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羅馬與大漢,一個四分五裂一個輪迴統一,根源不過政治成熟度

羅馬帝國和大漢帝國,因同樣的存在時間維度與同樣的強盛,同樣的統一。

屹立與歐亞大陸,這一世界主流文明發源地的東西方,而變成今日東西方無數人對比的兩個帝國。

這對比歷史之悠久幾乎從陸上絲綢之路起到今日之網路論壇,橫跨數千年而經久不衰。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漢朝與羅馬)

對比雖經久不衰,但這兩大帝國的命運卻沉浮可見。

基於古希臘民主概念孕育而生的古羅馬共和國,在歷經馬略軍事改革,前後三巨頭的混戰之後,終於在屋大維手下變成了西方第一個帝國,羅馬帝國。

可是曾經的羅馬帝國版圖,也因為羅馬帝國的深遠政治影響和西方地理環境的影響,成為了今日歐洲無數國家的集合體,四分五裂不足以形容,因為四五還算小數目,今日歐洲的國家之眾多,面積之狹小,在鍾情於大一統的中原王朝看來,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和羅馬帝國同時代爭鋒之大漢王朝,雖然也在歷史沉浮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中國今日之版圖,卻依然延續與漢朝的貢獻,並在後續無數世代王朝中歷經分和,最後依然歸於一統。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羅馬不復存在中國依然屹立)

由此可進,漢朝與羅馬對比,在今日之世界來看,依然是漢朝強於羅馬!

不過這強,要如何對比,則有很多講究,與國家對比而言,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軍事上的對比。

第二:經濟上的對比。

第三:文化與意識形態上的對比。

第四:政治制度與延伸影響力上的對比。

而其中四大維度中,與國家而言,卻有兩個長短的極端,長短之別在於對歷史的深遠影響。

這短的很好理解,軍事和經濟。

有鑑於古典時代的特殊性,無論盛世也好,強國也好,軍事和經濟的發展與強盛,並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是長久持續的,一場叛亂,一場天災,一場內鬥,就可以將一個貌似強大的帝國給毀滅,這樣的歷史無數次出現就不一一舉列了。

就如我昨日所作一文中的盛世概念一樣,東西方古典時代的所謂盛世,就如那精緻的瓷器一樣,看上去美麗到不可褻瀆,可是一摔就碎,經不起一點折騰。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古典時代軍事經濟並不持久)

那麼與短的軍事和經濟影響而言,這能維繫帝國精神和意識的當然就顯得更長久,而這就是四維中的另外兩個。

文化與意識形態。

政治制度與延伸影響力

而這恰恰是今日古羅馬版圖四分五裂一盤撒沙而中國依然延續漢帝國版圖並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這關鍵點的產生,則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制度早熟的結果。

簡而言之,中國帝國是一個早熟的帝國,他跳躍發展之後,居然在秦漢時期,直接越過了封建社會進入了帝國時代,而羅馬在這一政治程序中則落後了很多,最後羅馬共和國雖然變成了羅馬帝國,卻沒有從根源上進入帝國時代,而是披著封建社會外衣的偽帝國時代。

直到近代國家體系建立後,他們依然有封建制度的影子。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哈布斯堡家族影響持續到現在)

如要說漢朝和羅馬對比的最大差距,其實這才是。

與軍事上而言,漢朝和羅馬可謂不相伯仲。

但是在真實的對比中,羅馬其實這一項應該是最有可能比漢朝有優勢的,原因無他,羅馬的軍事制度高度現代化制度化,是一個富有效率並富有學習能力的體制,這和東西方的思維方式有關,而且這點優勢在人口基數決定戰鬥力的時代並不明顯。

與經濟而言,羅馬經濟與漢帝國經濟類別可謂天差地別。

因為圍繞地中海而建國,貿易天然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在加上後續絲綢之路的開通和東西方貿易的興起,經濟與對外貿易帝國才是羅馬的寫照,至於征服地區的農業文明區域,與經濟版圖而言,佔比並不多,這和漢朝的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而言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孰優孰劣不過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好比較。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環地中海貿易是羅馬的經濟基礎)

可是我之前強調過一個概念,那就是軍事經濟與古典帝國而言不過是短期效應。

決定一百年甚至兩百年沒問題,可卻決定不了往後數千年的歷史。

而漢朝比羅馬要強的地方就是,他們建立了一套適合廣袤帝國統一繁榮穩定的文化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

這才是漢朝與羅馬對比最直觀的優勢。

大一統的概念脫胎於祖龍秦始皇的一統中原,書同文車同軌,郡縣制。

在秦帝國的基礎之上,又在漢朝漢武帝時代,進一步完善形成了中原文化的意識形態,也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此形成了意識形態上的延伸和統一。

