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傳長媳的五世家傳秘法

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應當努力發掘, 加以提高。前人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鑑學習,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資料, 幾乎沒有功名利祿的水分, 醫風純樸, 其真實性、 實用性、 可靠性均很高。

----------------------------------

這個方法是一個家世相傳而且是隻傳長媳的秘法,到現在為止已經相傳五世了。據介紹人說:“此法治療氣瘰,只要忌好了口,保證準好。”介紹秘法的人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在政策的感動下,原把這個永不傳人的秘法和治療經驗公開出來,推廣使用。筆者根據她的口述記錄如下:

一、發病原因和治療的關係

由氣鬱或忿怒而得的氣瘰,比較好治,一般灸治1-3次就可以痊癒了;由火得的比較難治,需要灸治四、五次,或更多的次數,但在一年內也能治療。

二、症候

初起病人感到全身無力,面色漸漸變黃,全身發緊,脖子兩側,從耳垂後向下至頸的盡處出現瘰疙瘩,這時及時灸治,1-2次可以痊癒。

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在以下各處起瘰:①腋窩;②整個胸部肋骨縫裡;③膕窩裡(膝蓋後面的窩);④中封穴及其周圍;⑤嚴重時眼球也可起瘰,致使眼睛失明,及時灸治,可以使視力恢復。

三、治療方法

未破潰的用灸治;已破潰流膿血的用藥膏貼治。

1、灸治

灸的部位是經外奇穴大骨空兩側的骨頂(由大拇指的指端向後數第一節彎曲時出現的兩個骨頂),男灸左,女灸右,嚴重的部分男女左右,兩手都灸。

灸用的艾絨,是以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三天採艾,要在這三天的早晨太陽未出的時候去採,只採艾梢上的葉子,其餘不要,將三天所採的艾葉攙合起來陰乾(禁曬禁烘)後,製成艾絨,然後將研好的麝香末(要研極細)均勻地撒在艾絨裡,放在容器裡封嚴備用,嚴防氣味外散和受潮。用時將艾絨搓成長約二指的兩端尖的艾條,從中央截成兩段。

灸時先點好一枝艾條置於靠內的骨頂,再點好第二枝艾條置於靠外的骨頂上,灸的時間以被灸處起水泡為度。一起水泡,不管艾絨燃盡與否,馬上去掉艾火,用消毒的紗布包紮好。嚴重的兩個大拇指的四個骨頂均灸,也是先內後外(先灸兩內骨頂,後灸兩外骨頂),如有一處起泡,即可先包紮起來,不必等到都起泡。在水泡好了結疤退痂以後,再照上法灸治,叫做“復灸”。

在痊癒以後,為了除根(防止復發),於來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再灸一次,叫作“重疤”。“重疤”的穴位有七個,即兩個大骨空穴兩側的四個骨頂,和項後的“風府穴”、足腕的“中封穴”。灸時同時燃起七枝艾條,分別置於七個部位上,起泡後分別包紮好(風府、中封三處可以早包紮)。

2、藥膏貼治

藥膏的製法:

將捉到的鯽魚和山藥(山藥要朝上的一端,要和全魚等長)合在一起砸,砸的越粘越好,砸好後攤在潔淨的白紙上,然後再撒上少量的麝香,就可以應用。

凡是破潰流血淌膿的氣瘰,均可以用藥膏貼治。其法即將攤好的藥膏貼在破潰的氣瘰上,藥膏的大小,以能覆蓋潰瘍面和它的周圍已經發青發紫的部分為合度,千萬別貼在好皮上,以免好皮受傷。麝香不可撒的太多,多了會使患者有難以忍受的熱感。

貼上的藥膏,很快就會幹,幹了要馬上揭下來,再攤一張貼上,如此繼續貼下去,直到痊癒為止。

四、忌口

忌口特別重要,只要能忌好口,治一個好一個,而且永不復發。

1、灸期中的忌口:辣的除芥子外,別的什麼都不能吃,特別是辣椒最為厲害;但在灸期中可以吃炒熟蔥。另外,稷子(糜子)、地瓜和它的製成品、花生米和花生油、野菜、樹葉、無鱗魚、生過小豬的母豬肉等都忌吃。並嚴禁性交。

2、治癒後的忌口:痊癒後一生不許吃辣椒,四十歲以內忌吃稷子所製成的食品。

在灸期中能忌好口,可以很快的治好;愈後忌好口,保證不復發。所以我希望醫生對患者應特別的講明白這一點,希望接受治療的患者要特別的注意忌口。

本文摘自《中醫雜誌》1959年第3期。作者 / 侯學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