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舜帝任命過二十二賢臣,可以說是包羅永珍,囊括了各行各業。其中主管文娛方面的官職叫做典樂,專門負責調節制定標準音律,還要為國家、宮廷創作詩歌樂曲,並且這些創作出來的詩歌樂曲要能起到陶冶感化年輕人的作用。也就是舜帝時代的“流行音樂”應該是氣勢恢宏、曲風高雅、積極向上的,不能是頹廢的靡靡之音。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對於樂官,有這麼高的要求,可見舜帝的臣子都不是一般人。到底有誰能擔起如此重任呢?舜帝看中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夔。當舜帝任命他為典樂並把這一大堆的工作要求講給他聽時,夔堅定的告訴舜:“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就算我只是有節奏的敲擊石頭,也能讓各種鳥獸隨著音樂跳起舞來”,可見夔對自己的能力有多麼的自信。

說到夔(音讀kui),這個字看起來十分複雜,感覺是畫了一個很複雜的圖形,怪模怪樣的。其實,你的感覺一點也不差,夔最初的意思應該就是一種長相奇特的怪獸,而看夔字的甲骨文寫法完全就是那個怪獸的模樣。那夔到底是怎樣一種怪獸呢?咱們來看看我國上古奇書之一的《山海經》是如何描寫的。

《山海經·大荒東經》對夔有著十分詳細的描寫:“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原來在東海中的流波山上有一種全身青灰色的怪物,長得像沒有犄角的牛,但更奇怪的是這個怪獸只有一隻腳。這種怪獸渾身發出如同日月一般的光芒,而叫聲就如雷鳴一般。它每次離開流波山必定要透過海面,而伴隨著他入海一定會風雨交加。人們就把這種怪獸叫做夔,因為它長得像牛,有些人也叫他夔牛。

為了表現它是真實存在的,《山海經》甚至還把這種怪獸與軒轅黃帝聯絡到了一起。說黃帝就曾獲得過一隻,並用夔的獸皮製作成一面大鼓,用雷獸骨頭做的鼓槌敲擊,音傳五百多里,威震華夏。可見這個怪獸有多麼神奇,無論叫聲還是獸皮做的鼓,發出來的聲音都驚天動地。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咱們講的舜帝的典樂夔,自然不是這種怪獸了,不過我想他的名字既然與這個怪獸相同,多少應該是有點聯絡的。據在下猜測,應該有兩種可能:

一是,夔出生時哭聲響亮,並且出生當天正好颳風下雨,讓人聯想到這種怪獸,以為這個嬰兒是夔牛附身,所以給他起了這麼個名字。

另一種可能是,夔原來並不叫這個名,只因擔任了舜帝的典樂,創作出的樂曲以鐘鼓相和,大氣磅礴,聲傳百里,彷彿是夔牛在吼叫一般,人們聽到後便給這位樂官起了個別稱叫夔。因為當時沒有文字記載,他的本名沒有這個外號流傳廣泛,所以沒能被人記住,史書中只記載下夔這個別稱,沒有其真實姓名。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也許正是典樂夔的這個名字,以及舜帝對夔的一句評價,再加上民間對夔牛的傳說。到了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對其形象產生了好奇,並以此向孔子發問,問夫子是不是在堯舜時代有一位名叫夔的樂師只長了一條腿。

幸好咱們的孔老夫子是位明白人,趕緊給魯哀公解釋道:“當年舜帝想用音樂傳教天下,讓重黎推舉一位名叫夔的平民來制定基本音調。而後當重黎再想舉薦其他人時,舜帝卻說不必了,舜帝認為能擔任此職者,夔一人便足夠了,無需更多的人了。舜帝當時的原話是:‘夔一,足也’,並非是‘夔,一足也’”。並以此為向魯哀公進諫,勸說魯哀公治學要探求本源,不要人云亦云。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

想不到大樂師夔的這個名字,還在後世鬧出這麼個笑話來,要不是有孔子這位明白人在,春秋之後的人們恐怕真要認為舜帝用了一隻單腳牛怪擔任樂師了呢。

當然,夔擔任典樂後還真沒讓舜帝失望,創作出《簫韶》這一偉大作品。據說《簫韶》也如同帝嚳時代的《九招》、《六列》一般,當樂聲響起,又吸引來鳳凰降臨在宮中,可見這首樂曲的美妙。就連孔子也不僅讚歎道:“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透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夔、典樂、山海經、單足牛怪、聲如雷、黃帝制鼓、名字相關、魯哀公、孔子、簫韶。

名與《山海經》怪獸相同令魯哀公誤會,還好有明白人孔子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