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孫吳不缺糧, 為何諸葛亮伐魏總是糧盡退兵? 原因就倆字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32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國的頂尖謀士之一,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自未出山起,他便為劉備提出了,先三分天下,再一舉統一的構想,並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縱使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縱使荊州淪陷,隆中對化為了泡影,他也沒有放棄,而是在平定南中之後,五度揮師北上,想要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只可惜,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他北伐七年,也未能讓蜀漢邁出一步,更遑論入主中原。而如果細讀歷史,我們就會發現,他幾乎每一次北伐,都是因糧盡而退兵。

據《三國志》記載,除了第一次北伐之時,因為馬謖失守街亭,他害怕被魏軍包了餃子,於是主動撤退;第五次北伐之時,他病逝於五丈原,蜀軍退還,其他三次,他都是因為糧草供應不及時,而被迫退兵。那麼,他為什麼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呢?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是因為蜀道難啊,再加上那個時候的交通不比現在,運輸糧草不便,他因糧盡而退兵很正常。可是在諸葛亮北伐之前,劉備也曾從蜀地出兵,進軍夷陵,與東吳交戰一年之久,他為什麼沒有因為糧草問題發愁呢?要知道,諸葛亮的北伐,從來沒有持續這麼長時間,尤其是第二次北伐的時候,他僅堅持了二十餘天,便退兵了。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劉備有水路運輸糧草,諸葛亮沒有

劉備伐吳之時,為了避免被曹魏和東吳夾擊,或者被東吳的水軍迎頭痛擊,他選擇了從長江南岸的山路進軍。可是,他的水軍並沒有因此不作為,而是承擔起了運輸回糧草的任務。古代,從水路運輸糧草,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省時又省力。原本,諸葛亮北伐,也可以用水路運輸糧草,畢竟四百餘年前,劉邦出陳倉,經沔水,進渭水從而進入關中,就是一個很好的示例。可是公元前186年,一場地震阻斷了古漢江與嘉陵江之間的聯絡,這條路徹底走不通了,諸葛亮向前線運糧,只能走陸路。這樣速度慢,消耗大,糧草的供應,自然很難到位。

二、劉備後方有靠譜的人籌集、運輸糧草,諸葛亮沒有

當然了,交通的便利僅是一方面,人才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當初劉備伐吳的時候,理民之幹相當卓越的諸葛亮,親自坐鎮後方,糧草的籌備自然不必擔心。對於運輸方面,則有一向恪盡職守,執事有班的趙雲督江州,可以保證糧草運輸的過程中不出差錯。可是到了諸葛亮時期,他自己親往前線,他提拔的幾個接班人,輔佐劉禪處理政務有餘,在這一方面的才能,卻遠不如他,糧草的籌備方面就不比劉備之時。而在運輸方面,還有人給也拖後腿。

《三國志·李嚴傳》記載:“九年春,亮軍出祁山,平催督運事。秋夏之際,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平(李嚴後改名為李平)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亮承以退軍。”意思是說,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因為天氣原因,糧草運輸不便,督運糧草的李嚴,不但沒有想辦法解決問題,反而讓諸葛亮退兵。更可氣的是,諸葛亮退兵之後,他為了推卸責任,還假裝驚訝的問,“糧草還很充足,你怎麼就退兵了呢?”本來運輸糧草就不便,再有這樣的人拖後腿,諸葛亮又怎能不為糧草問題所困呢?

劉備東征孫吳不缺糧, 為何諸葛亮伐魏總是糧盡退兵? 原因就倆字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伐吳,歷時一年之久,從未因糧草問題而發愁,諸葛亮伐魏,卻數度因糧盡而退兵,這既與劉備可以從水路運糧,縮短時間,減小消耗有關;也與劉備有靠譜的人督運糧草有關。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註》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