並在後續的時代,不斷完善中央集權統治,建設有效的官僚制度,由此才有了中國的不斷輪迴和延續。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大一統的出現)

才有了今日,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漢族的出現。

可是中國的長處,卻恰恰是羅馬帝國的短板,也是羅馬最後四分五裂的關鍵。

羅馬帝國的問題與個人總結而言不過是如下幾點。

第一: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建設的失敗,國家缺乏主流價值形態。

今日之中國無數人在批判儒學對中國的壞影響,卻恰恰忽略了儒學對於中國意識形態統一的重大作用,如果沒有儒學的意識形態統一,今日之中國會如何,就是可以想見的事情。

而羅馬恰恰是這樣的反面典型。

作為多民族國家而言,意識形態統一的作用有多重要,無數的歷史就已經證明過了。

可是羅馬是怎麼做的?

他們對於外族的信仰,對於外族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幾乎沒有統一的概念。

羅馬共和國也好羅馬帝國也好,通常的做法都是將外族神納入自己神廟,成為自己的新神靈。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羅馬萬神廟)

最後羅馬萬神廟建立了,但是羅馬卻不復存在了。

以將其他文化納入自己文化的方式融合民族。

就短期而言確實能有效降低反抗的烈度,卻從未解決根本問題,這種治表不治裡的辦法,除了讓帝國維持最低限度的穩定之外,與帝國的鞏固毫無益處。

即便是基督教出現後,這樣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羅馬帝國無數的民族依然信奉自己的神靈,依然保留征服前的民族風格和習慣。

他們並沒有被羅馬文化深度融合,而是攝於羅馬帝國的武力和權威而心不甘情不願的臣服。一旦武力優勢不在,經濟優勢沒有了,這樣的臣服有何意義。

這也是為何羅馬帝國分裂後的東西羅馬帝國壽命長短不通的關鍵。

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的時候,基督教還沒有影響歐洲。

西羅馬帝國也失去了用共同信仰這一意識形態維繫統一的機會,而東羅馬帝國則在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延續了千年多才被外來的伊斯蘭文明滅亡。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東羅馬帝國因基督教延續)

這就是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相比羅馬,漢朝和後續中國歷史朝代的意識形態建設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帝國在思想上有了主流,隨後又用儒家經典作為選官的條件,讓知識分子忠於儒家,知識分子又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儒家思想推廣向全國,透過對國民的教化形成了這片土地上的主流意識形態。

有這樣的意識形態存在,無論漢族也好少數民族也好,都受到中原儒學文化的影響,以中華文明大一統為指導方針,進而形成了一個文化圈,那就是東亞的儒家文化圈。

這個文化圈的形成,才是中國曆久不衰的根源。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儒家文化圈才是統一主因)

第二:軍事和行政權的不同區分決定了帝國的延續和存在。

與中國而言,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就很好的做到了軍事和行政的分離。

除了後續幾個特殊時代,因為外族威脅和國家勢微造成的軍政割據外(唐代節度使,五代十國戰亂,明末總督,清末總督)其實都是軍政分離的政體。

而羅馬帝國,對於漢朝甚至後續中原王朝而言,則是另一番景象。

羅馬的封疆大吏總督們,可謂威風八面,總督和地方行政長官都是一個人,大權獨攬管理地方一切事物,儼然土皇帝。而這產生的歷史根源,則和羅馬共和國末期的動盪和戰亂有關。

羅馬共和國末期,戰亂不斷,對外征戰也不斷,行政效率底下的古典共和制度已不適合帝國的擴張和發展,這個時候一味的強調民主,效率底下的政府行政,將拖帝國發展的後腿。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馬略軍改)

也因此才有了羅馬共和國後期的馬略軍改出現。

這場軍事改革的最終結果就是便於羅馬的擴張。

而潛在的隱患則是,軍隊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成了軍事將領的私人財產。

這也成了最後羅馬帝國藩鎮化的根源。

比如後續凱撒大帝對於高盧的征服,其實就沒有仰仗元老院的支援,而是私下的軍事行動,就連征服所獲得的財富也成了凱撒的私產。

這樣的事情在前後三頭同盟時期出現了無數次,最後統一羅馬建立羅馬帝國的屋大維,面對尾大不掉的軍閥勢力,也沒有選擇強制解除他們的軍權,而是選擇維持現狀。

除了實力不夠之外。帝國擴張的後遺症,控制力不足也是關鍵,最後帝國就此成了總督分權和中央形成鬆散聯盟的存在。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隨擴張而越來越鬆散的羅馬帝國)

