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姜文的經歷才明白:一個人在成功,缺少她的肯定只能活在自卑中!

在《十三邀》訪談節目中,姜文第一次透漏:我是個很不自信的人。臉上的耿直霸氣與言語中透漏出的敏感羞澀躍然於鏡頭前。

姜文是誰?

中國最有個性的導演兼演員,23歲與中國最紅的女明星談戀愛,55歲功成名就,金雞、百花雙料影帝,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邪不壓正》等影片深受觀眾喜愛。。。。

他左手事業,右手家庭,樣樣出色。

但就是這麼成功的一個男人,為什麼還會有自卑感和無力感?

看完姜文的經歷才明白:一個人在成功,缺少她的肯定只能活在自卑中!

1

我媽一輩子沒誇過我,我不知道怎麼讓她高興

“我跟我媽的關係一直處不好,最近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就處不好呢?”

談起母親,姜文一臉困惑。可惜,直到母親去世,母子間的感情也沒有“升溫”。

回憶起和母親的相處,姜文說了兩件小事。

一件是他考上中戲,興沖沖地告訴母親,誰料母親卻把通知書往旁邊一扔,指著姜文鼻子說你衣服還沒洗呢。

另外一件是姜文後來賺錢了,看到同事給父母買了房子以後,父母喜悅的神情,自己也想給母親換一個大房子,搬出那個小平房。但母親卻始終不願意搬出去住。

看完姜文的經歷才明白:一個人在成功,缺少她的肯定只能活在自卑中!

無論做什麼都不被認可,母親對他的成就永遠是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這讓成年後的姜文仍然時長感到困惑和不自信。

都說一個孩子最大的自信源於父母的讚美和呵護,沒有得到父母認可的孩子,一生都會活在父母給予的這種自卑裡,一生都在證明自己。

2

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早就為孩子指明瞭成長方向

得到父母認可,是孩子一生的期望。

就像小時候我們考試拿了第一名一樣,揹著小書包飛奔回家分享給媽媽。長大後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終於能養活自己的時候,第一時間將訊息分享給遠方的父母。

所有的喜悅,如果失去了最想分享的人,快樂總是缺了一個角。

李玫瑾教授曾說:母親的情感養育,能夠滋養孩子的一生。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母親和孩子的互動,是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方式。母親平和與愉悅,孩子看見的自己,可愛、自信、被認可。母親冷漠與否定,孩子看見的自己抑鬱、孤獨、被否定。

換句話說: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而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情感,使得母親成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養育者。

3

接納和陪伴,是母親給孩子最好的饋贈

對一個孩子來說,父母的認可和陪伴很重要,小時候父母的不認可,就會讓孩子一直活在自我否定中,而這種感覺就像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每當孩子想向前一步的時候,他就出來緊緊拉住孩子。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叫《接納力》,裡面講的就是父母如何接納孩子,如何給孩子溫暖的陪伴。

《接納力》的作者海文穎老師說:“為人母者,要培養自己的接納力,給孩子充足的時間、空間成長,認可孩子,讓孩子更有自信的面對生活”。

還不知道怎麼做的家長,可以試試下面這幾條,或許會對你有啟發。

1。首先,要學習傾聽和共情孩子,在此過程中覺察自己和孩子的情緒,認識到孩子和自己是兩個平等的個體,在孩子進步的時候及時表揚。在孩子失落的時候給予及時的陪伴,讓孩子知道你一直是他堅強的後盾。

2。其次,要學習劃界限和立規則,搞清楚什麼是自己要負責的,什麼是孩子要負責的,在此基礎上告訴孩子複雜世界裡要遵行的規則。

3。最後,時時覺察和反省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即便了解了規則,孩子可能仍然做不到,這時父母應該多傳達自己的感受,少指責孩子。”

被打擊大的孩子,不是更強大了,而是更堅硬了。軟則韌,硬易折。對抗紛繁世界的最大力量,來自於我們的柔軟和相信。

姜文和他的母親,一個不善於表達愛,只會遵從內心,用自己的辦法教育孩子。一個缺少自信,一心努力奮鬥,想聰明一點強大一點去得到母親肯定。

拔河一般的較量中,難道真該分一個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