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改編自三谷幸喜2008年的電影《魔幻時刻》,經典的原作讓電影至少在故事完整度上得到了一定保證。它構築了電影的下限,不會差得太離譜。

剩下的,就是看改編團隊會把原作糟蹋到什麼地步。

好吧,感謝開心麻花團隊,他們成功地把自己從中國喜劇電影天花板,作成了批次生產爛片的流水線。這部新電影,絲毫不能挽救“麻花”搖搖欲墜的招牌,在其諸多作品裡也只是二流水準,勉強維持著及格線。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殺手”之所以能讓人看下去,還是郭德綱說得好,全靠同行的襯托。

這完全是部低配版的“喜劇之王”,延續著“麻花”電影大咖帶第二梯隊,再造一個“沈騰”的戰略。戰略實施並不順利,沈騰是雷打不動的王牌,艾倫定型嚴重,黃才倫眼見捧不紅了,常遠一當主演就失常,王寧還沒真正跨入觀眾視線,“魏翔不紅,天理不容”的魏翔這次成了“幸運兒”,這不是張主流的主角臉,但喜劇有時劍走偏鋒,或許能成。

可惜,這仍是一個“葛民輝想要接棒周星馳”的傷感故事。在這部鬧哄哄的浮誇喜劇裡,你沒有太多機會看到魏翔展現演技。他用晚會小品式的表演法,努力塑造著一個“小丑”般的滑稽人物,那並不讓人快樂。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過去開心麻花電影被專業人士吐槽缺乏“電影感”,這次“殺手”乾脆直接把話劇舞臺整個搬到了大銀幕上。整部電影基本就是按照舞臺劇設定的,佈景、美術、造型、燈光甚至表演風格都是完全舞臺劇式的。所以“殺手”也較普通電影在風格上來得更造作和誇張,臺詞、表情、肢體和情節都是大兩號的呈現。

藉著“戲中戲”結構,魏翔的表演也按著浮誇濃度爆表的方式演繹,相比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裡寫實為主,摻雜誇張,以浮誇見辛酸的表演。“殺手”完全背道而馳,通篇都是肉眼可見的“用力過猛”,五官高強度扭動,肢體大幅度運動,臺詞鏗鏘有力話劇腔濃厚,加上完全架空的背景,違和度極高的形象設定,無厘頭的情節與極度動漫化的人物,整部電影很難與現實發生真正意義的連線,自然也讓人無法共情。

馬麗的疲態如此明顯,整部電影幾乎沒什麼出彩表演。大尺碼衣物的刻意遮蓋與無精打采的狀態,讓人疑心這是孕期拍攝。雖然電影很努力地打柔光和磨皮,但美麗明星的設定依然沒有在馬麗身上成立。她之所以出現在這部電影裡,並不是角色需要,甚至連工具人都算不上,只是因為電影要馬麗的名字吸引票房,這裡面全是商業算計。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當然,作為開心麻花特色的配角們依然亮眼,他們在鏡頭焦外賣力投入演繹著打手甲乙丙這樣不具名的角色,賦予他們性格和靈魂。很好,可總體來說於事無補。

原作的另一個主題是對電影和表演的熱愛。這種熱情在“殺手”裡幾乎消失殆盡,男主角對錶演的熱愛完全缺乏細節鋪墊,就是非常生硬地直給硬塞,時間都獻給了段子。致敬“雨中曲”沒有任何前因後果,冷不丁就來了這麼一出,舞跳得還並不好。

男主角魏成功給人的感覺,是智商低的“傻”遠多於對錶演的“痴”,電影裡很多環節都是以全員集體“降智”的方式完成邏輯銜接的,否則但凡智商正常,這漏洞百出的局也早被捅得千瘡百孔,幾次死裡逃生不過是反派們不夠決絕不夠壞,反轉逆襲都來的隨隨便便,很不講究。而且,魏成功在電影中的演技,從任何角度講,都是十分明顯的大寫的“爛”,演得“爛”還“自以為是”,是片中最不受待見的那種。原作中的主角,戲裡戲外涇渭分明,基本都是用正劇的表演方法,雖略有浮誇,主要是受老派電影的影響,而表演本身是好的。魏翔的問題在於他的戲中戲是雙重浮誇,演殺手“卡爾”時是浮誇的,戲外的魏成功也是浮誇的,這種浮誇或許生產了笑料,但真的讓人覺得過於膩味。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總地來說,麻花有一批演技和觀眾緣都好的骨幹演員,他們就像香料,作為配角點綴時非常提味出彩,有奇效。而一但大劑量使用,就會過猶不及。多年的話劇訓練讓他們的表演太過強烈和濃郁,他們很懂得表演的“放”,但卻做不到剋制的“收”。“殺手”裡的魏翔也不例外。

開心麻花電影口碑一再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過於依賴過往商業成功的經驗,按照網際網路那套可快速複製的模式量產喜劇電影,用高密度的笑點掩蓋單個笑點質量的欠缺。所以觀影時我經常是咧開了嘴,最後卻好像沒笑出來,就這樣在似笑非笑間煎熬。總體而言,麻花電影在這幾年裡,品質肉眼可見的下滑,他們甚至來不及構建真正風格化的特色,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商業成功經驗化和模式化,放棄了對喜劇更多型別的探索,而開始做起了流水線生意。

電影真正讓人觸動的是片尾彩蛋,魏翔殺青後熱淚盈眶地哽咽,感謝大家讓他完成了自己第一個男主角。我相信,哪怕是魏翔本人的真實經歷,都不遜色於“喜劇之王”。不需要殺手,不需要黑幫,不需要陰謀詭計大反轉,人生該有的喜怒哀樂,起伏錯落,一點不會比這個杜撰的劇本少。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過於不冷靜

小龍套逆襲變大明星當然讓人,但似乎人生總要以功成名就來印證圓滿。相比之下,《魔幻時刻》裡主角對錶演的虔誠,以完美拍完一個人物作為句點,更加讓我感動。可惜這樣的感動與“殺手”沒有半分關係。

平心而論,《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不算好電影,也沒有什麼值得被銘記的時刻,甚至完全配不上原作的故事。當然,預期決定了對它的評價,是否看過原作感受也不一樣。但總地來說,你看完之後,不會對這部電影有更多念想,也沒有更多共情。它就像春節的一個煙花,綻放了,或許引起一陣歡笑和驚呼,卻最終註定只能歸於沉寂,彷彿從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