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在過去的

年裡,獐子島的扇貝

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得益於

4次

“集體跑路””。

這不僅是因為它曾經在中國北方掀起過一股“扇貝熱”,更重要的是其在水產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水產品本身。“我想做扇貝。

網上

有很多關於扇貝

的討論,但作為

農業

三農領域

向的

者,牧海更感興趣的是扇貝

如何

“逃跑”能力,以及

如何

在養殖中避免扇貝。

帶絲藻附殼

的扇貝

瞭解扇貝的遷徙能力,首先要了解扇貝的生物學特徵。

扇貝

的認識-

扇貝的養殖生物學

扇貝

生態習性

是什麼

扇貝俗稱海扇、

貝、海簸箕,我國有30多種扇貝,

北方

主要養殖種類扇貝

蝦夷

扇貝

扇貝,南方

主要養殖斑斕

的扇貝

南方

主要

養殖海灣扇貝。

的主養扇貝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我國北方

和南方不同

的扇貝

種對水溫的適應

能力不同

。 蝦夷扇貝適宜

水溫

在北方

為5-23

攝氏度

,南方為20-25

攝氏度

在這一溫度範圍內,其生長速度最快、產量最高。但由於北方氣候寒冷,不利於蝦類越冬和苗種培育,所以北方地區養殖的扇貝大多偏冷性藥物性品種。

大連

獐子島扇貝

北方

冷水

蝦夷扇貝。

扇貝和

牡蠣一樣,透過鰓

海水中

浮游生物

為食

不同型別的扇貝

在自然海區

中以

不同的速度

生長

其中以美麗扇貝最快,一年可長成2m;其次為金槍魚貝和扇葉蟹貝等。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最快的要數櫛孔扇貝了。

櫛孔扇貝

長最慢

的一

年可

長到

3cm,第

年可

長到

5-6

釐米;最昂

櫛孔扇貝

長到7。4

釐米;

海灣扇貝6-7個月

長到5cm

;

蝦夷扇貝

年半可長到11

12

釐米

除了海灣扇貝外,其他三種扇貝都是雌雄異體的。成熟扇貝的卵巢呈桔紅色,而精巢則呈乳白色,詳情如下:

扇貝的精巢和卵巢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扇貝的運動特點是什麼?

國外一些研究小組對扇貝的運動特點進行了研究。

他們的研究顯示,扇貝只有0。1%的時間在野生環境,平均每天不到2分鐘(確切地說,是1。44分)。 但即使如此,短時間的運動消耗了扇貝每天總熱量的16。8%。 這就意味著在沒有足夠氧氣供給的情況下,扇貝可以連續進行4天以上的活動,而不是僅僅依靠呼吸來完成這些工作。此外,扇貝還具有很強的耐低溫能力。 扇貝游泳是一項高負荷的運動,類似於人類的百米衝刺,因此扇貝會啟用厭氧代謝途徑,從而導致平均代謝率增加約7。8%。

在人工養殖環境中,扇貝的平均代謝能量佔日常能量消耗的41。8%,明顯高於野生扇貝。 但由於人工養殖條件與自然狀態有很大差別,所以這種差異對其攝食量、呼吸強度和生長速度都產生了明顯影響,尤其是對蛋白質合成的影響更大。但是這種變化並不顯著。 這是因為人工養殖環境的人為干擾等刺激會導致扇貝運動增加(這是生物界中常見的一種應激性)。

扇貝的運動型別哪些?

利用紅外熱像儀,科學家們發現扇貝的運動可分為四種類型:挖掘、轉動、旋轉和游泳,所有這些都受封閉的閉殼肌的收縮和放鬆控制。

1。挖掘:閉殼肌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收縮,在相鄰肌肉收縮之間超過4秒鐘,以便在海底沉積物中形成凹穴。

