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隨著智慧通訊裝置的不斷普及,人們似乎也已經開始習慣了掃碼的生活,支付碼、校園碼、乘車碼等等,如今的我們已經無法離開二維碼的世界了,二維碼不僅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而且驅動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而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一天要消耗掉的二維碼就超過了100億個,對此很多人非常的好奇,在如此巨大的使用量面前,全世界的二維碼會被用完嗎?如果真的用完了,又該怎麼辦?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對此,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二維碼的來源,二維碼的第一代,其實是一維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條形碼,條形碼雖然沒有如今二維碼使用的這麼頻繁,但是條形碼在資料安全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條形碼往往利用黑色和白色之間存在的反射率來進行儲存,而當掃描器器的光線進行掃描的時候,就能夠將其中的資訊讀取出來,但是條形碼本身只能夠包含一些比較簡單的資訊,整體的排列方式遵循的也是編碼的規則。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而我們上面也說了,條形碼的正式名字叫做一維碼,簡單點說,就是條形碼的資訊往往只儲存在寬度的方向上面,而長度方向上面是沒有任何資訊的,所以條形碼能夠儲存多少資訊,和條形碼的長度有直接的聯絡,但是如果想要儲存比較多資訊的話,往往使用起來,會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條形碼,只能夠編碼數字、字母之類的簡單資訊,無法編碼漢字這樣的複雜資訊。

於是在1994年,日本科學家在條形碼的基礎上,大膽的增加了一個維度,從而發明了二維碼,而二維碼可以對漢字這樣的複雜資訊進行編碼,可以儲存更多的資訊,那麼二維碼到底是如何執行的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的二維碼上面,總是會有許多黑色和白色的小點,而且二維碼有3個角落被3個大黑塊固定了起來,那麼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首先,在智慧系統當中,往往都會存在一個資訊轉換的處理器,這是因為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它們都無法對我們輸入的資訊進行直接的理解,它們只能夠識別和理解0和1這樣的資訊,所以我們輸入資訊之後,就會被它們用0和1來代替表示。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而二維碼當中的資訊想要被智慧系統讀取,就必須要直接使用0和1這樣的二進位制編碼,而二維碼當中的白色小點代表了0,黑色小點代表1,而3個大黑塊用來定位,固定住二維碼的大小,白色小點和黑色小點就可以在這樣一個固定的空間裡面,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可以使用的唯一的二維碼。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嚴格來說,二維碼確實是有限的,確確實實有被用完的一天,但是這一天還非常遙遠,目前我們使用的二維碼主要還是21×21大小的,而在這個21×21的矩陣當中,一共可以存在整整441個點,而根據0和1的二進位制編制來看,總體的變化數量達到了2^441。

而2^441相當於5。6×10^132,也就是說21×21矩陣二維碼的數量有5。6×10^132個,而其中排除一些出錯等等,二維碼的個數依舊是一個天文數字。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就目前全世界每一天都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的話,所需要的時間超過了上百億年,所以二維碼的數量雖然有限,但是人類基本上是用不完的,而且這僅僅是21×21矩陣二維碼,除此之外,人類還能夠接受稍微大一點的,而且根據目前的測試,最大尺度可以到達177×177的矩陣。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而隨著尺度的增加,白點和黑點能夠進行排列的範圍也就會越來越寬廣,而所誕生的二維碼也就會越來越多,也許知道宇宙壽命終結的那一天,二維碼也依舊沒有徹底的使用完。

而且我們目前可觀察宇宙的範圍是960萬光年,在這個範圍之內,至少存在著整整2000億個星系,就算是這星系當中存在大量的智慧文明,大家一起使用二維碼,依舊無法徹底使用完。

全世界每天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如果都用完該怎麼辦?

所以總而言之,二維碼雖然有限,但是數量巨大,即使全球每一天都要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基本上也沒有可能全部用完,而且人類的科學技術還在不斷的發展當中,也許在將來不久,就會出現更高維度的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