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了遼,為何卻放任西遼存在?

金滅了遼,為何卻放任西遼存在?

那麼,金國難道不害怕西遼的反撲嗎?他們為什麼對西遼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呢?

說到這裡,我們先從結果來看。當西遼崛起,建立了強大的帝國之後,他們是否與咱們預料的一樣,對金國進行反攻呢?

答案是有的:1134年3月,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刺為兵馬都元帥,敵刺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刺阿不為副元帥,茶赤刺部禿魯耶律燕山為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為都監,率領七萬騎兵東征金國。出征部隊舉行誓師大會,以青牛白馬祭天。但是東征部隊“行程萬里,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 。雖然無功而返,但是耶律大石派出騎兵反覆騷亂金國邊境。

然而這次北征的結果跟上次是一模一樣,完顏宗翰在沙漠裡轉了幾圈,根本連遼軍的影子都沒找著。並且沒找著也就罷了,由於女真人對契丹士兵的欺壓,一支數量有幾千人的契丹偽軍部隊還成建制的逃走了。

幾千人的叛逃,而且還都是騎兵,這基本上可以說,仗是沒辦法繼續打下去了。完顏宗翰只得就此撤軍。

那麼後來為什麼不再去攻打呢?原因有幾點:

一:進攻西遼得跨越大沙漠,路途遙遠、得不償失

據金朝史料記載:“可敦城自雲中由貓兒莊銀甕口北去,地約三千餘里,盡沙漠無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勝計,車牛十無一二得還”。西遼可敦城在今天的內蒙古境內,金朝的雲中縣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市,也就是說西遼的西部到金朝的東部最短距離都要三千餘里,也就是今天的一千五百公里。古代正常的行軍速度一天大約是30-50公里,也就是說從西遼最邊上的可敦城到金朝最邊上的雲中縣光正常行軍就得一個多月,這還是在茫茫沙漠中行軍。需要消耗的糧食、馬匹、水、物資等不計其數,而且沙漠中時常有沙塵暴,稍有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

金滅了遼,為何卻放任西遼存在?

二:補給困難

西遼在東征的時候,其中提到“牛馬多死”。為什麼牛馬多死呢?主要還是因為路途之中,缺乏食物和藥物的補給,再加上氣候條件惡劣,因此牛馬生存極為困難。這裡只說到牛馬,並沒有說將士的情況。不過,既然牛馬的生存都極為困難,將士的生存不用說就很明白了。

西遼東征這麼困難,金國西征的困難肯定是一樣的。

有人可能又會問,後來蒙古西征西遼及花剌子模,為什麼沒有遇到補給困難的問題呢?

《蒙古黃金史》上對此有記載,當年蒙古人西征的時候,提前一年派出一支小分隊,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燒火燒荒,燒出一條寬約一里的通道。這個通道是做什麼用的呢?是走的路嗎?不是的。蒙古人的目的,是讓這些通道上長草。等到第二年大軍前往的時候,牛馬沿途都有草了。牛馬有草可食用,軍隊也就有補給了。

只能說,西遼當時還沒有想到這樣的辦法。或者說,他們的準備還不夠充分。

而金國畏懼沿途補給的問題,他們自然就沒有西征。

金滅了遼,為何卻放任西遼存在?

三:內憂和外患並舉

金朝為了加強自身的統治地位,一方面積極漢化,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向中原王朝靠攏,並以中原正統王朝自居。一方面卻採取很多打壓措施來壓迫漢人,造成民族之間的矛盾十分激烈,而這是威脅到統治根基的。

金朝滅掉北宋之後,佔據了整個中原,國力強盛朝廷富足,統治階級就開始變了。如同滿清入關立國之後,原本崇尚武力的八旗子弟開始變得奢靡腐爛一樣,金人也開始喪失了鬥志。當更加彪悍的蒙古族逐步成長起來後,金朝不得不竭力征討蒙古各個部落,更沒有精力去對付西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