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蒙古博爾濟吉特部賽桑王爺,要送三十歲的女兒厄音珠入宮。

據說這位厄音珠格格曾經許配過三次人家,都是未過門男方就暴斃了。草原上的喇嘛替她算過,要嫁世間最尊貴之人才能降得住她的剋夫之命。

這世間最尊貴之人,自然是上天之子——愛新覺羅弘曆。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其實博爾濟吉特部此舉,是因為霍碩特部親王早一步送來了女兒藍曦格格,入宮後頗受寵。而博爾濟吉特部和霍碩特部不睦已久,生怕被霍碩特部掙去了朝廷恩遇,賽桑王爺這才忙不迭送來了三十歲的親生女兒厄音珠。

新入宮的恂嬪藍曦和豫嬪厄音珠恰如紅花白薔,平分了這一春的勝景韶光,也平衡了霍碩特部和博爾濟吉特部在宮中的勢力。

恂嬪淡漠,於恩寵並不在意。豫嬪厄音珠對於皇帝的寵愛卻喜不自勝,恨不能日日歡愉相伴。厄音珠並不年輕,但相貌甚美,既有著蒙古女子奔放豐碩的健美,也有著痴纏皇帝的手腕。

皇帝對厄音珠日漸偏愛,而出身博爾濟吉特部的豫嬪,也因著皇帝的寵愛而目空一切。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海蘭悄悄告訴如懿——豫嬪第一回侍寢,居然撓了皇帝的鼻子。

令妃抱怨豫嬪狐媚,雖然穎嬪也是蒙古的,為著這個也不搭理豫嬪。

盛寵又狐媚,還不知韜晦的厄音珠,並不知道自己開始招禍了。

中宮皇后如懿和愉妃海蘭,親耳聽到厄音珠跟侍女的一段對話——

豫嬪:“本宮的母家博爾濟吉特氏歷來只出皇后,本宮僅為嬪位,自然是委屈了。”

侍女:“皇上不是答應了小主會即刻封妃麼?咱們趕在恂嬪前頭成了妃子,可不是打了霍碩特部的臉……”

豫嬪:“不僅是妃位,貴妃、皇貴妃,本宮都會一一得到……”

侍女:“皇上如此寵愛小主,旁人都成了東施醜婦,看也不看一眼。即便哪日廢了皇后由您頂上也是有的,誰叫咱們博爾濟吉特氏專出皇后呢!”

豫嬪:“可不是?從太宗的孝端皇后、孝莊皇后,世祖的孝惠皇后,咱們博爾濟吉特氏可是出了不少皇后的,如今的皇后也不過是皇上的續絃繼妻,那中宮的寶座能不能坐穩,還是兩說呢。”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小小嬪位,就敢“胸懷大志”,如懿如何容得下?但僅僅為她出言犯上,頂多也就是傳杖,濟不了什麼事,搞不好還惹惱皇帝,畢竟豫嬪是皇帝心尖子上的人,究竟豫嬪犯上還是皇后善妒,要看皇帝信誰了。

如懿忍了下來,暗暗拿她的把柄,很快拿到了,只差一條導火線。

導火線自然是容易的,如懿大不了自己搓一根。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皇帝要晉豫嬪為妃,叮囑皇后,豫嬪封妃的禮儀,一定要格外隆重。

如懿答應著,一臉歡愉得體:“豫嬪既得皇上心意,臣妾一定會好好辦妥封妃之事,務求體面風光。”

皇帝走後,如懿便喚來豫嬪商量封妃之事,並且滿臉含笑:“本宮年紀漸長,看你們幾個年輕的伺候皇上如此妥帖,本宮自然高興。”

這時候外頭有樂聲傳進,反反覆覆只唱著同一首曲子: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鬟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豫嬪生了好奇之心,而如懿的面龐泛起無限悵惘,她告訴豫嬪,皇帝最愛在晨起時分聽這首曲子。

又誇豫嬪解風情,有名門大族的尊貴,最合皇上心意。還扶住豫嬪的雙手:“冊封禮的事本宮會為你安排好,一定讓你風風光光,享受博爾濟吉特氏該享受的榮耀。”

真是,滿滿的糖衣毒藥。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這豫嬪果然是個婦人的體貌,稚童的腦子,她回宮的頭一件事,便是學唱那首《好時光》。

三月初一封妃日。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人鬢長。奠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豫妃晨起邊梳妝邊輕輕哼唱,年近五旬的皇帝,心底最怕老去,哪裡受得了“少年郎、好時光”這般頂心觸肺?

