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愈丸治療痔瘡,有奇效

作者 / 王哲蘭 益陽市中醫院

內痔分期:

內痔多發於成年人。初發常以無痛性便血為主要症狀,血液與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時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間歇性,每因飲酒、過勞、便秘或腹瀉時使便血復發和加重。出血嚴重時可引起貧血。肛查時見齒線上粘膜呈半球狀隆起,色鮮紅、暗紅或灰白。隨著痔核增大,在排便時或咳嗽時可脫出肛外,若不及時回納,可形成內痔嵌頓,並有分泌物溢位,肛門墜脹;根據病情輕重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

1期:

痔核較小,如黃豆或蠶豆大,色鮮紅,質柔軟,不脫出肛外,大便帶血或滴血。

Ⅱ期:

痔核較大.形似紅棗,色暗紅,大便時脫出肛外,便後能自行還納,大便滴血較多或射血一線如箭。

Ⅲ期:

痔核更大,如雞蛋或更大,色灰白,大便時或行走時脫出肛外,不能自行還納,一般不出血,一旦出血則呈噴射狀,痔核脫出後如不盡快還納,則易嵌頓而絞窄腫脹、糜爛壞死。

痔愈丸治療痔瘡200例

痔瘡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筆者近年來採用痔愈丸治療本病20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200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 60歲以上者78例, 30~ 60歲者98例,30歲以下者24例;年齡最大者85歲,最小者17歲;病程最短者6個月,最長者30年;實驗室檢查:血色素最低為58g/L。

診斷標準:

參照1992年全國第7屆肛腸學術會制定的統一診斷標準擬定。臨床上主要有出血、疼痛、腫脹、脫出等症狀

治療方法:

採用痔愈丸治療。處方:穿心蓮120g ,地榆120g ,槐花120g ,刺蝟皮70g ,五倍子70g,枳殼70g,生地60g,胡黃連60g ,側柏葉50g,當歸60g ,大黃50g ,荊芥50g,煉蜜400g。首先將刺蝟皮用油砂炒,地榆、荊芥、槐花、側柏葉炒炭存性,餘藥依法炮製。為末,過5號篩,以生地汁、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烘乾,裝瓶備用。每瓶120g。每次服10g ,每日3次。

治療結果:

1。療效標準:根據《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肛門直腸疾病科研統一觀察標準》擬定。

備註刺蝟皮:

①治腸風下血:白刺蝟皮一枚(於銚子內煿針焦,去皮,只用針),木賊半兩(炒黃)。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空心食前。(《楊氏家藏方》蝟皮散)②治痔:蝟皮、穿山甲等分,燒存性,入肉豆蔻-半,末之,空肚熱米飲調二錢服。(《本草衍義》)③治腸痔下部如蟲齧:蝟皮燒末,生油和敷之。(《簡要濟眾方》)④治肛出:蝟皮一枚,磁石四兩,桂心一尺。上三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⑤治前列腺炎、腎結石:蝟皮2個,焙乾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湯各送服1包。服藥過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顧慮。(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⑥治鼻衄:蝟皮一枚,燒為灰,細研,每用半錢,綿裹納鼻中,數易之。(《聖惠方》塞鼻散)⑦治鼻中息肉:蝟皮炙末,綿裹塞之三日。(《千金方》)

臨床治癒:臨床症狀消失,肛檢痔核消失;好轉:臨床症狀明顯改善,肛檢痔核明顯縮小;無效:臨床症狀及痔的形態均無變化。2。治療結果:本組200例中,臨床治癒126例(佔63% )  好轉65例(佔32。5%),無效9例(佔4。5% ),總有效率為95。5%。

典型病例:

劉某某,女,70歲,農民。因間歇性大便時出血,肛門處有異物脫出8年,呈噴射性便血半月而就診。肛查:肛門KC位見3、7、9、11點齒線上下各一柔軟腫物突起,屏力時滲鮮血

查:Hb7。2g/L。診為內痔(2期)並出血;繼發性貧血(中度)。經服痔愈丸2瓶,1周後便血停止,痔核消失。兩年後血常規復查:Hb10。5g/L ,諸症未見覆發。

討論:

祖國醫學對痔的病因病機早有明確論述。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日:“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避為痔。”《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說:“痔瘡形名多般,不外風溼燥熱源。”《外科正宗痔瘡論》日:“夫痔者乃素積溼熱。  過食炙縛,或久坐而血脈不行,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 ”

故其病因病機為不外乎飲食不潔,過食辛辣醇酒厚味之品,致使溼熱內生,下注肛門;或外感風溼燥熱,內傷七情,熱毒蘊積,氣血壅滯,經脈瘀滯,結聚肛門;或久坐久立,久洩久痢,久忍大便,婦女妊娠致陰陽不和,關格壅塞,筋脈流溢,滲漏腸間,衝突而為痔。因此治療上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為主。採用痔愈丸治之。方中刺蝟皮入大腸經,功能行瘀血止血止痛;配槐花增活血、涼血、止血之效;五倍子澀腸止血;地榆能治多種出血症而以治下焦血熱症為主,如便血;胡黃連清熱燥溼,大黃攻積導滯,瀉火涼血,適於熱結便秘,也可緩解五倍子澀腸之作用;穿心蓮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生地清熱涼血生津,煎汁合煉蜜與諸藥為丸。諸藥合用,共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含有鞣酸蛋白、穿心蓮內酯、胡黃連素、薈香甙、三萜皂甙、大黃酚等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止血、消腫、止痛之效。

版權宣告:

本文內容摘自《湖南中醫雜誌》2004年第4期第63-64頁。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絡,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