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鹽的使用指南“臨床必備”

鋰鹽在精神病學中已經使用了半個多世紀,被認為是急性躁狂和雙相情感障礙維持治療的黃金標準。有證據支援使用鋰鹽來減少自殺行為,並作為重度抑鬱症的輔助治療。

然而,由於其治療指數狹窄,而且新型精神藥物起效更快且不需要嚴格的血藥監測,所以鋰鹽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對於剛接受培訓的住院醫師來說,跟蹤實驗室監測和醫療檢查可能會造成混淆。不同的機構和國家對鋰鹽的使用都有具體的指導方針和建議,這就加劇了這種混亂。

服用鋰的患者的醫療檢查和頻率

有一篇文獻綜述,為我們的精神病學住院醫師提供了清晰而簡明的鋰監測建議。這些建議概述了在基線以及鋰治療達到穩定後的篩查。

下表描述了在開始治療前應完成的醫學篩查引數,包括血檢,以及這種篩查應重複的頻率。可以將這些引數納入電子病歷的病程記錄,以跟蹤實驗室值以及最後一次篩查的時間。目標是幫助住院醫師保持井井有條,防止錯過檢查。

鋰鹽的使用指南“臨床必備”

應該多久監測一次鋰血藥濃度?

患者開始服用鋰後,在5-7天內以及每次劑量改變後5-7天內檢查鋰的血藥濃度。在患者最後一次服藥後10-14小時(12小時為最佳)提取鋰水平。

由於劑量的變化,通常在治療的前3個月更頻繁地監測鋰的水平,直到達到治療水平或症狀得到控制為止。一旦患者病情穩定,並考慮到年齡、醫學健康狀況以及患者報告症狀/不良反應的持續性,建議在治療的第一年每3個月監測一次,在第一年治療後每6個月監測一次。

以下患者持續每3個月監測一次:老年人;患有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不全、高鈣血癥或其他重大醫學共病的患者;正在服用影響鋰鹽的藥物的患者,如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可以提高鋰水平),某些降壓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可以提高鋰水平)和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可以提高鋰水平;滲透利尿劑和碳酸酐酶抑制劑可以降低鋰水平)。

在躁狂、正常和抑鬱狀態之間,鋰水平可能會發生最達0。5mEq/L的變化。劑量一致情況下,由於血液稀釋,鋰的水平在躁狂期間會降低,而在抑鬱期間會因繼發的生理效應而使鋰鹽水平增加。

鋰血藥濃度的建議

躁狂。

為了控制躁狂發作期間的症狀,通常需要0。8-1。2mEq/L的鋰水平。當血藥濃度接近1。5mEq/L時,患者出現無法忍受的不良反應(如噁心和嘔吐)和毒性的風險增加。較高水平的不良反應可能導致患者突然停用鋰。

在抑鬱發作前經歷躁狂症的患者,往往對鋰有更好的治療反應。急性躁狂的療效方面,鋰單藥療法要低於抗精神病藥或聯合治療。過去耐受鋰並計劃在維持治療中使用鋰的患者,考慮將鋰與丙戊酸鹽或抗精神病藥物聯用。

維持期

。在成年人中,鋰水平應為0。60-0。80mEq/L,但對於對鋰有良好反應但在較高水平時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應考慮0。40-0。60mEq/L的水平。對於治療無效的患者,如重度躁狂患者,維持水平可提高到0。76-0。90mEq/L。

這些維持水平的建議同樣適用於兒童和青少年。對於老年人,目標維持水平為0。4-0。6mEq/L。對於65-79歲的患者,最大值為0。7-0。8mEq/L, 80歲的患者不應超過0。7mEq/L。鋰水平

抑鬱。

抑鬱症患者的鋰攝入量目標為0。6-1。0mEq/L。

腎功能監測頻率

獲取基本代謝資料或綜合代謝資料,以確定肌酐、血尿素氮(BUN)和腎小球濾過率(eGFR)的基線水平。在第12周和第6個月重複測試以檢測任何變化。病情穩定的患者可每6-12個月監測一次腎功能,但當患者臨床狀態發生變化時應密切關注。