2。旋轉:閉殼肌收縮迅速,殼體在360度或以下旋轉。

3。旋轉:閉殼肌收縮迅速,隨後舒張2-3秒,外殼旋轉度數360度以上。

4、游泳:瓣膜肌肉迅速收縮,隨後2-3秒膨脹,使外殼閉合,以線性水流向前推進。

結果顯示,扇貝在運動後會立即增加其吸收速率,因為運動期間的無氧代謝會增加扇貝身體的氧債。 扇貝在償還體內的氧債之前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扇貝。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扇貝透過長期的游泳訓練能夠有效地消耗自身多餘的氧債,從而提高其有氧能力和耐受力。本文將以實驗資料為依據,進一步驗證這一結論。1。試驗方法。 在運動過程中,加速度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扇貝游泳時的▲運動分析。 上圖中,左邊的三個指標是扇貝在空間運動時的三軸加速度。 咬合肌的每一次收縮和舒張分別對應一個波浪形的加速度變化(當肌肉收縮的時候加速度增大,當肌肉放鬆的時候加速度減小)。 從這個曲線可以看出,當海灣內海水變淺、溫度降低和氣壓增大時,扇貝就會停止游泳;而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扇貝則會繼續游泳。 上圖所示,大多數扇貝游泳時的持續時間只有6秒。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扇貝可透過控制排水方向,沿不同的軌跡移動

養殖扇貝和野生扇貝的運動區別是什麼?

紅外攝像機記錄顯示,人工養殖扇貝的行為與野生扇貝非常不同。 養殖場扇貝有挖掘和轉彎的跡象,但野生扇貝花在這些行為上面的時間和精力少得多。 扇貝的這種特殊行為能力是由於它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引起的。扇貝的能量代謝主要集中於消化、呼吸、運動等環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過程中所耗費的能源。 相反,野生扇貝可以節省更多的能量,花更多的時間進食(環境相對平靜,無用功也較低)。

因此,在野外不受干擾的扇貝可以每天多吃,少運動。 但扇貝扇貝洋流、水溫變化變化和敵害生物的影響下的運動又如何呢? 這些問題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透過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來了解扇貝在不同條件下的活動情況和規律。併為進一步開展這方面工作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目前國內外都沒有這方面的報道。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扇貝一般不會游泳運動,即使是游泳,也是一種短時間、低頻次、高代謝水平的活動,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相反地,如果扇貝在遭遇到危險後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恢復和訓練,那麼就會因為過度消耗氧氣而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甚至死亡。所以,扇貝必須要學會游泳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畢竟,扇貝每次游泳的成本是巨大的能量消耗和長期拖欠的氧債,這兩者都限制了扇貝遷徙能力。

▲游泳約6秒鐘,然後休息很長時間

養殖過程中應如何防止扇貝“逃跑”?

獐子島有超過322萬英畝的夏夷扇貝種植地,但它們大多是在草場上的牛和羊等底播養殖飼養的。較小扇貝扇貝在海區大量飼養,使它們能夠在海底自由覓食,並在扇貝達到市場規模時重新聚焦。

在這種模式中,扇貝不受網籠的束縛,防止扇貝逃跑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有網籠的木筏上繁殖。

什麼是筏式養殖?

扇貝的筏式養殖包括籠養、筒養、吊耳養殖和網片養殖,具體如下圖: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上面圖片中的籠養是網籠和隔板的組合。根據扇貝的大小,每個隔板上的扇貝數目不同,大的8-9只,小的10-13只,小的30-40只。 圓柱形扇貝扇貝海水的潮汐漲落以浮游生物為食。 吊耳主要貝苗為貝類培育的,3cm左右,為了防止它們脫落,扇貝的殼上鑽了洞,用金屬絲把它連在繩子上。 由於吊耳的直徑只有2釐米,所以不會影響扇貝生長和攝食。另外吊耳還能起到保護貝殼的作用。如果要想增加產量的話,最好採用吊耳式養殖方式。 網片包養類似於籠養,但沒有隔板。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上圖是櫛孔扇貝的筏式養殖模式圖,每個網籠分為12層(上圖沒有完整顯示),每層可放出一定數量扇貝。 目前在我國沿海已普遍採用此種模式進行大規模人工放流增殖牡蠣和貽貝。但是由於貝類生長快,個體大,密度高,因此必須有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正常生長繁殖。 這擴大了養殖面積,海水資源資源立體利用,但也阻礙了水體的交換,網籠容易受到海藻和其他生物的影響。

養成管理中的筏式養殖

筏式養殖需要在該地區投放充足的餌料,水溫在23℃以上不超過30天,水流速度最好控制在1m/秒以內。

例如,蝦夷扇貝每年3月份分苗一次。 為了提高成貝質量和養殖產量,我們對蝦類分苗技術作了一些探討。一、放苗時間及方法: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底。 要達到4-5釐米的大小,把它們放在3-4釐米的網眼大小,每個網籠可以設定12層左右,每個籠子可以容納13-15只扇貝。 分苗完畢後,在每個育苗籠中加入2-2。5千克墜石,掛在養殖區的筏架上。

