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創傷的觀念

逗孩子是親戚、朋友們常會做的事,甚至不逗到孩子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根本不罷休。雖然這是他們和孩子表達親暱的一種形式,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

因為孩子不懂大人的玩笑,這種“逗”往往會讓他感到憤怒、驚恐、被欺騙、不被尊重,讓他的心靈受到傷害。

一種最典型的逗法就是“媽媽不要你了”,然後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們就笑起來:“哎喲,這小孩怎麼這麼較真?”

一個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創傷的觀念

這樣的傷害隨處可見,“你更愛爸爸還是媽媽”,“警察叔叔來抓你了”,“你再哭媽媽不要你了”,“媽媽有弟弟就不愛你了”……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所以在《爸爸去哪兒》的一期節目裡,當田亮的女兒Cindy面對“你更愛爸爸還是更愛媽媽”的問題時勃然大怒說“你們不可以這樣問!”

很多觀眾表示會不由喜歡這個女孩,更敬重其父母在背後的正確教育。但很遺憾的是,更多的孩子並沒有得到這種觀念的樹立,依然被那些無形誤導。

在氣憤的同時, 我也在思考那些故意把孩子逗哭的大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要說他們不心疼孩子嗎?也不一定,許多人其實很寵孩子,有好吃的都給孩子留著,孩子摔倒了他們也會衝上去扶。但是,他們似乎對孩子的真實感受置若罔聞。

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幾個中學生對父母說:

“我最喜歡跳舞了,你怎麼可以把我的舞蹈班停掉?”

“我真的不喜歡蘋果和牛奶,我能不能不吃這兩樣了?”

“媽媽,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孩子不明白父母為什麼總是無視自己的感受,父母卻覺得是孩子不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在他們看來,為了健康多吃蘋果是應該的,為了學習放棄舞蹈課是合理的,把手辦送給親戚家的孩子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們覺得:

“如果我是你,我就肯定會這麼做。”

一個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創傷的觀念

家長的問題在於:

沒有意識到他人與我們不同,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並不代表孩子的想法。

認識到他人與我們不同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家庭治療大師莫里·鮑文將這種能力稱為自我分化。

一個自我分化程度較高的人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想與自己不盡相同,並坦然接受這個事實。他們不會預設“你一定和我想的一樣”,也不會因為自己和別人之間的差異而煩惱。

例如,一個人喜歡吃榴蓮,他沒有辦法去理解那些討厭榴蓮的人吃它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可是他 能夠尊重別人,不去強迫別人吃榴蓮,這就是自我分化程度較高的體現。

但是,一個自我分化不足的人會想:

榴蓮多好吃啊,那些不吃榴蓮的人就是矯情。吃多幾次不就喜歡了嗎?

自我分化不足的人需要藉助他人的認可來確立自身的價值,因此他們無法忍受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為了消除這些不同,他們可能做出兩種截然相反的行為:要麼討好別人,透過改變自己來尋求他人的認同;要麼欺負別人,強迫他人服從、認同自己,甚至徹底否認別人,處處和別人對著幹,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槓精”。

一個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創傷的觀念

所以說,理解一個孩子,要說難也很難,要說容易也容易。

難的部分在於,直到近幾十年,發展心理學才開始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探索那些“幼稚”行為背後的意義和價值。

例如一項著名的研究發現,孩子一般要到四歲以後才能分辨出電視中的事物不是真的。研究人員讓孩子們觀看錄影,錄影中有氣球、爆米花、海浪等等,並且向他們提出問題,比如“如果我把手伸進去,我能抓一把爆米花來吃嗎?”三歲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能答對,而四歲的孩子答對的比例升到了近90%。

而且,無論我們怎麼努力,能夠了解的只是少部分。哪怕是最出色的發展心理學家,也無法完全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的體驗。

而容易的部分在於,我們其實不必完全體會孩子的認知,也能體會孩子的心情。

孩子往往把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我們只需要放下自己的種種預設,去觀察他們的感受,便會知道他們害怕和媽媽分離,喜歡那些看起來很幼稚的貼紙和玩具,還會把某個卡通人物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也就是說,一個體貼的爸爸/媽媽一定是自我分化程度相當高的,他們不會假設孩子和自己一樣,因此能夠看到孩子真實的感受;

他們也不會強迫孩子和自己一樣,因此能夠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

一個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創傷的觀念

所以,我們不必完全理解孩子為什麼很在乎那些“看起來不重要”的東西,

只需要知道孩子在乎的東西和我們不一樣,並且尊重他們的在乎,這就夠了。

我不知道你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不過它一定和我的不一樣,有著不一樣的有趣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