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的這四種常見使用誤區,你踩雷了嗎?

糖皮質激素是一類臨床適應證尤其是相對適應證較廣的藥物,具有免疫抑制、抗過敏、增強應激能力的功效。

但其臨床應用的隨意性較大,臨床不合理應用未嚴格的情況較為普遍。

其中,地塞米松臨床不合理應用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筆者就四種地塞米松的臨床使用合理性進行分析。

誤區 1. 地塞米松霧化吸入

【案例】

患者女性,6 歲,因「流涕、發熱、咳嗽 4 天」入院。

患者 4 天前出現流涕、伴咳嗽,有痰,體溫高達 38。7℃,居家服藥治療,今仍有咳嗽,有痰,食納可,大小便正常。

查體:咽紅,充血,扁桃體Ⅱ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聞及少許幹痰鳴音。心律齊,心音有力,腹平軟。

入院診斷:支氣管炎。

入院後使用 0。9% 氯化鈉注射液 50 ml,注射用糜蛋白酶 4000 U,地塞米松注射液 5 mg,慶大黴素注射液 8 萬 U 吸入 QD。

《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及《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不常規推薦:

「地塞米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進入體內後須經肝臟轉化後在全身起作用。地塞米松結構上無親脂性基團,水溶性較大,

難以透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治療作用

。由於霧化吸入的地塞米松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導致肺內

沉積率低

氣道內滯留時間短

,難以透過吸入而發揮區域性抗炎作用[1],

不常規推薦用於喘息性疾病。

此外,由於其生物半衰期較長,在體內容易蓄積,對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也增強,因此不推薦地塞米松霧化吸入常規使用[2、3]。

誤區 2. 地塞米松單純用於退熱止痛

【案例】:

患者女性,58 歲,入院診斷:急性牙周炎。

入院後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5 mg qd 肌注,使用 10 天。

糖皮質激素臨床使用隨意性較大,未嚴格按照適應證給藥的情況較為普遍,比如,單純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特,特別是在感染性疾病中。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4]指出:

嚴格限制沒有明確適應證的糖皮質激素的使用, 如不能單純以退熱和止痛為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

該患者所患「急性牙周炎」為區域性炎症,地塞米松對某些急性炎症引起的牙齒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不應作為牙疼的常規推薦用藥,為「無適應症用藥」的情況。

誤區 3. 地塞米松輸血前預防性使用

【案例】:

患者,男性,66 歲,因「嘔血,黑便 5 天」入院。

患者 5 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黑便,為柏油樣,每天解 3-5 次,量少(具體不詳),伴乏力、出汗。嘔血 1 次,為暗紅色液體,量不多,感頭暈、心慌。

入院診斷: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潰瘍? 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貧血(重度),雙側下肢股靜脈血栓形成,肝硬化失代償期,2 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癥,銀屑病,左側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盤突出術後。

入院後輸注同型紅細胞懸液 4u 前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5 mg qd 肌注。

隨著輸血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輸血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已大幅降低,但仍常見包括髮熱、過敏以及急性溶血反應等不良反應。

有文獻報道,輸血前給予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有效預防輸血治療過程中或輸血結束後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患者生命體徵的影響性較小,療效較佳[5-6]。

這主要是因為地塞米松具有較強的抗過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可影響免疫過程的多個環節,與其他糖皮質激素一樣,具有抗炎、抗內毒素、抑制免疫、抗休克及增強應激反應等藥理作用,故廣泛應用於各科治療多種疾病,抑制組織損害和炎症過程,對已經發生的發熱和過敏反應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7-8]。

地塞米松可對機體組織內部的淋巴細胞產生溶解作用,進而減少機體中的抗原與抗體數量,減輕因抗體抗原反應所導致的炎性反應,避免對機體組織造成損傷[9]。

但也有文獻報道,地塞米松雖具有抗炎、抗過敏的效果,

但不能透過抑制血小板抗體的產生達到預防的作用

[10];

地塞米松對病原微生物無破壞作用,輸血前給藥不能抑制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

[11]。

在輸血前預防性的使用地塞米松對預防輸血後發熱和過敏性輸血反應無效,但卻

可能延遲臨床症狀的出現,從而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

應透過其他方式降低輸血後發熱和過敏性反應,如嚴格規範輸血指徵,或透過自體輸血的方式進行輸血[12]。

誤區 4. 地塞米松在 CT 增強掃描前預防性使用

【案例】:

患者,男性,44 歲,因「持續性上腹痛 1 天」入院。患者於 1 天前因進食高脂類飲食後出現呈持續性上腹部脹痛,以上腹正中為著,伴噁心、發熱、寒戰。

入院診斷:急性胰腺炎,電解質紊亂 低鈉血癥 低氯血癥。

入院後行腹部增強 CT 前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5 mg qd 肌注。

隨著計算機斷層掃描(CT)技術主要是透過對患者注射對比劑使病變部位得到更明顯的顯影,從而為疾病診斷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雖然非離子型對比劑毒性低、低滲,安全性相比離子型對比劑高,但不良反應仍有發生,尤其在 CT 增強掃描時,快速大劑量注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生命安全[13-14]。

CT 增強掃描過程中非離子型碘對比劑所致不良反應多為輕度。是否需要預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存在爭議。

有文獻報道,檢查前給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能夠有效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因為地塞米松具有免疫抑制、抗過敏、增強應激能力的功效,可減緩急性啟用系統反應速度能夠穩定細胞膜、減少與過敏反應有關的化學遞質的釋放,提高受檢者對各種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從而對非離子型碘對比劑所致不良反應具有預防作用[16]。

建議在注射造影劑前即給予使用地塞米松,採用高壓注射器團注的方法,給予 5 mg 地塞米松作為對比前的預防用量,能夠進一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17]。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地塞米松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病史,應該針對有過敏史者使用,這樣既避免過度預防用藥又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7]。

但有文獻報道,對 5 2 0 例增強掃描病例進行各種副反應的分組對照及各年齡組的不同反應率的分析顯示,地塞米松注射不能明顯降低副反應的發生[18]。

綜上,地塞米松在 CT 增強掃描前預防性使用的依據不足。

總結

目前,關於地塞米松在輸血、CT 增強掃描前用藥侷限於部分文獻報道,研究樣本數量較少,缺乏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及系統評價,其應用的有效性有待於進一步增加研究樣本,擴大研究範圍,以便得到更加精準的實驗結果。

超藥品說明書的藥物治療需要高級別證據的支援,沒有充分理由不應當超說明書用藥。建議臨床醫師嚴格把握地塞米松用藥指徵,以規避潛在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