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華夏民族傳承至今,已有近五千年的歷史,因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這五千年中,中原大地上演了無數次,烽火連天的亂世景象。每一次群雄爭鋒之時,都會有諸多悍將趁勢而起,很多謀士應運而生。今天我們拋開猛將不談,單來說一說謀士,雖然千百年來,傑出的謀士層出不窮,但聞名於後世,且一直被認可的,僅有一人,那便是助漢高祖劉邦,取天下的張良。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張良,字子房,劉邦與項羽爭霸時,他助劉邦一年之內拿下了咸陽;劉邦據巴蜀之時,他建議燒燬棧道,養精蓄銳;劉邦兵敗時,他獻計力挽狂瀾,等等。可以說,劉邦能成霸業,張良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因此到了後世,“如吾之子房”成為了主公,對手下謀士最高的褒獎。然而在三國時期,有一個被譽為有張良之才,且手握重兵的人,在造反的時候,僅歷時三天便兵敗身亡了。這個人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在滅蜀之戰中,曾與姜維對峙的鐘會。鍾會少有才名,年僅五歲就被有知人之明的蔣濟,認定為“非常人也”。稍稍年長之後,更是博學多才,享譽盛讚。《三國志》記載:“(鍾會)及壯,有才數技藝,而博學精練名理,以夜續晝,由是獲聲譽。”當然了,僅憑這些,他還是遠遠比不上張良的,接下來,我們再一起來領略一下他的軍事謀略。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公元257年,諸葛誕因反對司馬氏把持朝政,發動了淮南三叛,這一戰中,諸葛誕不但自己投入了十六萬兵馬,還得到了東吳的相助,司馬昭緊急抽調了各路兵馬,前來平叛。作為隨軍出征的一員,鍾會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謀,他在得吳國援軍主將的家屬投奔之後,僅憑一封書信,便賺開了壽春城的東城門,引起了城中不和,在這一戰中,他是謀劃最多的人,從此之後,司馬昭對他寵信有加,時人則稱其為張良。《三國志·鍾會傳》提到:“壽春之破,會謀居多,親待日隆,時人謂之子房。”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成為司馬昭的心腹之後,他在曹魏發動滅蜀之戰的時候,得以擔任了主將。在這一戰中,曹魏兵分三路,一同揮兵入川,在戰爭之初,諸葛緒被被鍾會踢出了局,鄧艾也在立下大功之後,被鍾會誣告謀反,慘被收押。獨吞了滅蜀之功的鐘會,開始萌發了野心,於是打算從蜀地發兵,揮師洛陽,並一舉平定天下。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行動,就接到了司馬昭要親率大兵前來的訊息,不敢再輕取妄動,於是退了一步,打算割據益州,“不失作劉備也”。他正式宣佈起事之日,是他到達成都的第二天,即公元264年,正月十六。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可是他宣佈起事之後,並沒有人追隨,為了保險起見,他緊閉城門,又囚禁了隨軍出征的官吏和將領。然而此舉引發了眾怒,這些人的親兵,在正月十八,突然發動兵變,無力抵擋的鐘會,死在了亂軍之中,也就是說,他的造反行動,僅歷時三天。

三國最悲劇的造反名將,其智謀媲美張良,僅三天就兵敗身亡

當時的鍾會手握重兵,自己有張良之才,又有姜維相助,他為何就這樣敗了呢?這一點陳壽在著《三國志》的時候,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心大志迂,不慮禍難”,意思是說,他雖有計謀,有野心,但是想法不切實際,做事不考慮後果。由此看來,鍾會雖然聰慧異常,智商不弱於張良,但是論起綜合能力,他卻比張良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