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驍勇善戰,而滿人勢力也是在他手中得到極大的改革,並一舉入侵中原成功,與其父親一樣都是大清的奠基者,但皇太極在位時間並不長,因為正值壯年突然病逝,所以沒有留下任何遺詔和遺囑,尤其敏感的繼承人上。

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因此有了後面的一系列爭鬥,這場爭鬥者裡面有八個人,分別是親王代善、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王碩塞等五人是親王,剩下的多鐸等三人是郡王,同時他們也是滿人勢力中,最有權勢的八個人,也只有他們有資格參加這場盛宴。

雖然明面上是八王爭鬥,其實不然,這八人分成三方勢力,分別是多爾袞、多鐸他兩是親兄弟。而肅親王豪格是長子,他勢力龐大,得到不少人的支援,其中有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剩下的勢單力孤,僅有競爭的資格罷了。

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這樣一看肅親王豪格實力非常宏厚,唯一有能力競爭的便是睿親王多爾袞。兩人中豪格皇太極的長子,但豪格更多的是憑藉其出眾的軍功,而非依靠身份,在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建立了不少功勳,皇太極曾經還誇過他是英雄人物,兼之皇太極的兩黃旗基本都忠於豪格,應該說是忠於皇室。

而豪格除了兩黃旗,手中還握著正藍旗,三旗總計有117個牛錄,所謂牛錄起源於清八旗組織的最早基層單位,《清史稿》中有這樣的記載:“每旗三百人為一牛錄,以牛錄額真領之。” 而多爾袞僅有正白旗與鑲白旗,約98個牛錄,實力比之於豪格稍遜一籌,因此豪格在競爭上掌握了主動權。

皇太極頭去世後,,也就是“頭七”剛過,鰲拜和遏必隆調集軍隊,護衛崇正殿,並定下帝位繼承者的會議在此地召開,兩黃旗元老們公開表示,支援並擁護豪格登基,並且以資歷最老,禮親王代善主持會議,公開說明自己不參與爭位。

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按照常理,應該立禮親王代善為帝,因為代善是皇太極的兄長,但這個時候他直接表明沒有奪帝之心,豪格本應當仁不讓站出來,但是他並沒有堅決的表示,反而因為擁有砸壓的優勢,開始謙讓起來並說“德行不配”之類的場面話。

其實原因有二,其一豪格本以為自己大勢所在,以為帝位就應該是囊中之物,在處事上有很多欠考慮的地方,所以才會說出那樣的話。其二是豪格在政治鬥爭上的欠缺,對比豪格的軍事能力,在這方面軟弱了些,因此導致最後的結果不如人意。

而多爾袞三兄弟(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僅有兩白旗做後盾,硬碰硬非明智之舉,因此改變策略,從打算爭位變成阻止豪格上位,並以豪格自己都覺得沒有資格為理由,堅決反對。而這場言語爭鬥,豪格表現的很弱勢,令一直支援他的元老們感到失望,並改變了想法,甚至願意和多爾袞達成妥協,只要讓皇太極一系繼位就行。

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元老們的態度很明確,很多方面都可以讓步,但是在立皇儲上必須是皇太極的後人,而多爾袞立刻沒有辦法,如果爭奪皇位自己贏面很小,並且他沒有兒子,就算奪得皇位也留不住。於是想著我得不到,也不讓給豪格,並且這樣做更符合自己利益。

反正不管最後,在皇太極的後人中選誰,多爾袞都有足夠的時間,在朝堂上爭權奪利,因為除了豪格,皇太極剩下的兒子年齡都不大。結果也證明多爾袞的選擇是正確的,豪格在奪位上的問題沒有處理好,失去先機,再想爭奪已經沒有機會,只能與多爾袞各退一步。

當年多爾袞奪位,看似失敗其實不然,退一步更符合利益!

而在新皇登基,也就是順治帝,當時便封了多爾袞一個大將軍職位,而這時他已經掌握朝廷上大部分權力。順治五年,多爾袞已經權傾朝野,不是聶政王而是皇父聶政王,而且一切禮儀排場和用度,都與皇帝一樣甚至更好。多爾袞還以不便為理由,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可以說多爾袞此時,不是皇帝卻比皇帝權更大。

當年,多爾袞沒有奪位成功,但其實他並沒有輸,皇帝能做的事,如今他一樣能做。原來皇帝要處理的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便可自己處理,一樣可以稱詔下旨。也許當年與豪格爭奪,是時機不成熟,對豪格並未當成對手,所以很輕易的擊敗他。但是雖然擊敗豪格容易,直接做皇帝機會卻很小,不符合利益,讓步還能得到更多。

事實證明作為聶政王,權力一樣不比皇帝差,去世後在皇室的宗廟裡,還有“清成宗”這麼個廟號,也許這才符合多爾袞的需求,而且風險也小,當然這是小編的個人理解,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