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稀奇古怪 奇思不藥而除

病證稀奇古怪 奇思不藥而除

I

導讀:

這是兩例利用心理療法的治驗,中醫的心理療法很像西醫的暗示療法。關於暗示療法,就是透過醫者的暗示來改變患者的心理認從,從而不用藥而愈病的一種療法。

病證稀奇古怪   奇思不藥而除

作者/趙作偉

案1、癔病失語

1972年我在翼城縣西閻地區醫院工作。6月8日上午8時,幾個年輕人用擔架抬來一位病人。其子簡要介紹說,他母親吳某,59歲,因與人發生口角,突然說不出話5天,在村中心衛生院(沁水縣的一所地區醫院)住院治療4天,仍不能說話,故轉來本院。

在病人辦理住院手續後,檢查中眼睛不睜,詢問病史不能回答,但檢查中卻見眼瞼頻繁眨動。血壓、脈搏、體溫正常。聽診心肺未見異常,腹部及神經系統檢查均未見異常。細思患者不動、不睜眼、不說話,但卻眼瞼頻繁眨動,顯示她可聽懂醫者的問話,說明神志清楚;且檢查見生命體徵和神經反射均正常,便有了“癔病”的診斷。

決定用暗示的方法予以治療。

我有意大聲告訴護士說(意在讓患者也聽見):“咱院還有4支德國進口藥,是專門治她這種病的。待會藥房主任來了,去給她拿來用。”然後我悄悄告訴護士:“故意拖一拖時間,吊一吊他們的胃口。”家屬兩次找護士要求用藥,都被“藥房主任還沒有來”給推了。

一直等到11點,護士オ拿了1支高滲葡萄糖和2支擦掉藥名的“德國進口藥”(實為10%葡萄糖酸鈣)來到病人床前,抽到50ml注射器中後,告訴病人:“這種藥用上後會從裡往外趕病,你會覺得全身發熱,到時你要及時告訴我。靜脈穿刺成功後,推注逐漸加快,在估計患者全身發熱後,再加快推注速度,同時問患者你現在覺得發熱了嗎?”

“熱了,熱了!"患者不由得叫出聲來,同時閉了多天的眼睛也掙開了。

會說話了,會說話了!在場的家屬幾乎是一片歡騰!

又住了2天,患者準備出院前,他的兒子一直纏著我要把剩下的2支藥買回去,以防他媽再犯病時救急。而我是說什麼也不能給他!

案2、頑固吐涎

1982年我在絳縣衛校任教,無意中發現10歲的女兒頻繁吐唾沫。在我告訴她不能隨地吐痰後,她總是隔一段時間就到外邊去一次,我當時未在意。

幾天後她的老師讓她給我捎回一個紙條,上寫:“趙某的家長:趙某上課時一直吐唾沫,請你帶她看一下。“我便在她再次從外邊回來後,藉故出去看一看,結果在牆角發現了好大ー片像水一樣的稀涎。這一下引起了我的重視,先給她服了健脾攝唾的中藥理中湯加味,不效;又給她換服專治“吐涎沫”的吳茱萸湯,也不效。

找兒科醫生給她服了西藥,還不效!一次週末我帶她去看電影,電影結束後我發現從她的座位下有一灘水一直向前流了3排!我才知道了她吐涎的嚴重性。我裝著沒看見,也沒有說什麼。第二天是星期天,在她又出去吐涏回來後問她:“你為什麼直吐口水?”

她說:“我嘴裡口水多,不吐盛不下。”

我告訴她:“每個人嘴裡都有口水,而口水是幫助人消化食物的好東西。有了口水你就把它嚥下去,別人都是嚥下去的。”

“可是我咽不下去。”女兒說。

“你怎麼會咽不下去呢?”我問。

女兒堅持說:“我不會咽。”

女兒“不會咽!”這オ是問題所在。看來是心理問題。那麼怎樣解決這問題呢?我冥思苦想了好幾天,也沒有想出什麼辦法來。

一天我在街上走,看見2個小兄弟在爭一塊糖吃。我突然想孩子們都喜歡吃糖塊,吃糖塊為的就是吃它的甜味,沒有一個人會把有甜味的口水吐掉,而總是貪婪地把它嚥下去。於是我想,如果把一個有甜味的東西讓女兒含在嘴裡,她肯定不捨得吐掉甜口水,這樣不是就會咽口水了嗎?

於是我買了1角錢的“含碘片”一相當於現在的草珊瑚或金嗓子含片ー一含在嘴裡甜中帶有清涼,口感很好。等女兒放學回來後,我拿出2片給她,告訴她說: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從北京帶回來的糖塊,很好吃,我沒捨得吃,給你留下了,你嚐嚐。”

那時候人們都很窮,食品也很缺乏,得到一塊糖實屬不易。女兒高興地接過糖,拿了1片小心地放在嘴裡。我裝著不看她,但始終用眼睛的餘光在瞄著她。估計含碘片化完了,未見她吐,她也沒有出去。

我看著她,關心地問:“好吃嗎?”

“好吃。”她張嘴說話,嘴裡並沒有口水,我放心了。

“那就把另一塊也吃了吧。”

從此,女兒未再吐過口水。

按:這是兩例利用心理療法的治驗,中醫的心理療法很像西醫的暗示療法。關於暗示療法,就是透過醫者的暗示來改變患者的心理認從,從而不用藥而愈病的一種療法。似乎與“三十六計”上的第七計“無中生有”相似。此計曰:“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這是一種巧妙的治療辦法。

筆者認為,要想使這種療法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必須具備和注意以下幾點:

1。患者所患必須是排除器質性、功能性疾病之後的心理病,即西醫所說的“癔病”,否則,可能會貽誤患者的病情。

2。患者對醫生必須絕對信任,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3。在治療(就像演戲)的過程中必須逼真,不能讓患者和家屬看出半點破綻。

本文摘自《杏林求索·從西學中到鐵桿中醫之路》,中國中醫出版社出版。作者/趙作偉。轉載請註明出處。

注:

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宣告: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