,但是我們倆反對這麼多人,沒有用啊!

這時臺下立刻響起了掌聲,尷尬也由此化解。

如果這時他選擇反駁或者爭辯,場面可能就會落入無法收場的境地,而他的大度迎來了掌聲的同時,更贏得了觀眾的敬佩和喜愛。

當別人和我們的想法有別,甚至當面批評我們時,我們往往會下意識反駁,與對方爭得面紅耳赤,甚至下一秒就要用自己的理論強行把對方按倒在地。

這時,雖然對方有存在挑釁的因素,但作為成熟的中年人會選擇另一種方式,用幽默或者詼諧,來改變這一場面。

這不僅彰顯了自己的魅力,又可以證明,在這種情形下,成熟的人可以掌控局面。

你對他人尊重,他也會以最好的姿態回饋你,人到中年成熟的標誌:不紅臉,不互相指責。

人到中年: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遇事不逞強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可很多人卻自視過高,不懂得這個道理。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博士工作幾年後,跳槽到新的公司。一天中午,他到公司旁的池邊散步,正好看到有同事在池邊聊天,他不願與別人多談,只是簡單打了招呼便離開了。不一會兒,他看到有同事蹭蹭蹭地從水面上“飛”向對面,大驚失色。之後,他又看到有其他同事接二連三地“飛”到對面。

如此幾次後,他也動了想試一試的念頭,看自己能不能“飛”到對面,但他又不願意去問其他同事,怕大家笑話自己。其他人能過,自己肯定也可以,他便直接往水裡跨,只聽“咚”的一聲,栽進了水裡。

當同事把他救上來時,問他為什麼想不開,他只好羞赧地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同事們聽了先是一愣,之後哈哈大笑:這水裡有一排木樁子,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藏在水下面,我們都知道這木樁子的位置,所以能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

博士頓時啞口無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閱歷也在不斷拓寬,更應該知道不懂就問才能事半功倍。無論自身的條件多優越,如果遇事只知逞強好勝,而不是及時溝通,那麼最終可能會讓自己毀於狂妄。

能力不如別人不可怕,被人嘲笑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以為自己就能捍衛自己的驕傲,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幫助。這樣終是無法走向成功。

人到中年時,更要不懂就問,不要因自己某一方面優於他人,就以為樣樣趕超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虛心竹有低頭葉,即使是身邊的小事,也自有它的學問。保持內心的謙遜,不驕不躁,自然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人到中年: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遇事不盲從

法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實驗,拿一個花盆,把若干個毛毛蟲首尾相連,在花盆的邊緣圍成一圈,在其周圍撒上一些毛毛蟲愛吃的松針,來觀察毛毛蟲的活動軌跡。

這時,毛毛蟲開始一個接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圈地走,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五天後,毛毛蟲因精疲力竭,體力不支,全死了。

沒有一隻毛毛蟲打破常規,跳出隨波逐流的怪圈,去尋找散落在花盆周圍的松針。

它們總是盲目地跟著前一隻毛毛蟲的軌跡尋找食物,樂此不疲,最終沒有擺脫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命運。

稻盛和夫曾說過:很多人不是輸在了不夠努力上! 而是輸在了盲目努力傻傻堅持上! 所以你要抬頭看路而非低頭幹活!

我們有時也會犯這種錯誤,沒有主見,隨波逐流,執著地認為別人走過的路才是近路,卻沒考慮過是否有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去探索。

人到中年,我們應該更加了解自己,無論在追求著什麼,都應該懂得創新和探索才是通向成功的最佳途徑,只有不斷嘗試,凡事三思,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不要盲目追尋別人的方向,腳踏實地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

不再沿著別人走過的路墨守成規,而是獨出心裁闖蕩出一片新的天地。

人到中年:不反駁,不逞強,不盲從

結語

雨果說: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理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人到中年,讓自己適應社會,變得更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從生活的小事開始,從管理情緒、心態以及採用的方法去改善,一點一滴趨向成功,變得強大。

不隨便批駁別人,開啟狹隘的心胸;

不凡事自我逞強,學會謙虛的態度;

不輕易盲從世界,開始嶄新的生活。

作者簡介:祥清,一位全職寶媽,熱愛文字,喜歡閱讀,寫作可以使我們的內心柔軟堅定、溫和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