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動物界除了「食物鏈」關係以外,還有種間鬥爭關係。在同一地區生存的不同物種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搶佔更有利的生態位,一個物種常會對其他物種進行不同形式的打壓。這不但表現在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也會表現在兩種不同的植物或兩種不同的食草動物(比如生活在同一區域的牛和羊)之間。自然界的規律就是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這一點無法被打破。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來聊一聊貉與狗獾的種間鬥爭,感受一下動物之間的“爾虞我詐”。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首先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貉和狗獾。貉的外形有點像狐,但是花紋像浣熊,不過犬科動物的腳掌與浣熊區別明顯,小短腿,身披褐色皮毛,鼻吻部為白色,十足的矮胖子。

成年貉的身長在60公分左右,體重一般不會超過10公斤,主要分佈在亞洲、歐洲一帶的山地和平原地區,在茂盛的叢林、河谷中也有它們的身影,在我國也有分佈。

貉並不擅長挖洞,但卻會選擇在石穴或其他動物的洞穴中穴居,在寒冷地區的貉會在冬天裡冬眠,是已知唯一冬眠的犬科動物。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狗獾的外形特徵比較明顯,它們的皮毛是灰色的,臉部有黑色條紋,在頭頂、側臉和脖子上還有白色條紋。

成年狗獾要比貉大,體長能達到90公分左右(在我國境內的較小平均體長在50~70公分之間),體重可超過10公斤,在冬眠之前有可能達到17公斤左右。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狗獾是一種體格強壯的穴居哺乳動物,有著短而結實的腿,爪子很長末端鋒利,非常善於挖洞。它們挖出的洞穴直徑達40釐米以上,縱深長度20米左右,有時能達到誇張的80多米,而且它們的洞穴乾淨整潔,由多個小室組成,並配有專門的“衛生間”。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狗獾與貉都屬於雜食且夜行性動物,不但在棲息地上部分重疊(比如在我國北方地區),穴居屬性和食物選擇上也有重疊,這就導致它們不可避免地出現種間鬥爭。在狗獾與貉的種間鬥爭中,體型相對較大的狗獾似乎完全處於劣勢。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到不是說狗獾單挑不過貉,在我看來是貉太陰險了,完全不講武德。

為了在與狗獾的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貉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貉似乎知道自己的實力很難單打獨鬥戰勝狗獾,於是它們常常是組團圍毆落單的狗獾,而狗獾卻很少會主動攻擊貉。

起初幾乎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直到有研究人員在野外觀察到了一些事實。其中最經典的是有研究人員曾透過雪地追蹤,發現了兩隻貉圍攻一隻狗獾的事實。在這場不公平戰鬥中,一隻狗獾在距離洞穴一公里的地方覓食,突然遭到兩隻貉的襲擊。

狗獾只能背靠著一棵小云杉被動防禦,最終不得不逃跑。逃跑時,狗獾已經受傷微微流著血。而兩隻貉並沒有放棄,它們在森林中的一塊空地攔住了狗獾,發動了第二次襲擊。然後狗獾又開始逃跑,並第三次被攔截襲擊,然後狗獾再次逃跑……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由於雪地在一片區域中斷,研究人員最終沒有知道結果,但透過凌亂的痕跡和點點血跡可以看出當時的打鬥很激烈,而從零星的遠去足跡來看,兩隻貉絲毫沒有放過狗獾的打算。你也許覺得動物界二打一算什麼不講武德?好吧,更過分的還在後面。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上文已經說了,兩種動物都會冬眠,每到初冬狗獾一家(一般是2-6只)就會貼足秋膘開始冬眠,但貉只有在天氣過於寒冷時才會短暫的、警覺性的冬眠,這一點和大多數深度冬眠的動物有所不同,也為它們接下來的惡意爭取了時間。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貉自己挖的露天的洞穴,在禦寒方面完全不能與狗獾的地下宮殿相比,於是在狗獾早已進入冬眠後,貉有時會搬入狗獾的洞穴。兩種動物在冬眠期間極少發生爭鬥,但這種共享洞穴的和諧方式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因為貉會更早地從洞中醒來,殺死還處於熟睡中的狗獾一家。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研究人員在白俄羅斯的野外對兩種動物做了大量觀察與研究,發現狗獾的冬眠時間從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2月下旬,在更北部地區冬眠狀態會持續到3月中旬。而貉在冬眠時即使在最冷的日子裡,也會平均15天出動一次。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貉不但殺死熟睡中的狗獾,它還會有目的用土堵死狗獾冬眠的洞口,造成狗獾一家窒息而亡!而且貉堵住的是狗獾冬眠所處的小室與入口之間長度約0。4-1。1米的通道。

事實證明,這樣做比直接堵住洞口能更有效地造成狗獾一家窒息。很難想象這兩種動物的種間鬥爭已經發展到如此規模。

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不是狗獾不強大,實在是貉太不講武德

當然,狗獾並非一味地被動承受打壓,如果有機會它們也會對貉痛下殺手,特別是在貉的繁殖期,因為需要隱秘洞穴防止幼崽受到其他捕食者的傷害,貉會使用廢棄的狗獾洞穴產仔,狗獾則會搜尋這些洞穴殺死正處於哺乳期的貉和幼崽。反之亦然。

可是,在“洞穴戰”方面,雖然研究人員經常目擊狗獾成功驅逐了貉,但貉往往都是去而復返(有時還會帶上幫手),這讓狗獾很難將它們徹底趕跑,只能日復一日與貉周旋……

研究人員在白俄羅斯地區通過幾年來對野外貉和狗獾的觀察與研究,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種間鬥爭,狗獾的數量因貉而下降,粗略估計,每年冬眠期間大約有10%的狗獾因貉而死。

如此教科書式的“以弱勝強”!這不得不讓人感慨,不是狗獾不夠強大,實在是對手太不講武德,防不勝防。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狗獾哪怕有蜜獾一半的實力,結果也不止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