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切了又長!會變成胃癌嗎?

事情是這樣的,因父親患有胃癌,已過不惑之年的周先生很重視體檢,去年到醫院做胃鏡檢查,發現有“胃息肉”,直徑約0。7釐米。

由於害怕發展成胃癌,周先生當即接受手術治療,把息肉切除了。

沒想到,術後半年,周先生再去醫院檢查時,胃裡面又長了一枚息肉。

這下他不淡定了:“這胃息肉怎麼還沒完沒了了?它不會惡變成癌吧?”

胃息肉切了又長!會變成胃癌嗎?

今天,就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外科主任練磊主任醫師,給大家剖析一下胃息肉與胃癌~

胃息肉是什麼?

通俗地說,胃息肉,就是長在胃裡面的肉疙瘩,大小從幾毫米到幾釐米不等。

查出胃息肉,先別焦慮。練磊指出:“不同息肉型別,惡變風險各有不同。”

臨床上,大部分胃息肉的惡變率都比較低。

胃息肉切了又長!會變成胃癌嗎?

●增生性胃息肉:比較“安全”

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練磊介紹道,它的惡變率很低,僅有0。4%~1。76%。可以說,一般都不會癌變。

●胃底腺息肉:散發型的,基本不會癌變

這類胃息肉又可分為兩種型別:散發型和家族型。

散發型的基本不會癌變。但家族型的,大約有25%~41%會發生不典型增生,癌變率較高。

●胃腺瘤性息肉:癌變率高,警惕!

佔所有胃息肉的10%~25%。

其發生率隨年齡而增長,男性較女性多見,癌變率很高,達40%左右。

其中,尤以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直徑超過2釐米時惡變率更高。

好端端的,胃裡為什麼會長息肉?

胃息肉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認為,可能跟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一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釋放的某些物質,可能刺激胃粘膜,進而導致胃息肉。臨床上,部分胃息肉患者在服藥根治幽門螺桿菌後,息肉隨之消退。

二是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

這名字聽著很陌生,實際上,就是常用於治療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的藥物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它們都有抑制胃酸的作用。

三是膽汁反流。

一般可透過胃鏡查出。患者常有上腹疼痛、燒心、反酸、噁心、消化不良等表現。

四是不良飲食習慣和遺傳。

包括吸菸喝酒,常吃紅肉,或醃製、油炸、辛辣食品等,都容易刺激胃粘膜,進而導致胃息肉生長。

發現胃息肉怎麼辦?

對於惡變風險高的胃腺瘤性息肉等,肯定有必要及早切除。

但有些患者發現,自己屬於增生性息肉、散發性胃底腺息肉,惡變風險較低,醫生卻也建議切除,為什麼呢?

原來,息肉大小也是一個考量因素。

練磊指出:“不管胃息肉的型別和多少,只要直徑>2釐米,均建議住院除。”

這是因為,隨著息肉體積的增大,會引起上腹部隱痛、腹脹、噁心、嘔吐等不適,惡變風險也會相對增高。有的息肉長在賁門處,可能使患者出現吞嚥困難;有的息肉糜爛或表面形成潰瘍,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導致貧血等,也可能需要酌情考慮切除。

此外,練磊建議年齡大於50歲的胃息肉患者,每年進行胃鏡檢查,密切觀察胃息肉的生長情況。當發現息肉突然增大或增多,須馬上採取治療措施。

切除胃息肉,要“開膛破肚”嗎?

不必。現在,內鏡下切除是治療胃息肉的首選方法。該術式療效確切,損傷小,恢復快,費用低,而且無需開刀,在胃鏡檢查時便可以完成。

切完還繼續長,可怎麼辦?

切除胃息肉後,如果胃部內環境沒有變化,就還存在滋生胃息肉的“土壤”。

練磊表示,如果有以下危險因素,胃息肉切除後復發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建議加強胃鏡隨訪監測。

包括胃息肉直徑>1 釐米,腺瘤性息肉,多發息肉,年齡>45歲等。

那麼,如何儘量避免胃息肉復發?

首先,還是老生常談,應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三餐定時,戒菸戒酒,少吃辛辣、煎炸油膩食物,多吃新鮮蔬果等。

其次,不要過度勞累,避免長期緊張、焦慮。研究表明,焦慮是胃息肉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建議多運動,有助於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

再者,積極治療膽汁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疾病,避免胃部長期受刺激。

醫生提醒:

經常有上腹不適的症狀,記得及時做胃鏡檢查

目前,我國胃息肉胃鏡檢出率約為 4。2%,且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10年前患病的平均年齡為59。6歲,如今為 54。7 歲。胃息肉常無症狀,即便出現某些消化道症狀,也往往因較輕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視。

如果年齡在45歲以上,且長期抽菸酗酒,或有腸胃息肉史、有腸息肉家族史,又或是做過腸胃手術的人,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症狀,建議及早進行胃鏡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