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機槍剛發明出來時,為何大家都不買,李鴻章更是連連搖頭

馬克沁機槍被稱為“死神的鐮刀”。在南非初試牛刀時,英國軍隊的50名士兵,僅僅依靠5挺馬克沁機槍,就將5000人的祖魯族士兵打得落花流水,在陣地前丟下了至少3000具屍首。在一戰期間,馬克沁機槍更是大顯神威,僅僅在索姆河戰鬥中,德軍用馬克沁機槍,一天的時間就打死6萬名英軍。在此後的一個多世紀裡,全世界共有超過3200萬人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槍口下。

這種威力巨大機槍的發明者,是有著“自動武器之父”的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他在自動武器上的巨大成功,開創了自動武器發展的新紀元,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

馬克沁機槍剛發明出來時,為何大家都不買,李鴻章更是連連搖頭

那麼,馬克沁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怎樣發明馬克沁機槍的呢?

1840年2月,馬克沁出生在美國緬因州桑格斯維爾市一個普通而貧窮的家庭,是家中7個子女中最小的。他的祖輩可謂多災多難,先是被法國驅逐到英國,然後輾轉生活在英國的普利茅斯市等地,後又流浪到了美國的馬薩諸塞州,最終落腳於緬因州。

貧困的家庭是不可能特別重視子女教育的,尤其是要撫養7個子女成長,馬克沁的父母更是有心無力,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供他上學。但家裡有限的幾本書還是讓馬克沁成天愛不釋手,沉迷其中。

父母見馬克沁如此痴迷於看書,在他6歲時,還是勒緊褲腰帶將他送進了桑格斯維爾市的一所地方小學就讀。這段短暫而寶貴的學習經歷,對他一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裡,小小年紀的馬克沁就展露出了他在機械製造方面的天賦,經常會自己動手組裝出令同學和老師羨慕的小物件。

14歲時,馬克沁還是輟學了,為了謀生,他迫不得已進入了一個馬車作坊當學徒,這為他進一步學習機械製造技巧提供了機會。馬克沁整天除了吃飯睡覺外,就只知道把弄著手裡的各種機械零件,功夫不負有閒人,他終於製造了一艘小木船和一架馬拉鋤耙機。

後來,他還利用休息時間和兄長一起狩獵,將獸皮出賣後重返過一次校園,但時間非常短暫。

後來,馬克沁又到過一家作坊當工人,這家作坊的機械大都是以水力為動力的。聰明的馬克沁在這裡學會了圖紙製作和手工技藝,並改善了作坊的許多機械,讓作坊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4年後,馬克沁辭掉了作坊的工作,自己開了一家麵粉廠,但生意慘淡,且場內鼠患成災。馬克沁開動腦筋,製作了一個捕鼠器,老鼠倒是捉了不少,但錢卻沒有賺到,不久後面粉廠就關門歇業了。

馬克沁機槍剛發明出來時,為何大家都不買,李鴻章更是連連搖頭

1861年,苦於生計的馬克沁獨自一人來到了緬因州,當了一名木工學徒,仍然只能勉強餬口,他又輾轉來到加拿大,嘗試了十幾種工作,刷過招牌,當過酒吧招待,做過縫紉機外觀裝潢等等,但依然默默無聞,事業上毫無建樹,只好重新回到美國。

南北戰爭後期,馬克沁進入了一家專門從事機械生產的奧林福公司。也就在這家公司,馬克沁的研究興趣發生了轉變,他對電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了很多獨特的發明。他改進了氣體照明燈,發明了自動滅火器並取得了專利,和一個有錢人成立了屬於自己的氣體照明燈生產公司。

不過,生不逢時的馬克沁遇到了當時美國電器照明行業的霸主愛迪生,並受到了愛迪生公司的排擠,不得已到倫敦發展。也就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歐洲,馬克沁迎來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

戰爭給馬克沁帶來了機遇,他敏感地意識到了製造武器絕對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便一頭扎進了武器研發工作之中。他決心用新式武器取代那些笨重的、低射速的落後機械武器。

當時他就斷言:機槍的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600發,但遭到了歐洲一眾武器專家輕蔑的嘲笑,認為這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

不過,這些質疑並未阻止馬克沁研製的步伐,透過反覆不斷的試驗,終於在1884年,馬克沁實現了自己當初的目標,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連續自動射擊的機槍,射速竟然真的達到了每分鐘600發以上。這個創舉轟動了整個倫敦,各界人士紛至沓來爭相目睹機槍試射,就連英國皇室成員也慕名前來,一睹新機槍的風采。

不過,參觀的人不少,訂單卻寥寥無幾。因為馬克沁機槍徹底改變了射擊方式,它不需要一顆子彈一顆子彈的裝填,而是利用自身的後坐力完成子彈上膛。只要機槍進入了射擊模式,就會一鼓作氣將子彈打完為止,這雖然節省了裝填子彈的時間,但也浪費了不少子彈。

馬克沁機槍剛發明出來時,為何大家都不買,李鴻章更是連連搖頭

馬克沁為了推銷自己的機槍,曾在1884年舉辦過釋出會,當時的清政府也派出李鴻章作為代表,進行了現場觀摩。當馬克沁機槍在半分鐘內連續不斷地射出了300發子彈後,李鴻章也不免驚呼道:“太快了!太快了!”。當他發現這種機槍會大量地浪費子彈後,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太浪費了!太貴了!”於是,馬克沁機槍就這樣和清政府擦肩而過。

和李鴻章有著同樣想法的還包括法國人、俄羅斯人等等,但德國人卻願意為此下血本,他們大批次地訂購了馬克沁機槍。

於是,在索姆河戰鬥中,德國人用馬克沁機槍痛擊了英國人,讓英國人付出了6萬人的代價。這不僅是一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也打破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單日傷亡紀錄。此後,馬克沁機槍一舉聞名,成為了各國爭相採購的物件,坦克、飛機甚至軍艦上都裝有馬克沁機槍,這款武器也被人稱為“戰場上的寡婦製造者”。

二戰中,馬克沁機槍幾乎隨處可見,人海戰術在馬克沁機槍面前,已經毫無優勢可言。它就像一臺收割機,殘酷而高效地剝奪著士兵的生命。

1916年11月24日,就在索姆河戰役剛剛結束一週後,馬克沁就在英國斯特雷瑟姆去世了,但他發明的馬克沁機槍,卻依然橫行在戰場上。

(參考資料:《馬克沁:自動武器之父》等)