厲聲喝道:“什麼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朕是年近五十,但你也是三十老女。難道嫁與朕,便是委屈了你了麼?”狠狠啐了一口,又罵厄音珠不知廉恥。

氣沖沖走出永和宮,“恰巧”遇見如懿,這時候的如懿皇后宛如戲精,眼裡半含著感慨與情動:“……誰知經過永和宮,聽見裡頭有人唱《好時光》,不覺便停住了。”

這首曲子,是當年青櫻嫁入王府時,弘曆教會她的。

如懿一臉黯然,矯情道:“原來如今,豫妃也會唱了。”

皇帝突然被牽入舊時光,於是冷冷道:“她不配!這首歌朕只教過你,除了你,誰也不配唱。”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所以電視劇給如懿打造了一個“保持初心、溫暖後宮”的人設,實在有點扯,前期中期的如懿,確實有頭腦有手段,只是為了不過於違背歷史,從第五冊末開始,把她的智商強行下線了。

如懿在及時點燃這根導火線後,永琪粉墨登場,揭發厄音珠在皇帝飯食中下“涼藥”一事。

由自己的兒子來揭露妃妾給自己下這種下作的藥,皇帝面紅耳赤之餘暴怒,雖然厄音珠封妃照舊,但摘下了她的綠頭牌,禁足於永和宮殿閣內。此後厄音珠只是紫禁城的豫妃,而非皇帝的豫妃。

出身高貴、躊躇滿志的豫妃由盛寵到禁足,全拜皇后這一場陷害,心中焉能不恨?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第二樁恩怨很快來了。

木蘭秋獮,為給蒙古各部體面,皇帝也帶上了恂嬪和豫妃。

夜來如懿帶永璂回帳,驚遇恂嬪同情郎阿諾達私會(劇中改為豫妃讓她父親安排殺手行刺如懿母子),為保永璂平安,也因心中憐憫恂嬪,如懿本欲悄悄放走阿諾達,偏偏被豫妃看到,尖聲高喊“有刺客!”

這樁事故的最終結果是炮灰了藍曦和阿諾達這一對苦命鴛鴦,永璂受驚過度嚇得高熱,皇帝對永璂膽小無措甚是不滿。

如懿又驚嚇又氣怒,便揪了豫妃撒氣,命人狠狠掌她的嘴。所謂掌嘴有兩種,一種就是我們說的打耳光,另一種是用三寸長烏木板擊打嘴唇。

容珮從三寶手中接過烏木板,兩個小太監死死架住豫妃,拿白綢子勒住她嘴,容珮下手既狠又準,直打得豫妃血沫飛濺,唇裂齒落。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

舊恨未消,又添新仇,豫妃對如懿的恨意可謂入骨。

這才在令貴妃佈局之下,由豫妃出面告發如懿同凌雲徹的“姦情”,還扯了凌雲徹妻子茂倩當人證。

這場告發的結局是皇帝認為所謂姦情純屬胡扯,豫妃被關入慎刑司,非死不得出來,皇帝甚至告訴她,會給她死後哀榮,算是給蒙古一個交代。

那麼厄音珠拿自己前程性命賭上的這一場“告發”果然毫無用處嗎?

當然不是。她這次的告發,正經告到了皇帝心裡。處置她“誣告”,是因為皇帝要臉面,要保持天子尊嚴,並不是相信皇后清白。

但以厄音珠的愚蠢,應該不會知道自己已經告準了狀,給本已衰朽的帝后關係再加重重一擊。

就如懿和厄音珠的這一場交鋒而言,厄音珠固然是有錯,也只錯在“言語犯上”,但她畢竟不是當著皇后面說的,如懿對付她的手段,確實狠。

然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兩個智商不線上的女人,誰都沒有笑到最後。

《如懿傳》原著恨毒瞭如懿的豫妃厄音珠,敢把皇后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