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警衛旗隊”師全史(20)新的“施利芬”計劃

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宣告德意志歸於統一的那一刻起,德國和法國就結下了數十年不解的仇恨,成為歐陸上水火不容的一對宿敵。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戰勝法國,用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以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作為國家統一的祭禮。此後四十多年中,德法兩國積怨日深,最終在1914年投入了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這次法國扳回一分,用四年的流血犧牲換來了對德戰爭的勝利。在1919年6月28日,同樣是在鏡廳,法國人用一份無比苛刻的和約狠狠報復了德國人,但並沒有得到永恆的安全,而是在德國人心中埋下了更深的仇恨。向法國復仇是戰後每一個德國軍人心中最強烈的夙願,也是希特勒夢寐以求的事。1939年9月,當德國取得波蘭戰役的勝利後,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準備對西歐的入侵行動。經過多次推遲後,這次攻勢在1940年4月開始,先是丹麥和挪威,到了5月,德軍的鐵蹄就踏上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的土地。在1940年的戰局中,“警衛旗隊”和其他武裝黨衛軍部隊一起,首次展現出令人恐怖的威力。

二戰德軍“警衛旗隊”師全史(20)新的“施利芬”計劃

■1940年4月,德軍入侵丹麥和挪威。圖為進入丹麥城市街頭的德軍裝甲部隊車輛。

德國入侵低地國家和法國的作戰計劃代號為“黃色”方案(Case Yellow),預定在1939年11月實施,但因為天氣惡劣、準備不足而推遲到1940年。最初的“黃色”方案几乎是一戰時期著名的“施利芬”計劃(Operation Schlieffen)的翻版。德軍將組成三個集團軍群:倫德斯泰特上將的A集團軍群、博克上將的B集團軍群和李布上將的C集團軍群,由B集團軍群擔任主攻,沿著1914年的進攻路線,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法國在從瑞士到盧森堡的德法邊界上修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對這條鋼筋混凝土長城的正面攻擊很難成功,而法盧比交界處的阿登地區(Ardenne)又山林密佈,地形複雜,裝甲部隊難以透過,因此,在盟軍指揮官看來,德軍也只能走一戰的老路。但是,博克前面的路比1914年時更加艱難。比利時已經沿阿爾伯特運河(Albert Canal)和默茲河(Meuse)建立了一條防線,扼守著戰略地位重要的的埃本·埃馬爾要塞(Eben Emael)。這座現代化的堡壘對任何地面進攻而言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在比利時軍隊身後,還有數十個師的英法預備隊隨時北進增援,將德軍再次拖進塹壕戰的泥潭。

二戰德軍“警衛旗隊”師全史(20)新的“施利芬”計劃

■馬奇諾防線是一條遍佈碉堡群和防禦工事的築壘體系,是陣地戰思想的產物,二戰期間法國因過度信賴此防線而放鬆備戰警惕。

新的行動日期定在1940年1月17日,但是在整個冬季,希特勒和德軍中富於戰略眼光的將領們不斷對“黃色”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懷疑。同時,在前沿地帶又發生了洩密的意外事件:一架德軍聯絡機被擊傷,迫降在法軍控制區,機上軍官攜帶的部分作戰計劃很可能落入法軍之手。因此,“黃色”方案必須進行修訂。新的計劃由A集團軍群參謀長埃裡希·馮·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將軍提出,並得到倫德斯泰特上將的支援。新方案以“鐮割”行動而聞名,曼施坦因充分利用在波蘭戰場上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戰術,集中裝甲部隊在強大的空中支援下穿過阿登山區,在色當(Sedan)地區突破法軍防線,繞過馬奇諾防線,向英法聯軍兵力空虛的縱深突擊,直達英吉利海峽,將英法軍隊包圍在法國北部濱海地區加以殲滅。

二戰德軍“警衛旗隊”師全史(20)新的“施利芬”計劃

■二戰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元帥,在法國戰役之前他還只是一名中將。他對進攻法國的計劃進行了大幅度修改,修訂後的新方案即“鐮割”行動,也稱之為“鐮刀閃擊”。

行動成功的關鍵是裝甲部隊能否順利透過阿登山區,為此,曼施坦因特地請教了德軍首席裝甲戰專家古德里安將軍。在經過研究後,後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新方案在提交給希特勒後立刻被採納,並據此對兵力部署進行了調整,改由A集團軍群擔任主攻,為此將原配屬給B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抽調一部分加強給A集團軍群,使倫德斯泰特能用於突破的裝甲師數量增加到7個。B集團軍群仍將按計劃首先進攻荷蘭和比利時,吸引英法聯軍北援,為A集團軍群的突破創造條件,C集團軍群負責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

新的“黃色”方案計劃在1940年5月10日發起進攻,為此,德軍投入了全部157個師中的136個師,其中三分之一受過良好訓練、素質優良。德軍裝備了2400輛坦克、7300門火炮和3800架飛機。與之相對的是142個盟軍師,其中100個法國師、11英國師、22個比利時師和10個荷蘭師,共裝備近3000輛坦克、1。4萬門火炮和2400架飛機。兩軍兵力相近,盟軍在坦克數量上佔有優勢,而且其新型的B型重型坦克能夠對抗任何一種德軍坦克。德軍坦克仍以輕型的二號坦克為主,速度更快,但火力和防護上不佔優勢。但是,法軍仍然依據一戰的經驗,將大量坦克分散到步兵部隊中,而德軍將坦克集中使用,這種先進的戰術賦予了德國人決定性的優勢,而德國空軍明顯強於對手,更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二戰德軍“警衛旗隊”師全史(20)新的“施利芬”計劃

■1940年2月正在使用反坦克槍進行訓練的英軍士兵,他們即將與兵強馬壯的德國軍隊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