建議將扇貝養殖水層控制在5-6米,夏季海水錶面溫度升高,深度可適當向下延伸,當水溫升高到22攝氏度時,儘量不要在海上養殖區頻繁操作扇貝籠,以免因高溫刺激造成大量扇貝死亡。

進入10後,將進行第二次分苗。 將7-8釐米長的夏夷扇貝放入一個新的網籠中,在每一層放置10-11只扇貝。 在第一次捕撈之後,要注意觀察扇貝生長情況,發現有異常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補救。一般是每隔3-5天左右把網放下一次,以保證每次都能見到滿塘的海產品。 第二年6月,當水溫上升到15攝氏度以上,扇貝最肥沃時,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收穫。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扇貝死亡原因有哪些?

1997年至2000年,中國山東沿海發生大規模櫛孔扇貝死亡事件,給當地農民造成重大損失。 為了查明原因並提出相應對策,我們對山東省沿海進行了現場調查和實驗室研究。結果表明:導致該地區櫛孔扇貝大面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貝苗質量差所致。 據統計,扇貝的死亡率最高,90%以上,最低的為30%至40%之間,平均死亡率為60%。

扇貝的死亡原因有很多,但是總的來說,主要有四種:

1、養殖密度過大。

在許多養殖區,稚貝的放養密度從30-40/層增加到80-100/層,有的甚至增加養殖密度150/層以上。 由於貝類對光照和溫度等條件要求較高,所以一般都採用雙層或單層網籠進行人工培育。 兩個相鄰的網籠之間的距離從15米減少到20米左右,每個網籠內的籠層數目從10增加到12個,增加到14個。 這種高密度養殖一方面會導致扇貝的攝入量不足,另一方面會降低水的水體交換能力,並導致海上養殖區汙染物質的積累。

2、扇貝種質抗性下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迫切需要對扇貝品種進行復壯育種,需要透過雜交選育、多倍體育種或引進原種等方式,加強扇貝種質資源。

3。扇貝種植區汙染和疾病增加

國家海洋局2015年釋出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5)》顯示,我國近海生態系統80%處於亞健康、不健康狀態。 在近岸海域,隨著工業化程序加快及人類活動加劇,經濟快速發展造成大量汙染物排入海洋環境;受人為排放入海物質影響,部分海灣環境質量下降並呈逐年加重趨勢;由於過度捕撈使漁業資源衰退嚴重。 來自陸地的投入,主要是工業汙染,導致近海養殖區水質和環境進一步惡化。 海水富營養化汙染造成的赤潮等生態災難,進一步對養殖區形成了負面的反饋。 改善近海海域環境,合理規劃近岸近海養殖是當務之急。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衛星圖中赤潮影象的震級。

4、夏季水溫高。

在2018,獐子島3支生產隊海區海里投放了1717扇貝苗苗,養殖量約為3cm,這主要是由於當年1個多月的海水溫度超過28攝氏度造成的。 扇貝在我國適宜的海水溫度不超過25℃,夏季水溫較高,在高溫脅迫下可形成扇貝。 如果沒有合適的遮陰條件,即使是在溫暖季節也很難存活下來;另外,扇貝對鹽度比較敏感,當鹽度高於10‰時,其生長速度明顯下降。 再加上用筏式養殖扇貝大多在海水的上游,水溫上升的可能性更大,扇貝死於過熱的可能性也更大。

鑑於上述扇貝的死亡情況,未來筏式養殖的方向更加明確:

調整養殖結構,適當減少養殖密度。

採用多品種混養,開展多營養層次育種,推廣生態養殖模式。

要加強養殖海區的環境監測,防止赤潮等災害發生。

加強病蟲害的調查、預測和防治。

養殖區逐步由近海向深遠海轉移,緩解了近海環境壓力。

多品種、多樣化和綜合養殖

“網紅海鮮”扇貝真的能逃脫嗎?筏式養殖避免了這種風險

▲上圖所示為立體扇貝養殖。 在該養殖池內安裝有多個不同規格的大、中型網箱和一個小型網箱。 中間的大網箱用來養高檔海水魚,四周的長籠用來掛扇貝,外面網龍和網箱也用來養海帶,這樣就可以實現多營養層次混合養殖,充分利用同一海洋中的營養和空間。

對此,您有什麼想法? 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討論!

如果你覺得這個內容有用,歡迎關注喜歡和轉發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