而中原帝國從漢朝開始這樣的隱患就已經被解除。

歷經漢朝三代帝王的努力,經過漢初劉邦消滅異姓諸侯王,到漢景帝時期平七國之亂,與漢武帝時期頒佈的推恩令,漢朝再也沒有能影響中央的軍事藩鎮出現。

地方就是地方,中央就是中央,郡縣制成了政治制度的主體。

而軍隊,則是依託於中央財政的產物,依靠中央供養。

無數的領兵大將們,即便強如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帝國雙臂。

也是在戰爭時候才有軍隊的指揮權,地方的政權他們想染指,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帝國文官的事情。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帝國雙臂任務單純)

由此中國文官和武將分成了兩個系統,互不統屬互相牽制下,維繫著帝國的穩定。

除非特定情況下才會出現集行政權和軍事權與一身的封疆大吏出現。

反觀羅馬帝國!

無約束的地方將領成了羅馬帝國政局長期不穩定的根源。

公元三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經歷了30多個皇帝,25個都是被帶兵將領給罷黜甚至處決的。這就是羅馬帝國的頑疾,將領行政權軍權一把抓,成了獨立勢力。

最後也因此造成了羅馬帝國的分裂,並進而成了歐洲四分五裂的根源,一個將領一塊地方,一個地方成一個國家不是正常嗎?參考五代十國就是如此!

第三:繼承人制度的混亂與無制度,讓政局混亂。

中國的王位繼承製度,由來已久。

自從《周禮》出現開始,嫡長子繼承製就成了中國歷史的主流制度,雖然在不同時期,這樣的制度會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是在儒家意識形態為主的時代,卻成了常態,帝國皇帝的喜好確實能影響繼承人的選擇,卻在歷史延伸中皇帝的意識,越來越不能破壞這種遊戲規則。

比如宋明時期,皇帝如果要破壞嫡長子繼承製度,這文臣們會為了守護規則而跟皇帝拼命就是這規則影響力之大的體現(明萬曆國本之爭就是如此)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嫡長子繼承製)

而羅馬帝國,最後不穩定的根源,繼承人制度的混亂也是原罪之一。

繼承人制度,在帝國時代當以血緣為基礎,這是人所共知的常態,可是羅馬帝國則不同!

他們的繼承製度可謂五花八門!

養子繼承製(屋大維因此上位)、均分繼承製(羅馬帝國因此分裂)、指定繼承(禪讓)、兄弟繼承(兄終弟及)、甚至還有捐款就成皇帝的事情發生,而與東方而言常規的長子繼承製幾乎成了少數!

比如:屋大維繼承凱撒,奧古斯都傳位給繼子提比略,提圖斯傳位給弟弟,五賢帝選賢任能禪讓,狄奧多西將帝國平分給兩個兒子,都是這五花八門繼承製度的產物。

原本是國家至高權威的皇位,在這樣五花八門繼承製度下,當然會引發各種混亂和野心家的窺伺。

混亂就由此產生,一個帝王死去混亂一場,這國家能好才有鬼?

能穩定才是奇蹟!

羅馬政治制度建設在繼承人這塊的失敗,顯而易見!

和漢朝的完善繼承製度,完全沒法比。

羅馬與大漢對比,長短四維分析後,就別比了,羅馬完全沒得比!

(其實沒法比)

最後,寫這麼多,寫個總結吧!

這裡我無意貶低和嘲諷羅馬帝國如何如何,因為特定政治制度的產生,都有其歷史根源!

比如地理因素造成的無法統一,商業貿易繁榮造成的利益集團和中原文明利益集團訴求不同,都是這不同額根源。

但是與大的歷史層面而言,這卻是事實,史書中也都有記述。

羅馬帝國就是如此混亂而不成熟的存在,也許他們曾經在軍事經濟上與漢朝不分伯仲,但是在制度建設和思想文化傳承上,則完全是一塌糊塗!

唯一強點的不過是分裂後的東羅馬帝國,依靠對東方波斯的征服,吸收波斯政治制度的優點,形成了國家意識形態基督教,形成了制度化效率化的官僚制度,才維繫了一千多年。

不過這波斯政治制度,其實也是向東方學的!

與政治制度建設,文化意識形態建設這兩塊,中原王朝無疑是早熟的文明。

只不過可惜的是,早熟的中原文明,在近代化的程序中,在工業革命之後,卻因為制度的早熟,而成了頑固的保守派,最後與歷史程序中落後了。

也因此才有那百年國恥和百年屈辱。

歷史沉浮,百年輪迴,千年以降,時代更迭,興衰無常

唯文化恆久遠,曾經我們引領世界,復興不過時間問題。

今日又何必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