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四大傳說,原來都是逢場作戲的悲哀

眾所周知,民間四大傳說分別是《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祝》,但是這四大傳說都是以悲劇結尾,為什麼?

民間四大傳說,原來都是逢場作戲的悲哀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跟悲劇的藝術力有關,跟古代社會背景沒什麼關係。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一直到目前為止,已經到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可以說是“眾生皆苦”的,所以悲劇更容易令讀者產生共鳴和觸動,更容易在讀者心中留下記憶,於是更容易流傳,經過歲月就成了經典。

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悲劇的根源都是男子的逢場作戲和女子的長情有關。

民間四大傳說,原來都是逢場作戲的悲哀

織女遊戲人間愛上了牛郎,幾經挫折才在一起,但是牛郎只是一開始的驚豔直到後來的才愛上了織女,如果牛郎一開始就對織女長情那麼就不會七夕鵲橋相會的悲劇;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悲劇性是極大的,範喜良明知道自己會被抓去做壯丁,卻還和孟姜女成親,難道僅僅是為了綿延子嗣?於我看來,或許就是他的佔有慾極強;

白素貞為了報恩嫁給了許仙,報恩為什麼一定要以身相許?在那個年代女子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貞操,因此就給了許仙,但是許仙人云亦云造就了悲劇被壓雷鋒塔下;

祝英臺對梁山伯一見鍾情,但是梁卻以為她是男子就造成了很多誤會,知曉身份卻又無緣在一起,最後二人雙雙化蝶。

民間四大傳說,原來都是逢場作戲的悲哀

逢場作戲說的好聽就是自由戀愛,我國長期以來的傳統就是排斥自由戀愛的,婚姻通常由父母指定,年輕人被剝奪了追求愛情的權利,可想而知在歷史上會有多少悲劇,比如陸游和唐琬。神話傳說都有現實的影子,因此四大傳說都以悲劇收場也就不足為奇了。更為弔詭的是,我國的愛情傳說往往是女追男,這種和現實截然相反的境況,我認為這是源於男權社會下病弱文人的YY。

民間四大傳說,原來都是逢場作戲的悲哀

梁祝有情終化蝶,牛郎織女遇喜鵲。姜女一哭長城倒,從此人間少白蛇。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