開始鋰治療後應重新觀察eGFR值是否降低,並在2周內進行重複試驗。應監測肌酐輕度升高,肌酐水平≥1。6mg/dL的患者,建議進一步由腎病醫生進行醫學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腎小球功能顯著降低,肌酐可能會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肌酐水平可能因體重和飲食而異。肌酐水平在非肌肉患者中可能較低,而在大量攝入蛋白質的患者中可能會升高。

一個基本的代謝脂質組也可以監測電解質。低鈉血癥和脫水可導致鋰水平升高,並導致毒性;低鉀血癥可能會增加鋰引起的心臟毒性的風險。要監測鈣(校正後的血清鈣),因為已在鋰治療的患者中發現高鈣血癥。

甲狀腺功能監測頻率

在基線、12周和6個月時獲得對遊離T4具有反射性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穩定患者每6-12個月監測一次,當患者的臨床狀態發生變化時,如有新的醫學或精神症狀,以及當出現甲狀腺功能障礙時,應立即進行一次甲狀腺功能監測。

鋰和神經毒性

鋰被認為具有神經毒性作用,例如對快速反應的神經元的作用導致治療失調或震顫,即使在治療水平上也是如此,尤其要注意鋰與抗精神病藥物聯合使用時的情況。老年人神經毒性的風險更大,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上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對患者進行依從性、飲食和運動方面的教育

當患者感覺好轉時,他們可能會停止服用精神藥物。在患者停止任何藥物治療前,要指導患者與處方的臨床醫生討論停藥事宜。

要告知患者,迅速停用鋰會使他們處於復發的高風險中,並增加出現難治性症狀的風險。

強調保持水分和飲食中保持足夠的鈉,攝入過量的鈉會降低鋰的含量。當患者出汗過多時,比如在運動或在炎熱的時候外出時,由於鈉的減少,鋰含量可能會增加。

參考文獻

1。 Tondo L, Alda M, Bauer M, et al。 Clinical use of lithium salts: guide for users and prescribers。 Int J Bipolar Disord。 2019;7(1):16。 doi:10。1186/s40345-019-0151-2

2。 Azab AN, Shnaider A, Osher Y, et al。 Lithium nephrotoxicity。 Int J Bipolar Disord。 2015;3(1):28。 doi:10。1186/s40345-015-0028-y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revision)。 Am J Psychiatry。 2002;159:1-50。

4。 Yatham LN, Kennedy SH, Parikh SV,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collaborative update of CANMAT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update 2013。 Bipolar Disord。 2013;15:1‐44。 doi:10。1111/bdi。12025

5。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UK)。 Bipolar disorder: the NICE guideline on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in adults,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d The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2014。

6。 Kupka R, Goossens P, van Bendegem M, et al。 Multidisciplinaire richtlijn bipolaire stoornissen。 Nederlandse Vereniging voor Psychiatrie (NVvP); 2015。 Accessed August 10, 2020。 http://www。nvvp。net/stream/richtlijn-bipolaire-stoornissen-2015

7。 Malhi GS, Bassett D, Boyce P, et al。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5;49:1087‐1206。 doi:10。1177/0004867415617657

8。 Nederlof M, Heerdink ER, Egberts ACG, et al。 Monitoring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thium for bipolar disorder: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Int J Bipolar Disord。 2018;6(1):12。 doi:10。1186/s40345-018-0120-1

9。 Leo RJ, Sharma M, Chrostowski DA。 A case of lithium-induced symptomatic hypercalcemia。 Prim Care Companion J Clin Psychiatry。 2010;12(4):PCC。09l00917。 doi:10。4088/PCC。09l00917yel

10。 McHenry CR, Lee K。 Lithium therapy and disorders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Endocr Pract。 1996;2(2):103-109。 doi:10。4158/EP。2。2。103

11。 Stahl SM。 The prescribers guide: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6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12。 Kukopulos A, Reginaldi D。 Variations of serum lithium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d with the phases of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Agressologie。 1978;19(D):219-222。

