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與王安石同時代的還有著名文豪蘇軾,兩人也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壇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蘇軾對於王安石的評價也頗高。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相比於在文壇上的成就,王安石更為有名的似乎是他在官場上的作為。王安石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在王安石稍年長時,父親去全國各地出差都帶著他,體驗民間疾苦,王安石由此長了見識,也在心裡埋下了一個使國家變得更富強的種子。

本就十分聰明的他,沒有浪費自己的天資,勤奮讀書,在科舉考試中一帆風順,並在22歲時考中進士,進入仕途。開始的王安石只是當了揚州籤判、鄞縣知縣這樣的小官,但是沒有氣餒,而是勤政愛民,而王安石的仕途之路也算平穩,但是依舊無法大展身手。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公元1069年無疑是王安石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那一年王安石已經48歲了,終於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賞識。而王安石也來到了自己仕途的巔峰,官至宰相。於是在宋神宗的支援下,王安石開始了他的變法之路,也得以施展他在官場的抱負。

上面說的是王安石的仕途之路,實際上,進士出身的王安石在文壇的地位十分高。王安石的散文簡潔峻切,論點鮮明;所作詩詞含蓄深沉、深婉不迫。文采非凡的王安石,平時尤愛對對聯,經常與好友切磋,而好友對王安石的文采十分佩服。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有一次,王安石與好友來到蘇州遊玩,走到一個名叫半塘的地方,發現景色十分優美,不禁來了興致,於是隨口說了這樣一個上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這個上聯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好對。原來王安石遊玩的這個地方名叫山塘,共七里,而中間有一個正好名叫半塘的地方,而七里的一半正好是三里半。同行的好友聽到這個上聯,躍躍欲試,但是苦思無果,最終無奈的放棄了。

巧的是在不久之前,大文豪蘇軾正好也來到過這個地方,於是也想來試對,沒想到也對不上,十分的鬱悶。而王安石的這個上聯在此後的幾百年裡,都沒有人能對出合適的下聯,這個上聯也被稱為“絕對”。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一上聯,幾百年來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10歲孩子對出!

到了清朝時期,一個10歲的小孩無意中聽說了這個上聯,對眾人稱:我能對出下聯。眾人不以為然,覺得這個小孩子肯定在吹牛。小孩子也不管眾人的言語,直接說出了自己想的下聯: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這個下聯對得十分工整而且意境十分恰當,眾人聽後,連連稱讚,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而這個孩子也被眾人稱之為神童。

各位看官,不妨發揮一下聰明才智,看看你能對上王安石出的這個上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