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謀士被韓信親口稱讚,如果他計謀得逞,取韓信人頭易如反掌

楚漢爭霸時,其他諸侯國在夾縫中生存,如同牆頭草一般,誰強就依附誰。漢王劉邦在彭城兵敗後,各國紛紛背叛劉邦而歸順項羽。韓信奉命滅了魏國後,向劉邦建議,請求增兵三萬人,北擊燕趙,東擊齊,南絕楚國糧道,西與劉邦會於滎陽,最後與項羽決戰。劉邦答應了,給韓信增兵三萬人,並派張耳同去。

韓信帶著幾萬大軍,想從井陘縣撕開一個口子以此攻打趙國。趙王趙歇和權臣成安君陳餘聽說後,於是在井陘縣駐軍防守,對外號稱有二十萬人,虛張聲勢。

敵軍謀士被韓信親口稱讚,如果他計謀得逞,取韓信人頭易如反掌

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餘獻策說:“韓信打了幾場勝仗,氣焰囂張,銳不可當。井陘縣道路險惡,漢兵的糧草一定會落在後面,希望您借給我三萬人,我去劫掠他們的糧草,切斷他們後路。您只需堅守不出,他們進不能戰鬥,退不能回去,荒郊野外又沒有食物,不到十日,就能得到韓信和張耳的人頭。請您考慮我的計策,必定不會被他們擒去。”

陳餘是儒者,經常說正義之師不用陰謀,他說:“我聽兵書上講,十倍的兵力可以圍困敵人,兩倍的兵力可以與敵人交戰。韓信兵少,而且漢軍千里奔襲已經很疲憊了。如果現在避不出戰,將來敵人大軍壓境,那該如何抵擋?而且諸侯必會認為我軟弱而輕易來攻打我。”因此陳餘沒有聽從李左車的計策。

韓信派出間諜,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陳餘採納,非常高興,這才敢發兵行動。韓信佈下兩千伏兵,又背水列陣。第二天趙軍進攻,韓信假裝戰敗逃到水邊,趙兵追過來,漢兵退無可退,只好與趙兵死戰。

敵軍謀士被韓信親口稱讚,如果他計謀得逞,取韓信人頭易如反掌

趙兵全都出營追擊韓信時,韓信的伏兵趁機進入趙營,拔下趙軍旗幟,換上漢軍旗幟。趙兵不能在水邊擊敗漢兵,回城時看見城牆上漢旗招展,以為漢兵已經破城,所以紛紛驚慌潰逃。漢兵前後夾擊,斬殺陳餘,擒獲趙王,滅了趙國。

韓信下令軍中不要殺李左車,有活捉李左車的人,賞賜千金。頃刻,有人將李左車綁了送過來,韓信為他解開繩索,請他向東而坐,自己向西而坐,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韓信問李左車:“我想北攻燕,東伐齊,先生有何妙計?”李左車說:“臣聽說亡國之臣不可以乞求活命,敗軍之將不可以說自己勇敢,像臣這樣的人,哪裡值得讓將軍託付大事。”

韓信說:“我也聽說,百里奚在虞國而虞國滅亡,去秦國而秦國稱霸天下。這並不是因為百里奚在虞國時愚蠢,在秦國時聰明,而是在於決策人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他人的計策罷了。如果之前陳餘聽你的計策,那麼我也會被俘虜。我是真心向先生請教,希望先生不要推辭。”

李左車說:“如今你計程車兵疲憊,不堪驅使,燕國城池堅固,以逸待勞,難以被攻破。如果戰爭曠日持久,糧食吃完,還是沒有攻破燕國,那麼齊國就會屯兵邊境以自強。燕齊兩國與漢國相持不下,則劉、項強弱難分。當今之計,不如休養兵士,安撫趙國民眾,然後派使者招撫燕國,宣揚國威,燕王必定不敢不聽。接著讓使者從燕國那裡再去齊國,說燕國已經歸降,齊王必會惶恐無措,那麼天下大事可成。”

敵軍謀士被韓信親口稱讚,如果他計謀得逞,取韓信人頭易如反掌

韓信說:“很好。”於是用李左車的計策,燕國果然投降。

韓信精通兵法,素有軍事謀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鮮有敵手。然而韓信面對謀士李左車時,心存忌憚,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納,才敢發兵行動。韓信又親口承認,如果李左車的計策被採納,那麼韓信他就會被敵人擒獲,成為階下囚,可見李左車有資格成為韓信的對手。韓信捉到李左車後,並沒有殺他,反而虛心向他請教,可見韓信寬容大度,謙虛好學。

參考資料:《漢書·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