13。 Rittmannsberger H, Malsiner-Walli G。 Mood-dependent changes of serum lithium concentration in a rapid cycling patient maintained on stable doses of lithium carbonate。 Bipolar Disord。 2013;15(3):333-337。 doi:10。1111/bdi。12066

14。 Hochman E, Weizman A, Valevski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ipolar episodes and fluid and electrolyte homeostasis: a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Bipolar Disord。 2014;16(8):781-789。 doi:10。1111/bdi。12248

15。 Volkmann C, Bschor T, K hler S。 Lithium treatment over the lifespan in bipolar disorders。 Front Psychiatry。 2020;11:377。 doi: 10。3389/fpsyt。2020。00377

16。 Boltan DD, Fenves AZ。 Effectiveness of normal saline diuresis in treating lithium overdose。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08;21(3):261-263。 doi:10。1080/08998280。2008。11928407

17。 Sadock BJ, Saddock VA, Ruiz P。 Kaplan and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11th ed。 Wolters Kluwer; 2014。

18。 Tighe SK, Mahon PB, Potash JB。 Predictors of lithium response in bipolar disorder。 Ther Adv Chronic Dis。 2011;2(3):209-226。 doi:10。1177/2040622311399173

19。 Cipriani A, Barbui C, Salanti G,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antimanic drugs in acute mania: a 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 Lancet。 2011;378(9799):1306-1315。 doi:10。1016/S0140-6736(11)60873-8

20。 Smith LA, Cornelius V, Tacchi MJ, et al。 Acute bipolar ma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therapy vs monotherapy。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6;115(1):12-20。 doi:10。1111/j。1600-0447。2006。00912。x

21。 Nolen WA, Licht RW, Young AH, et al; ISBD/IGSLI Task Force on the treatment with lithium。 What is the optimal serum level for lithium in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SBD/IGSLI Task Force on treatment with lithium。 Bipolar Disord。 2019;21(5):394-409。 doi:10。1111/bdi。12805

22。 Maj M, Starace F, Nolfe G, et al。 Minimum plasma lithium level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prophylaxis in DSM III bipolar disorder: a prospective study。 Pharmacopsychiatry。 1986;19(6):420-423。 doi:10。1055/s-2007-1017280

23。 Gupta S, Kripalani M, Khastgir U,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renal adverse effects of lithium。 Advances in Psychiatric Treatment。 2013;19(6):457-466。 doi:10。1192/apt。bp。112。010306

24。 Gitlin M。 Lithium and the kidney: an updated review。 Drug Saf。 1999;20(3):231-243。 doi:10。2165/00002018-199920030-00004

25。 Jefferson JW。 A clinician’s guide to monitoring kidney function in lithium-treated patients。 J Clin Psychiatry。 2010;71(9):1153-1157。 doi:10。4088/JCP。09m05917yel

26。 Shah VC, Kayathi P, Singh G, et al。 Enhan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lithium neurotoxicity。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5;17(3):10。4088/PCC。14l01767。 doi:10。4088/PCC。14l01767

27。 Netto I, Phutane VH。 Reversible lithium neurotoxicit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2;14(1):PCC。11r01197。 doi:10。4088/PCC。11r01197

28。 Mohandas E, Rajmohan V。 Lithium use in special populations。 Indian J Psychiatry。 2007;49(3):211-218。 doi:10。4103/0019-5545。37325

29。 Gupta S, Khastgir U。 Drug information update。 Lithium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ebates and dilemmas。 BJPsych Bull。 2017;41(4):216-220。 doi:10。1192/pb。bp。116。054031

30。 Post RM。 Preventing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bipolar disorder。 JAMA。 2018;319(12):1197-1198。 doi:10。1001/jama。2018。0322

31。 Timmer RT, Sands JM。 Lithium intoxication。 J Am Soc Nephrol。 1999;10(3):666-674。

32。 Demers RG, Heninger GR。 Sodium intake and lithium treatment in mania。 Am J Psychiatry。 1971;128(1):100-104。 doi:10。1176/ajp。128。1。100

33。 Hedya SA, Avula A, Swoboda HD。 Lithium toxicity。 In: StatPearls。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0。

(可上下滑動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